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将前事错 传与后人知

2015-02-02林放

采写编 2014年3期
关键词:后人县委书记中共中央

林放

1945年,我由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工作,在领导和资深记者的指导培育下,成长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河北日报社年轻的记者编辑知道了我的这段经历后,每逢邀我介绍成长的轨迹时,我都是“先将前事错 传与后人知”。

1945年秋,我调入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时,年仅20岁。总认为仅凭着革命热情,有一支生花的妙笔,就能成为一名优秀记者。我只注意学习文艺方面的书籍,力求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不够。当时,正赶上采写在晋冀鲁豫内揭露蒋介石破坏国共两党在重庆签订的“双十协定”的报道。虽然我在采访写作上很下功夫,讲究用词造句,语言锤炼,颇有文采;但是头脑中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文稿没有写进群众的心窝,没有打动群众的心,这就好比五彩的飞鸟,没有明智的头脑,它就飞不高,飞不远。因此,尽管我写了许多稿件,采用率却很低。

1946年夏天,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我到邯郸县采写了一篇题为《杨真卿的新生》的通讯,刊登在中共中央晋冀鲁豫中央局出版的《人民日报》上。杨真卿是邯郸县的一个地主乡绅。日寇侵据邯郸他不当汉奸官吏,仍做商会会长,未发现有重大劣迹。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土地问题的指示过程中,经过群众说理斗争,杨真卿以实际行动拥护土地政策。当时,由于我学习有关中共中央土地问题的指示不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体会不深,我只是重点采访杨真卿是怎样觉悟,通达,新生的,而没有深入了解群众是怎样控诉地主阶级,同杨真卿说理斗争的。结果,贫下中农看了这篇通讯很不满意,向报社写信称,这篇通讯没有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为此,报社领导帮助我总结了教训。

我经常在写文章时或和年轻记者交谈中讲述这一教训,激励自己再接再厉。受众从中知道我的反思,作为后人的镜子,会起到前车覆、后车诫的作用。

我在主持河北日报工作期间,曾经登载一篇失实报道。写的是一位烈属写给县委书记反映自己在领取抚恤金时遇到了困难,批评县委丢掉了党的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光荣传统。县委书记认真接受批评,亲自上门向烈属赔礼道歉。这篇报道登载不久,就有人反映严重失实,这是一场冒名顶替的骗局。那位烈属早已去世,而她的亲属却一直瞒着有关部门领取抚恤金。该村干部也有意帮助其掩盖事实真相,因而欺骗了县委书记。

针对这一篇失实报道,我反复自省,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弊端呢?从中得知,记者在观场采访中曾发现一些疑问,但因为没有像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月夜鸣蝉时那种寻根溯源,深追到底的精神,竟受了骗。更重要的原因是,年轻的记者只凭着革命热情采访写稿,却忽视了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新闻工作是吃进材料,吐出精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新闻的先导,是提炼素材的灵魂。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真实面貌,往往藏在深处,被“云雾”遮盖,甚至表现为扭曲的东西,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有用政治眼力和理论的思维,才能廓清“云雾”,真正认识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本质主流。记者对这篇报道的题材,没有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结果导致了假报道的出炉。经过我和记者的反省自咎,将这一沉痛教训写成文章,同大家交流思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同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介绍我的成长轨迹时,习惯先将前事错,传与后人知。他们说:“你不主动讲如何‘闯关、‘斩将的功绩,却自觉自愿披露自己的缺陷与人共益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理解。”

一位世界名人曾经这样表示:“如果我写书,我就写一生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让人们从中吸取教训。”这句话我非常认同。

(作者系原河北日报总编辑)

猜你喜欢

后人县委书记中共中央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中共中央决定”和“中共中央批准”有何区别
老树
后人可畏
伏生传《尚书》
居安思危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让“优秀县委书记”有位更有为
近期我省千部任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