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品牌战略 创建特色职教

2015-02-02陈登宋小涛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9期
关键词:邓州邓州市职教

陈登 宋小涛

位于豫西南的邓州市是农业大市,也是人口大市,全市人口175万,其中农村人口130万。如何把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该市的破解之道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前,邓州市拥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49所,其中学历教育学校4所,乡级成人学校28所,行业部门办学8所,社会力量办学规模较大的9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2012年邓州市成功跻身“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市)” 行列。

2008年10月,河南省政府召开了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邓州市迅速行动,也召开了邓州市职教攻坚动员会,并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关于创新体制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把职业教育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及“十二五”规划,纳入全市工作目标管理范畴,把职业教育与领导政绩考核结合起来。

在邓州市,职业教育不只是教育一家的事。2009年4月,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邓州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市长亲任组长,会议成员包括教育、财政、发改、人社、农业、建设、国土、卫生、科技等多个部门。联席会议定期召开,研讨职业教育发展,解决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责,打出职业教育发展“组合拳”。教育部门制定了具体规划,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劳动部门建立了专门的劳动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为职教学生提供技术资格鉴定;人社部门建立了人才市场,每年免费为企业和毕业生组织开展“双选”会;市政府还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职业学校发展等。这一系列得力举措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了优良的环境。

2013年10月,职业教育群众性团体组织——邓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揭牌成立,该社成立了由邓州市政协副主席任主任、市委统战部等9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教育等13家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公司、学校、团体等)为委员的社务委员会。目前共发展团体社员12家、个体社员60名,这些社员来自全市教育、卫生、科技、农业、林业等多条战线。该社充分发挥统战性、教育性和民间性的特点,积极向市人大、政协提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建议。同时开展多种活动,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广泛调查研究和开展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2008年以来,邓州市先后投入6.77亿元用于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逐年增加;拨付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比例超过30%;拨付农村科学技术开发及推广经费,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比例超过20%;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确保贫困家庭中职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良好环境的创设与真金白银的投入,使邓州市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邓州市职教中心和南阳幼师已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邓州市卫生学校被评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用人导向、就业条件、教育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职业学校生源匮乏。但是,邓州市紧紧围绕“四点”做文章,即把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作为扩大招生的出发点;把打破地区界限,放宽年龄界限,作为扩大招生的着力点;把建立奖惩制度,落实指标责任,作为扩大招生的落脚点;把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作为扩大招生的中心点。职业学校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实现了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的目标。

此外,邓州市还不断扩大民办职业学校和行业部门学校建设规模。邓州市驰诚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汽车驾驶培训学校,老校区占地300亩,年培训驾驶员5万余人。为支持该校发展,2013年市政府整合成人中专土地2000亩,用于驰诚学校新校区建设。目前,该校已成为豫西南最大的汽车驾驶培训基地。行业部门所办技工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机学校、财会学校等培训学校,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现在均已初具规模。

邓州市建立起了以市职教中心、卫生学校为龙头,以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市、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培训体系,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坚持发展职业教育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围绕“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职业学校为阵地,与全市范围内的烟叶、棉花、小麦、蔬菜、良种培育、食用菌、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基地建立双向协作培训机制,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积极服务“三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2009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1000余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余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邓州市还坚持发展职业教育与实施定向培养相结合,面向本市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瞄准大中城市,培养“外向型”人才;适应市场变化,培养“稀缺型”人才。不断创新体制,大力扶持民办职业学校,推行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长短班结合、校校联合、校企合作等模式,形成了具有邓州特色的多元化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业务培训与素质提高。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邓州市在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态化培训机制,制订完善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方案的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上网校”等途径,利用寒暑假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名师指导教学,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切实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按照“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素质优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建立了相关制度,并安排专业教师“走出去”进行专业技能学习,确保在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取得相关等级证书,持“双证书”上岗。目前,全市职业学校拥有专任教师502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为468人,占专任教师的93.2%,具有高级职称162人,占专任教师的32.3%;专业课教师348人,“双师型”教师146人,占专业课教师的42%,各项比例均达到全省职教攻坚目标要求。

用品牌打开招生之门,用品牌拓宽就业之路,是邓州市职业教育的一大创新。用邓州市教体局局长柳玉朝的话说:“职业学校只有注重内涵发展,办出特色,闯出品牌,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前来就读,也才能更好地吸引企业前来招贤纳才。”

近年来,邓州已成功打造出“邓州护士”“邓州数控”“邓州校油泵”“邓州幼师”等多个职教品牌。每年邓州市举办的供需洽谈会都会吸引2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这些品牌毕业生以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过硬的职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年年被抢聘一空,供不应求。2013年5月,在邓州市职教中心,苏州得意电子公司一次性签约25名数控专业毕业生。“我们的学生还未毕业就已就业。”邓州市职教中心校长王维高兴地说,“这是我们打造‘邓州数控品牌带来的可喜成果。”邓州市卫生学校打造的“邓州护士”品牌享誉全国,2009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河南农民工风采展”中,“邓州护士”品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和用人单位。2009年,时任省长郭庚茂在河南省职教工作会上称,“邓州护士”与“新乡海员”“漯河食品”已成为河南省三大新兴特色职教品牌。花香蝶自来。湖北、河北、安徽等外地学生纷纷慕名前来邓州卫校求学。“邓州校油泵”是邓州技工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培训结出的职教品牌硕果。目前,邓州已有10万农民校油泵大军,遍布全国,有些甚至跨出了国门。赵集镇穆王村在2005年成立了校油泵协会,每年培训农村青年200余人次。全村3000多人,外出校油泵的就有1000余人,年创收达3000多万元。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邓州市不断探索“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目前市职教中心已和邓州市产业集聚区内的大唐电力、爵士浩业等公司 “联姻”,市卫生学校已和市内5家公立医院“联姻”,南阳幼师已和附属实验幼儿园“联姻”,以校为厂,以厂为校,边学边训,工学交替,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邓州职业教育大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邓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现有在校学生2200人,建校至今累计为社会培训6万多名技能型人才。市卫生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000余人,建校50多年来,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卫生专业技术人才5.35万人。南阳幼师现有在校学生8000余人,仅2001年以来,学校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2万余人。市成人中专自成立以来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3万余人。市驰诚职业技术学校年培训驾驶员5万多人,建校至今累计已培训15万人。全市28所乡镇成人学校,2013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民文化技术培训7万多人,经过培训的人员,大多数都成了农村致富的带头人。

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为邓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每年该市各类职教品牌毕业生1.2万余人,38%在当地工厂、企业、学校直接就业,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力量,超过60%的毕业学员构成了劳务输出大军。截至目前,邓州在外从事各类劳务品牌的务工人员已达40万人,每年为家乡挣回资金30个亿。同时每年还有2万余名返乡创业人员,为邓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2014年起,邓州市实现由省政府全面直管。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邓州市成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另外,邓州市还制订了203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1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0万人的“双百”发展目标。区位优势的确立,城市地位的提升,人才培养的需求,使邓州市决策者有了更大更宏远的想法:在确保做大做强中职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全市职教资源,新建项目,搬迁整合市职教中心、卫生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及成人中专等。

2013年1月,邓州市委书记史焕立亲自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调研、踏勘,选定了新建职教项目校址,位于邓州市城区东部,占地57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2014年6月,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开工。该职教项目的建成,将为丹江口库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建设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邓州市凭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紧密联系本市市情,扬帆起航,破浪前行,在兴办职业教育的征程上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邓州邓州市职教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七)
非常时期,网上学习不停步
泼墨寄深情 勉励新雷锋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关于邓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瑜伽课程可行性的调查研究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略谈宋代南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