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看不见的宣传”有多远?
2015-02-02卢新宁
卢新宁
这些年来,作为媒体人,我们一直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中。在短短几年内,我们经历了从新闻格局到报纸业态的巨大变革,见证了微博等新兴媒介快速崛起的奇迹,承受着微信与日中天的强大辐射,并时时活在新媒体无所不在的阴影里。我们与时代一起前行,为完成使命竭尽全力,始终有新的挑战在前方,始终有新的任务在手里,因而始终处于停不下来的奔跑状态。
有人断定,传统媒体已经进入了“冰河时代”。江河日下的产业颓势,确实让人乐观不起来,但面对如此艰难岁月,不少人却依然相信“内容为王”。如果技术变革的仅仅是传播载体,为什么不能让“纸上的信息和思想”借助新媒体飞翔?
不过,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为王,是“好内容”为王。为争取更多认同和共鸣,传统媒体的内容制造者,必须放下身段、丢掉庄严,改变话语方式、变革传播观念、增强受众意识,去做“看不见的宣传”。
“看不见的宣传”,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他说“上乘的宣传,看起来要像从未进行过一样,最好的宣传要让被宣传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走,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
总书记给意识形态领域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做到“看不见的宣传”,新闻工作需要哪些创新?
应当说,这些年我们的宣传做了很多改进探索和努力,但离看不见的宣传,还有相当距离。一些做法,缺乏足够的艺术,不太考虑效果,“引导”的痕迹太重,“灌输”的色彩太浓,“宣传”的动作太猛。用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的话来说,只知道旗帜鲜明,不知道委婉曲折;只知道理直气壮,不懂得刚柔相济;只知道大开大合,不知道以小胜大;只知道响鼓重锤,不懂得点到为止;只知道大雨倾盆,不知道润物无声。
评论是艰难的说服。在信息以秒杀计算的新闻高压锅里,评论早已成为兵家必争的主战场,在这个观点自由竞争的战场,要做到“看不见的宣传”,评论改进的余地最大,难度也最大。尤其是主流媒体的评论,因其政治性强、战斗力猛、影响面广,特别容易产生三种倾向。一是不考虑宣传效果,宁滥不精。连篇累牍、贪大求多,让人心生厌倦。二是不研究中央要求,宁左勿右。说过头话、扣大帽子,令人不寒而栗。三是不讲究宣传艺术,宁刚勿柔。“要字牌言论”、命令化口吻,使人敬而远之。这三种倾向,只有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态,却失去了春风化雨的说服引导,看似负责、实则失职,与“看不见的宣传”自然南辕北辙。
如何破解这三种倾向?人民日报评论的探索是,兼顾多元利益需求,求取最大公约数,努力为转型期中国提供辩证思维。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三个意识:正面宣传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报道要有过程意识;舆论斗争要有传播意识。辩证思维,是这些年来人民日报评论突围与创新的“台风口”。
评论是一种战斗力强、影响力强的宣传“利器”,对于主流媒体评论而言,理智比情绪更重要,逻辑比表态更重要。以说教凌驾说服,用立场代替效果,怎么可能实现“看不见的宣传”?
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总书记指出,做“看不见的宣传”,“需要相当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无论是向新媒体挺进,还是在老阵地固守,这些素质,皆为至要。
(作者系人民日报编委、评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