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2-02黄水琴
黄水琴
在智力教育的因素中,培养思维能力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青春初期的高中生一般年龄为16岁左右,他们的身心变化得很
快,成熟、发展得很快,学习的内容日益丰富,生活也日益多姿多彩。这种变化对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学者研究表明,从初中一、二年级开始,其思维能力由经验型水准开始向理论型水准转化,到高中一、二年级,逐步走向成熟。作为工作十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师,应利用其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用学生青春成熟期前可塑性大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相机设疑,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无固定方向和固定范围的思维方式,它体现了思维的广阔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并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突出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善于借助媒体、设备或工具,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常运用“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教师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借助情境来扩大知识面,实现主动构建知识。
例如,教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Book 2,Unit 14这单元,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自由战士”( Freedom fighters),听、说、读、写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用提问方式导入新课:(1)What does “freedom” mean to you?Think of as many wirds and idea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freedom” as possible.(2)Do you know any other freedom fighters besides Martin Luther King,Jr?What does the phrase “freedom fighters” really mean?(活动目的:激发想象,集思广益,发散思维,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由课堂到课外,拓展思维,联系实际,深入理解,以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发散思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有效途径:既能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克服思维呆板、思路狭窄的缺点,又可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稳固、精确而易于迁移,因此,教学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二、“视、听、说”整合,训练思维的流畅性
教学中“听”与“说”就是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严密性、灵活性的具体表现。改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法。首先,网络资料可以作为师生的教学参考材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相关“听”与“说”信息,这就冲破了教学与教材的局限性,变“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资源拓展的“开放式”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坚决反对学生单纯死啃书本知识;布鲁纳要求书本作为基础知识外,更要让学生通过情境观察,进行发现式的学习;罗杰斯也强调不要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这种“开放式”“知识拓展型”的学习,符合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对教学的要求。
例如,教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Book 2,Unit 13口语(Speaking)部分,本单元口语部分的主题是“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水资源”。利用多媒体创设关于人们在工农业、发电、交通、娱乐、家用等方面用水的情景或利用投影仪显示这些图片,这样,借助信息技术把现实生活搬进课堂,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活动目的:借助信息技术呈现“情景”,刺激视觉,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联系;运用“接龙”式问答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三、“差异”讨论,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思维变通
问题讨论是发展高中生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教师设计课堂交际活动要注意制造“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和“意见差”(opinion gap)。“信息差”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在现实生活中,两个人(或多个人)交谈如果一方知道某些事,而另一方不知道,信息差就产生了。“意见差”是人们对于事物看法有差别。正是这种差距和差别的存在,人们才有必要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活动,也就是交际活动。通过交际活动缩短这一差距,调整这一差别,从而达到信息平衡(balance of
information)。因此,“信息差”和“意见差”是人们交际的基础和动力。如果高中教师在课堂交际活动中多制造一些“信息差”和“意见差”,就能诱发高中生参加交际活动的欲望,能有效地促进高中生思维的变通性。
四、思维联想,提高思维的广阔性,优化认知结构
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思维联想,有助于促进思维的正迁移,提高思维能力。通过以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以及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由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使摄影、录像、录音等各种媒体集合成为一体,所以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形象化与真实化的学习情境,基于“情境”而进行的“协作”“会话”等使“意义建构”得以顺利实现。例如,在教学Book 2,Unit 13阅读(Reading)部分和综合技能(Integrating Skills)部分,阅读部分是一篇介绍海洋知识的说明文,在授课中,从网络上获取相关材料,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演示,加强物理、化学、生物及地理等学科间相关知识的思维联想,有效促进了知识的正迁移,提高了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为人本主义理论的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方向性的理论。实验表明,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应运用多种多样方法进行思维培养教学。
参考文献:
管向锋.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2).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