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体会
2015-02-01王君
王 君
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体会
王 君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总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 血流滞缓、静脉内膜受损及血液高凝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 经护理干预后痊愈36例, 好转2例。结论 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素;护理体会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指的是血液于其深静脉内凝结、阻塞静脉管腔, 造成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1]。主要临床表现有双侧或单侧下肢疼痛、肿胀、皮温升高等, 严重患者可发生局部张力性水泡,可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影响其预后[2]。本文主要分析了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68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49.1±5.8)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间为14~85 d, 平均形成时间(39.1±15.5)d;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均为单发患者。
1.2 临床表现 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皮温升高及局部皮肤颜色加深等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伴有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升高现象。足背动脉搏动出现不同程度减弱, 均经造影检查确诊。
1.3 方法 患者确诊后均在患肢踝关节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与肝素钠1.25万U, 滴注速度保持在10~20滴/min, 1次/d, 10 d为1个疗程。并同时口服复方丹参片, 4片/次, 3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25 mg/次, 3次/d。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内容包括肢体护理、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3]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能够长时间行走, 且肢体无肿胀现象;彩超检查结果可见深静脉通畅, 无反流现象发生, 可视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长时间行走后肢体存在轻度肿胀, 彩超检查结果可见深静脉通畅, 但瓣膜功能存在轻度受损, 并存在轻度反流现象, 可视为好转;不满足上述标准者, 可视为无效。
2 结果
2.1 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 形成原因:血流滞缓16例, 占42.1%;静脉内膜受损12例, 占31.6%;血液高凝状态10例, 占26.3%。
2.2 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分析 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后, 痊愈36例, 痊愈率为94.7%;好转2例, 好转率为5.3%。
3 讨论
3.1 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
3.1.1 血流滞缓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血液流动速度逐渐减慢, 造成静脉血在小腿肌肉静脉丛及髂骨静脉瓣袋内不断瘀滞, 大量血小板淤积后可引起凝血酶合成量不断增加, 从而造成血管壁内皮细胞受到损害, 凝血因子活化, 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3.1.2 静脉内膜 受感染因素、直接损伤以及其他组织损伤等多种因素影响可造成静脉内膜受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静脉内膜受损可出现凝血因子以及组织凝血活素分泌量不断增加, 血管收缩能力增强, 引起正常血管内弹力板断裂, 从而造成纤维蛋白以及血小板瘀积, 最终可形成血栓。
3.1.3 血液高凝状态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接受脱水治疗,在脱水治疗过程中, 若出现过度脱水或止血剂未合理使用,均可造成循环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及激活前凝血质增加, 会降低其纤溶活性, 最终可造成血小板不断凝聚, 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3.2 护理干预措施
3.2.1 肢体护理 叮嘱患者将患肢略抬高, 患肢保持高出心脏平面20~30 cm的高位, 并屈曲膝关节15°, 避免患肢摩擦[4]。对于意识未完全清醒患者, 护理人员需对其患肢进行被动活动;待其意识逐渐恢复后, 引导其适当进行床上运动。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可在患膝下垫一小枕垫,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2.2 心理护理 患者清醒后, 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 在沟通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 并积极进行健康教育, 让其了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治疗内容及注意事项等, 积极给予心理疏导, 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性, 增强治疗信心。
3.2.3 日常生活护理 积极协助患者加强患肢皮肤的清洁及保暖工作, 防止患肢受到冷热刺激而出现恢复不佳现象。在日常饮食中需叮嘱患者多食用低糖、易消化、低脂食物,保证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热量及纤维素;并叮嘱患者多饮水, 避免由于腹压增加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2.4 用药护理 患者经确诊后需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保证药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正确。严格控制肝素滴注速度。同时需要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出血倾向及应对措施。
3.2.5 并发症护理 患者在静脉输液时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禁止在下肢进行输液或输血;在静脉滴注刺激性强的药液时, 需密切观察其局部皮肤变化情况, 若穿刺处出现发红、肿胀现象, 需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并抬高患肢,沿红肿方向使用浓度为50%的硫酸镁进行热敷。
综上所述, 血流滞缓、静脉内膜受损及血液高凝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给予综合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保证治疗安全性, 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促进患者康复。
[1] 林承怀.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及预防.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 16(1):45.
[2] 肖益群.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6):70.
[3] 唐水娟.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对下肢静脉血栓急性期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12):1436.
[4] 夏小敬.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 2014, 7(2):17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8.188
2015-07-01]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