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5-02-01赵宏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颈股骨头

赵宏宇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赵宏宇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颈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8例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9例。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对照组展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多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颈骨骨折中均有优点, 人工股骨头置换相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而言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特点,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则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 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 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为目前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两种手术方式, 本研究为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价值, 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对收集的患者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患者, 其中男43例, 女55例, 年龄61~84岁, 平均年龄(69.8±8.9)岁;其中头下型骨折37例, 经颈型29例, 头颈型3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全身麻醉后取患者下侧卧位, 然后自外侧切开适当大小的切口, 然后切除关节囊, 对髋关节及股骨头进行脱位处理, 然后去除股骨头, 对髋臼软骨进行清理, 然后置入相应的髋臼假体,对股骨髓腔进行扩髓处理后, 选取合适的股骨假体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进行固定, 固定后留置引流管, 并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全身麻醉后取患者侧卧为位, 然后自外侧切开适当大小的切口, 去除股骨头, 并在小转子上10~15 mm部位进行截断处理, 对股骨头直径进行测量, 并选取适当大小的人工股骨头置入, 对股骨髓腔进行扩髓处理后, 选取合适的股骨假体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进行固定, 并进行复位止血处理, 然后留置引流管,并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 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3年的Harris评分情况及评分优良率进行对比。

1.4 疗效判定标准[1]以Harris评分为依据对患者疗效进行判定, 评分共100分, 其中优为90~100分, 良为80~89分,可为70~79分, 差为低于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为:观察组(142.5±15.2)min、(565.7± 46.9)ml、(296.4±29.7)ml、(7.5±2.5)d, 对照组(80.5±12.5)min、(396.6±39.8)ml、(175.5±21.7)ml、(3.3±1.4)d, 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49例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为(85.8±6.5)分, 其中优25例, 良17例, 可5例, 差2例, 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7%;术后3年Harris评分平均为(80.5±6.2)分, 其中优19例, 良11例, 可13例, 差6例, 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61.2%。对照组49例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为(85.2±5.9)分, 其中优24例, 良17例, 可6例, 差2例, 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3.7%;术后3年Harris评分平均为(62.3±6.1)分, 其中优11例, 良8例, 可17例, 差13例, 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38.8%。两组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骨科的常见病, 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 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2]。尤其是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 故而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手术治疗是该病的常用治疗方式[3]。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全髋关节置换术;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 该治疗方式在改善患者股骨颈骨折所致的疼痛及功能障碍方面有着显著疗效, 且该治疗方式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多种优点, 故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但该治疗方式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其远期疗效并不理想[5]。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相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而言则具有较为理想的远期疗效,且研究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还具有患者术后疼痛小、术后功能佳等优点, 对活动较多的老年患者尤为适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术后出血量及引流量较多, 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年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颈骨骨折中均有优点, 人工股骨头置换相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而言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特点, 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则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1] 李军民, 张仲子, 罗毕心, 等.移动窗口快捷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22(18):1696-1698.

[2] 谢齐林, 杨辉, 孔天天, 等.前侧直接入路复位联合外侧切口内固定治疗青壮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重庆医学, 2014, 43(33): 4512-4514.

[3] 张华亮, 曾剑文, 谢建军, 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22(24):2215-2218.

[4] 彭长媛.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 8(4): 104-105.

[5] Licheng Z, Lihai Z, Meng X, et al.Autologous uncultured bone marrow-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 and modified cannulated screw in repair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J Orthop Res, 2013,31(8):1302-130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085

2015-05-27]

110044 沈阳市骨科医院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