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

2015-02-02王晓丽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评语习作作文

王晓丽

现今的学生一提起作文,十有八九会皱紧眉头,面呈苦瓜相,觉得无从下笔。作文难,确实是一个令我们语文老师头疼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素养,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呢?

一、生活,作文教学的本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深厚的情思来。”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应以写作这种形式还原生活的本真。这种生活的回归实际上是从假、大、空的作文套路回归到真、平、实的朴素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其一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平素貌似普通的小日子,从中挖掘出作文的“根”,使其意识到平常日子本身深蕴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灵感。日常的饮食起居、邻里往来、家里户外、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其二是引导作文情思的真诚化,从我们笔端流出的情思应该是从自己和身边人

熟悉的生活中经过反复酝酿、精心筛滤,淘尽杂质的美醇,而不是漂浮在生活表面,远离实际生活的炫目泡沫。其三让学生在活动中搜集写作素材,如在班级中开展文娱比赛、故事会、朗诵会、体育竞技等活动;三月文明礼貌月进行义务劳动,清扫街道;母亲节以实际行动感恩妈妈;指导有选择地看电视节目等。有了生活积累,总结感悟,学生的精神生活就会丰富,写作时就有话可写,并且能写得生动具体。

二、观察,提高对生活的感受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培养学生获取材料的途径时,我除了教给学生多种观察的方法外,更注意唤起学生内心对外部世界渴求了解的愿望,自觉培养他们喜欢观察的习

惯。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如大自然的四季美景,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城市建筑的奇特宏伟,乡村的质朴民风,捕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听到的有意义、有趣的事,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自然真实地记录下来。在给学生布置观察作业时,也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他们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和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认识外部世界,从而挖掘出一些更有新意的思想和内容,使写作更为充实和丰富。同时,引导学生在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过程中发现真、善、美,去鞭挞假、恶、丑,锻炼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搜集各种材料的能力,并不断从中收获写作的喜悦和成功。

三、练写,让学生放开手脚

学生作文最感苦恼的是没什么可写,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原来,学生想说的,你不让他说,你让他说的,他却不愿说。改善一下作文训练环境,这是个更新教育观念的事情。死胡同行不通,何不另辟蹊径尝试一下?

学生往往敏感、天真、活泼又富于幽默感,教师没有必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去约束学生。应鼓励学生自由练笔,给他们一个自由想象、任其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写他们自己想说的话。有效地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好的发挥。另外,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写作成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就能增强写作的兴趣,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对学生中的优秀习作,要积极向报刊推荐,一旦刊登或竞赛获奖,要及时表扬,对有进步的习作,采取在班里开辟“习作园”等形式来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写作时思维活动就会活跃起来,会把写作当作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就能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下去,这样勤于练笔就会不断写出好文章。

四、评语,明确作文得失

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一条经验叫“先放后收”。不“放”,难以活跃思想,大胆练笔;不“收”,难以评论总结,规范动作。教师除了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还不能忽视对每篇作文的评价。可以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看看怎么把话说得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说得准、说得好。互相启发、互相模仿,能力必然会很快得以

提高。

教师还要重视批阅之后评语的书写。我认为加强文后点评,写好文后评语,才能使整个作文教学指导过程有始有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作文的得失。我将文后评语总结为三种类型,一是体验性评语,教师的评语,不应该有过多的理论说教,采用笼统定性的语言。应如同一篇读后感,是一种体验。是让学生从老师循循善诱的话语中真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心贴得很近,看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二是欣赏性评语,教师要懂得欣赏,要和学生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用充满赞赏的眼光去阅读每一篇习作,要学会欣赏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他们共同感受生活,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他们不再感觉到手中的笔是沉重的,而是始终有人在注视他、关心他、欣赏他。三是疏导性评语,学写作文就是学习做人,教师的评语应该是真诚的。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写每一句话,自然、亲切地流露你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性评价,让学生产生真实、可信的感受,消除写作时的畏难情绪,使写作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入门、上路,最终登堂入室,走出写作困境。

参考文献:

陈旭远,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评语习作作文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习作展示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