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个男孩叫徐煜岑

2015-02-01冯绛英王道杰

小学生时代 2015年2期
关键词:孝心做人妈妈

□冯绛英 王道杰

有一个男孩叫徐煜岑

□冯绛英 王道杰

中央电视台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之年度“特别关注孝心少年”中,有一位来自浙江德清县的10岁男孩,他叫徐煜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轰轰烈烈的事迹,他感动千万人的是默默的坚持——900多天如一日,用他深深的爱与感人的孝,唤醒了被医生判为植物人的妈妈,并使得妈妈后续的康复奇迹不断。

让我们走近徐煜岑——

一个普通的小男孩

不要以为上过央视的徐煜岑会多么出类拔萃,他是那么普通,普通得就像大海里的一朵小浪花。

他长得清瘦,小平头,有着一双清纯闪亮的眼睛,和其他小男生一样安静、腼腆而又阳光。他是德清县实验学校四(5)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生,坐在教室第一大组的最后一排。

初次见到他,是2014年10月30日中午,当时全校学生正以班级为单位,排队去食堂用餐。徐煜岑手举笑脸牌,和另外两位同学站在通往食堂的路上,检查各个班级的纪律。

徐煜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爷爷奶奶已退休,爸爸做财会工作,妈妈是医生。取名“煜岑”,是父母希望他“阳光,像山一样,长大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平时,妈妈对他关怀备至,墙上的一张字母表曾是妈妈带小煜岑识字用的。上一年级时,妈妈常常陪着他写作业,陪他玩儿。

和多数同学一样,他兴趣广泛,书法、绘画、乒乓球、跆拳道等都喜欢。说起课外书,他的眼睛一下子闪亮了。沈石溪的书是他的最爱,他已读过13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了。

班主任王惠琴老师从一年级就接手这个班,她说:“徐煜岑属于一个班里最后被关注到的那类孩子。他听话又懂事,不需要老师费心。学习成绩好,人缘也特别好,班上同学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都会向他请教,他从来都是耐心地给予帮助。”

人无完人,他也有缺点。好朋友、曾经的同桌沈若愚同学认为他平时不太爱说话,戴文韬同学则指出他上课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2012年的一天,妈妈下楼梯时不慎发生意外,不省人事。在徐煜岑千遍万遍的呼唤下,昏迷30多天的妈妈终于睁开了眼睛。妈妈在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身体日渐好转。镜头前面,母子幸福相拥。

一个不平常的孝心少年

徐煜岑当起“小老师”,一遍遍教妈妈读手中的识字卡片,他常常夸奖妈妈读音标准。

2012年7月3日早晨,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改变了徐煜岑一家的平静生活。妈妈姚建红在下楼梯时不慎从楼梯跌下来,重重地撞到了头部。妈妈被紧急送到杭州抢救,医生诊断后说她有生命危险,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成为植物人。当时,徐煜岑刚刚读完一年级。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他不要妈妈变成植物人,他要唤醒妈妈,让妈妈康复,像往常一样!

2012年的暑假,8岁的小煜岑天天陪在妈妈的病床前,拉着妈妈的手,呼唤着:“妈妈,锦锦(煜岑的小名)想你!你答应过我,带我和哥哥去杭州动物园玩。你都这么大了,不能骗人!妈妈,你早点醒来,你要坚强一点,坚持住!”他还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放在妈妈的床头,一遍一遍地播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小煜岑千遍万遍的呼唤下,昏迷30多天的妈妈终于醒了!

由于大脑的语言功能受到损伤,医生判断妈妈以后将不会说话。徐煜岑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于是,他从最简单的拼音a、o、e开始教妈妈,时常劝慰道:“妈妈,你别急,我们慢慢来,你再跟我读。a——,对,你把嘴巴张大就可以了,像我这样,你再试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妈妈真的发出了“a——”。全家人都为妈妈和徐煜岑感到高兴,妈妈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神色。从此,他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教妈妈学说话,做算术题,练习写自己的名字。慢慢地,妈妈会说单个字了,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了,会歪歪扭扭地写自己名字了……有时候,前一天教的东西,第二天妈妈就忘记了,徐煜岑就重新教。他说:“以前妈妈耐心地教我,现在我也要耐心地教妈妈。”

徐煜岑课间很少去玩,尽可能在校内完成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为了让自己更强大,他报了四个兴趣班——英语、书法、乒乓球和跆拳道,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可再忙再累,和妈妈一起读识字卡片,为妈妈批改、出新的“作业”,仍是他必做的功课。

两年多过去了,妈妈已经能说四五个字的短句子了。妈妈每次去医院复查,负责医生都惊讶她的康复程度:“这几乎创造了奇迹!”即便这样,徐煜岑还不满意,他说:“我还要天天教妈妈说话,直到她能像原来一样!”

评上“孝心少年”之后,徐煜岑出名了。面对不同媒体记者的采访、电视台拍短片、拍微电影、外出演讲……徐煜岑没有骄傲,也没有沾沾自喜。他还是跟往常一样安静、腼腆,一样去学校上学、回家教妈妈。哪怕是成年人,都需要极大的定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何况一个10岁的孩子!

一方沃土 一片阳光

禾苗的成长,离不开土壤和阳光。对徐煜岑而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是他成长的沃土和暖阳。

徐煜岑生活的家庭,看似普通却充满了爱和温馨。自妈妈出事至今,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当时生命垂危、很长一段时间生活根本不能自理的妈妈,她的慈祥、耐心和无怨,是煜岑妈妈得以恢复的巨大支撑。

2014年9月,奶奶陪徐煜岑去北京参加“孝心少年”颁奖活动。行程中有一天的休整时间,初次来到首都,出去游玩是最佳的安排。可是同来领奖的一对母女因家庭拮据,不舍得花钱去游玩。奶奶知道后,劝说她们一起同行,并主动承担了当天所有的开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这么好的家庭氛围,才会有徐煜岑对妈妈深挚的爱与持之以恒的孝心。

走进徐煜岑的学校,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刻着的红色校训:学做人。偌大的教学区,整洁美丽,偶尔能看到几个同学在微雨中清扫落叶;中午,全校2400多名学生同时在两层楼的食堂里用餐,没有嬉闹,没有喧哗,餐后有序离开,走到门口,还会有同学主动为他人撩起门帘……在这里,每个同学都有一本《学做人——成长记录册》,以此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哪位同学在“学做人”教育中有闪光点,就发给他或她“实验榜样”荣誉贴,并在荣誉专栏展示,激发学生向善和求真。

徐煜岑的同学沈若愚告诉我们:“王老师说过,成绩与做人相比,做人更重要。我们要孝敬长辈,帮助别人,不做坏事。”

我们蓦然发现,德清县实验小学能培养出徐煜岑这样的孝星,这一点儿都不奇怪。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这样一所充满阳光的学校里,还会生长出千万个王煜岑、张煜岑、方煜岑……

猜你喜欢

孝心做人妈妈
做人,不要做藤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排毒孝心汤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孝心歌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孝心痛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