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悼念邻居的野草

2015-02-01DeboraGreger于琰

英语学习 2015年11期
关键词:爱荷华诗节格雷格

Debora Greger 于琰

首先是年久的杜鹃花丛倒下,

尚未来得及以绯红盛开时的

羞涩一笑来申诉她们的案情。

随后一位雇工用本周最好的

鹤嘴锄和大砍刀来袭击绿篱。

男人们清理草坪,就像卷起

邻居厌烦的地毯,只剩尘土。

热爱“松软土层”的家伙们

相继到来,因这是佛罗里达。

普通的鬼针草,我要把你们

從院子里连根拔起,不管它

有多少裨益,我受够了种子

黏在袖口和裤脚上的灰印迹,

好似要纠正我着装上的错误。

隔壁的那位,你喂了只蝴蝶

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说说看,

那些可是美国小苎麻赤蛱蝶

后翅上的眼状斑点?不过是

普通的颠茄,你客气地点头

承认了。你那片悬垂的星丛

揭开自己的花瓣,似乎在说:

你就等着黑珍珠般的毒莓吧。

他不曾爱过你,可我心依旧。

评介

德博拉·格雷格(Debora Greger,1949—)是美国当代诗人兼视觉艺术家,先后就读于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 Washington)和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的创意写作班(Program in Creative Writing)。后者是全美知名的创意写作研究生项目,俗称爱荷华创作研究会(Iowa Writers’Workshop),曾被授予美国人文社科奖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自1936年成立以来,已培养出17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五位美国桂冠诗人。格雷格在毕业当年即荣获格罗列诗歌奖(Grolier Poetry Prize),此后在创作之路上更是一帆风顺,迄今已出版了八本诗集,好评不断。格雷格的拼贴画作也同样出色.很多杂志和书籍都曾以此作为封面题图,其中便包括她的伴侣——诗人兼文学批评家威廉·洛根(William Logan)的批评文集《极端度量》(Desperate Measures)。身为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英文系教授,格雷格常教育学生从视觉艺术中寻找创作灵感,她本人的诗歌创作也充满了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譬如《悼念邻居的野草》一诗有关花丛和锄草的描绘便宛如观影般栩栩如生。

诗中的两个人物——诗人和她的邻居——显然对拔锄野草一事有不同看法。前者对枯朽花丛、路边野草乃至一只蝴蝶都心存怜悯,自然将其视作对花草的屠杀;后者却觉得为了生活方便,清理碍事杂草和剧毒野莓是理所当然。第一诗节以诗人的眼光痛斥邻居的无情,首先将年久失修的杜鹃花丛比作未盛早天的蒙冤女子,随后又以“袭击”一词控诉雇工的蛮横砍伐,并借”只剩尘土”来表达自己对此行径的鄙夷。第二、三诗节则是邻居为自己辩护,并批评诗人的慈悲心肠终会带来祸患。佛罗里达州的良好气候和环境,吸引了不少野生植株不请自来,打乱了人造花园的原有格局,想必诗人自家冒出的毒颠茄便是如此。相较于邻居对鬼针草的不耐烦,诗人倒是乐得引蝶作伴,所以全诗末段虽由二人的互斥台词组成,诗人饱含爱意的“我心依旧”却显然胜过了邻居的挖苦讽刺,由此重申全诗的悼念主题。

但格雷格本人当真完全赞同诗人角色的看法吗?人为修葺的花园本就需要精心打理,任由野草横生绝非园艺之道,因此邻居虽然性情乖戾、出言不逊,但锄草一事并无过错。格雷格能安排大半篇幅听凭这一角色聒聒絮叨,想必也是认可了这套道理,只不过难敌内心的怜惜之情,方才在文末再哀叹一番被拔锄的野草。同理,文学创作也需雕琢锄耘,若不狠心斩除废文杂语,势必影响通篇效果,只是在修改删减之际,作家也不免对这些即将逝去的文字心生眷恋。诗中邻里二人的相互抬杠,就好似诗人自己的矛盾情绪,但终究草坪还是清理一净,诗篇也因反复修改而成佳作。

猜你喜欢

爱荷华诗节格雷格
雨天
雨 天
三生时空的生命体验
魔法手指
《采薇》里的深情
为何写作,如何创意
美国爱荷华大学开设手游课程学生玩游戏可获学分
母爱回归
设专门项目鼓励留学生与当地学生交朋友—爱荷华大学2015年中国新生行前说明会在京举行
从衔接和修辞角度分析《一朵红红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