对中职德育课堂体验式教学的探讨
2015-02-02魏怀明
魏怀明
体验式教学是现今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模拟的活动,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健全人格,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强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验式教学与德育教学目标相契合,比较适合中职德育课堂。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和感悟,较好地实现了德育课“知、信、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体验
创设情境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手段。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适当的体验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深入理解、消化知识,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改变了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如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在教学《加强道德修养》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文明与不文明行为的视频,让学生有一定的认知,然后教师指出是非、善恶的界限不能混淆,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在了解相应的知识后,学生自编自导了小品《我在马路上》。一名赶着上班的工人,碰巧遇到一位被撞倒在地的老人,而肇事者已经逃逸,来往的行人都视而不见。是否要将老人送往医院,工人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心自己上班会迟到,另一方面又怕做好事被诬陷。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工人决定救人。这样的情境设置,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之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德育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愿意主动探究该如何进行道德选择,并内化为自身行为,从而有效提高德育课堂效果。
二、开展活动体验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体验式教学是围绕这一目标,将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获得体验,这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提高了教学的德育效果。体验式教学中开展活动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如辩论赛、角色模拟等。辩论是强调学生参与、体验的一种手段,如教学《爱国主义的内涵》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我国的一些明星加入了外国国籍,他们的行为是不是爱国行为”进行辩论,学生用实例支撑自己的观点。等学生辩论后,教师总结点评:将加入外国国籍与爱不爱国联系起来是比较肤浅的认识,不管是中国人加入外国国籍,还是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都属于正常的流动,与爱不爱国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应该有包容性,应该有民族自信心。
采用辩论和角色扮演形式除了能掌握知识,拓展知识面外,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授《学会和谐交往》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求职面试,同事、客户、领导等都由学生扮演,在模拟活动中让学生先表演失礼的行为,然后让学生演示正确的行为,最后再让学生分组训练。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懂得职场礼仪。这些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实践创新体验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中职德育课应结合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注重生活性、实践性。体验式课外活动能弥补德育课时的不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参与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在认识社会和自然的同时,鼓励学生体验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实现德育课“知、信、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如教学《哲学与人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策划新产品推销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推销过程中如果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发生了矛盾应如何解决?”“推销活动有规律吗?”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从中感受哲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实践是开展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因为学生能亲自参与,从而达到较佳的体验效果。
四、小组合作体验
团队合作精神是企业看重的品质,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使学生共同进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教学《合作》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合作,不喜欢与什么样的人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列出团队协作需要具备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到要想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必须树立合作观念。分组讨论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时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小组人数、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议题应集中、轮流发言等。
总之,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了学习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职德育课开展体验式教学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实际要求。教师应积极采用这一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体验中发展,从而达到知行统一,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
(责编 赵 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