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更难
2015-02-01林巍
林巍
It Requires More to Achieve Modernity
[1]周围的同胞们去国外旅游,回来后常听他们讲,美国、欧洲的那些城市也没什么,马路、建筑还不如我们的好呢,或曰还不如我们现代化。我想,那大概是因为他们大都“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看到更多的是“现代化”而非“现代性”。
[2]分析起来,“现代”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现代化和现代性。现代化,主要是从经济和社会层面上来谈论问题,如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方式转型、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教育普及、知识提高等方面的根本变化;而现代性,则主要在哲学层面、从理性高度审视真正现代化社会的含义,从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上把握现代化社会的属性、意识和精神。简言之,前者侧重于生产和物质,后者侧重于制度和精神;所以,二者是不同性質的概念。一个社会,可能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不一定必然具有现代性。
[3]现代化不易,现代性则更难。以此观点回顾中国近代史,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社会变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约30年,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为标志而失败;第二次是戊戌变法,到20世纪20年代,约30年,亦未成功;第三次便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至今30余年,在经济层面上可谓成功。然而,这三次有一共同特点,即都以现代化压过了现代性。
[4]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法治社会和公民意识。传统社会的统治,靠的是神圣信仰、礼俗、特权、身份、宗法、血缘等,中国传统社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最为典型;而现代社会是靠理性设计出来的法律来维持统治,其基本特征是法制化,废除特权,强调入的独立性、平等性、自觉性和能动性。
[5]既然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理念和精神财富,就须通过一定社会模式和制度安排得以实现和彰显。现代性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一种自觉的社会功能;在制度与人性的互动中,不断测试、概括、整合和提升,进而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
[6]严格讲,现代性不是看出来的,而是体悟出来的;要在那里切切实实地生活、经历一段,才会感到人性在不同制度框架下所进化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