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模型”教学法探索

2015-02-02马风山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法模型

马风山

摘 要:构建物理模型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让学生用最直观的方法来认识物质世界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物理模型也存在着“难学、难教”这种现象,可以在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来清晰地记忆难于记忆和难于理解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法

我们通过直观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物理教学,把抽象的物理知

识变得具体化以及具象化,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对物理的整体认知能力,通过物理模型教学来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

一、运用模型教学法来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大部分都是用科学理想的方法来建立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和理想化的过程。比如,在进行力学的学习中有质点模型、单摆模型,还有就是匀速直线运动模型以及自由落体运动模型。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设定特定的情景,从抽象到具体,在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时候,可以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根据研究客体的主要特征来进行物理建模,这样就能够研究物理的相关现象,建立物理概念,得出物理结论。

建模的基本步骤是先进行情景创设—进行建模准备—对模型进行建立—形成物理的概念—通过对模型的应用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反馈评价,但是我们在建模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在思路不清晰的时候就会出现概念混淆。模型混乱的情况,学生即使用心地对物理科目进行学习,也不能有效地学好物理,因为一些相似知识点的影响,让学生对知识内容出现迁徙,对现有的知识不能进行合理的把握,不善于解决新的问题。

二、开展“模型”教学法的有效措施

(一)开展对比建模法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建模法来进行解决。我们所说的对比建模法就是从遵循的物理规律出发,来运用类比的方法分析模型的异同,进而进行归纳,并且掌握新模型的一些特征以及要遵循的物理规律。比如: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4)联立方程求解。

3.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2)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通过这样的对比建模法我们可以让知识点的学习更加清晰化,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理解以及分析,最后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要先把知识点梳理清晰,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对比,不仅仅要找到区别,还要找到联系,这样对知识的学习才是更加全面的。

(二)在解题过程中建立物理建模法

我们在进行物理问题实际解决的时候,可以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分析来对物理的解题过程进行建模,通过分析来建立熟悉的物理模型,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点的深化。这样才能够化繁为简,对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比如,一个消防员从一个平台上往下跳,下落2 m以后就会双脚着地,一般都是用双脚弯曲来减少缓冲,这样重心可以下降0.5 m。我们就可以计算他在着地的时候,地面对消防员双脚所产生的平均作用力是自身重力的几倍?

这个问题就是运用学生熟悉的物理知识作为背景,把力学知识进

行深化、穿插动能定理等相关知识,还有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和质点等模型。我们可以把消防员想象为质点模型,人的运动轨迹就可以抽象为先去做匀加速运动,后又去做匀减速运动的运动模型。原型问题就要通过抽象现象后来进行实际问题的讨论,那时候我们

就可以用动能定理来进行解释:mg(H+h)-FN h=0,解之:FN=5mg。在这个公式的基础上来进行问题的分析,这样问题就可以得到简化,学生的概念感就会不断的加深,在规律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简化物理模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分析能力,让学生的灵活性不断得到提高。

通过模型教学法,让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的时候,更加系统化,通过一整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按

照步骤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在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进行对比模型教学法中可以把易混淆的问题理解清

晰。这样在进行解题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滕绍波.课改后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创新导报,2013(35):3-5.

[2]谭博.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策略研究[J].才智,2010(09):10-11.

[3]丁宏伟.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11-12.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法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