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护方式对沥青路面的生态评价分析
2015-02-02李靓
李靓
摘 要:當前,如何能在保证路面使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减少路面病害、延长路面的寿命、降低养护成本以及延缓早期病害的发展,成为相关人员的主要研讨课题。
关键词:沥青路面;不同预养护方式;生态绿色评价
“绿色道路”是一类全新的概念,它最初是在2007年由美国一位叫马丁的硕士研究生在论文中提出的,并在随后被论证和研究。在2009年,美国出版了第一版《绿色道路手册》,美国西图公司就是这一理论执行的先驱者,其大大加强和推动了这一理念的研究工作。“绿色道路”对于我国来说,是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路设计和施工评价系统,对于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
1 绿色养护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1.1 绿色养护理论
可持续性发展最早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的,而我国开展可持续性发展也已经十余年了,这一理念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方向,同时也为各行各业解决了众多资源浪费问题。“绿色养护”就是道路养护技术依托于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下的产物,其主要是为社会建设更加安全、环保、舒适以及节约资源的“绿色”道路。在传统的公路养护方法中,都是在公路已经发生较为明显的损害时才进行修补措施,这是一种被动的工作方式,对公路养护工作起不到较大的影响。这种被动的工作方式很容易让相关养护人员错失公路的最佳养护时间,不但造成养护周期的延长,增加养护工作量,增加相关成本,同时还会对养护路段的交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绿色养护”这种具有预防性质的道路养护方式就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公路的需求[2]。其主要工作就是在道路出现轻微损坏或病害的时候,立即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将损坏或危害控制住,避免其进一步扩大,使路面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这样做不仅能够缩短工程周期,还可以减小养护成本和工作量,最重要的是对于交通的影响变小。
1.2 绿色道路评价系统和方法
绿色道路就是指在建筑过程中配合当地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尾气排放以及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节约资源和能源。目前,在世界各国,绿色道路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进展的标志。绿色道路评价系统指的就是道路从设计到施工方面是否能够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标准,而对于道路养护的绿色评价则是指其养护方法是否能够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该评价体系一共分为六个大类共54个评分项目,其中六个大类主要包括可持续性设计(共10分)、材料与资源(共11分)、雨水管理(共8分)、能源和环境(共10分)、施工活动(共9分)以及创新(共6分)。其中每项一分,共54分,认证标准为:19-25分为可以注册;26-31分为银奖品质;32-37分为金奖品质;38分及以上为常绿品质。
对评价方法进行确定的方法包括两大类,分别是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其中主观赋权法是定性分析方法的一种体现,其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个人偏好以及经验对指标进行选择,主要包括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环比分析法等;而客观赋权法则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通过对客观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选择的指标。
2 沥青路面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及适用范围
在对沥青路面进行预养护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技术,针对于不同的路面情况,对施工技术、经济条件以及施工地点环境等因素,选择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方法。目前,我国常用的预养护技术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表面封层类(稀浆封层、微表处理、雾封层以及符合封层等)、裂缝填封类(封缝、灌缝等)、薄层罩面类(超薄磨耗层、热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等)、沥青再生类(就地热再生、沥青再生处治)[3]。
3 路面不同病害类型的预养护对策
对于沥青路面早期的各类病害要进行及时的预养护措施,所采取的具体养护方法要结合被养护路段的路面情况、交通流量以及公路级别等因素进行。另外,该项工作还需要满足公路管理部门和公路使用者的要求。在公路实际使用中常见的病害类型包括沥青路面裂缝、变形、松散、平整度不足以及防滑性不足等[4]。
其中裂缝类病害主要根据其裂开的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横向、纵向、龟裂以及不规则裂缝,其中处理横向和纵向裂缝时采用灌缝或封缝的方式,而对于龟裂和不规则裂缝则需要采用先微表处理,再进行薄层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和沥青的再生处理。
而沥青路面变形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车辆轮胎碾压形成的车辙印,根据公路等级和车流量的不同,其采用的方式也不同。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一般采用先微表面处理,再进行薄层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和就地热再生方法处理。而二、三、四级公路则需要采用稀浆封层、复合封层等方式进行处理。
沥青路面出现松散病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路面积水时间过长,或者路面出现变形形成的水洼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沥青颗粒间作用力减小,颗粒脱落,形成松软路面,极易出现坑洼不平的情况。其处理与变形处理方法相同。
路面平整度会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对行车舒适度造成影响,同时对驾驶员的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一般情况下将路面不平整度分为四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高速公路和一级不平整路面采用的方法和路面变形处理方法相同;而二、三、四级不平整路面则需要采用在封层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超薄磨耗层处理和就地热再生处理。
路面在施工期间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材料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抗滑性能,而路面的抗滑性则会影响到高速行驶汽车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将路面抗滑性不足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与路面不平整处理方法一致。
4 沥青路面绿色养护评价体系
沥青路面的绿色养护评价体系是在充分考虑到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其追求的核心目标为高效、低耗以及环保,其中以环保为最高目标。另外,在构建绿色预养护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一些原则,其主要包括全面性、层次性、目标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以及动态性[5]。
在构建沥青路面绿色养护评价体系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对整个评价体系的目标进行确定;其次是对相关评价指标的预选集进行设置;第三步是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其筛选的主要依据就是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第四步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
5 结束语
对沥青路面不同的预养护方式进行绿色评价有助于我国“绿色道路”理念的发展和创新,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数据和指导方向,为我国更好地进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理念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孙祖望.公路建设与“绿色道路”新概念[J].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2011年(19届)学术年会会刊,2011.
[2]王朝辉,王丽君,白军华,等.基于时段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与对策一体优化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0(5).
[3]莫丽威.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中的适应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4]何卫华,车伍,杨正,等.城市绿色道路及雨洪控制利用策略研究[J].给水排水,2012(9).
[5]阎文.基于施工全过程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