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5-02-01宋云焕陈贵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替硝唑氧氟沙星盆腔炎

宋云焕 陈贵芹

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宋云焕 陈贵芹

目的对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 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70例, 对照组给予替硝唑及氧氟沙星静脉滴注, 观察组给予替硝唑、氧氟沙星等联合腹腔灌注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替硝唑、氧氟沙星等联合腹腔灌注应用到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 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氧氟沙星;替硝唑;腹腔灌注;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一种非常普遍的妇科疾病, 是指女性患者盆腔腹膜、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内生殖器官发生的慢性炎症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白带过多、腰骶部酸痛、不孕、月经过多等, 妇科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产后感染、经期卫生不佳等均是导致发生慢性盆腔炎的因素。同时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当前药物治疗是该病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1,2]。本文对2012年5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病程5~41个月, 平均病程(17.84±8.59)个月, 年龄20~51岁, 平均年龄(34.72±6.15)岁;观察组病程6~42个月, 平均病程(18.52±8.13)个月, 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5.14±6.35)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联合氧氟沙星实施静脉滴注, 具体治疗方法为:替硝唑液静脉滴注, 2次/d, 100 ml/次;联合氧氟沙星液静脉滴注, 2次/d, 100 ml/次;3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氧氟沙星等联合腹腔灌注进行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为:待患者月经干净3~7 d, 将80000 IU庆大霉素、10 mg地塞米松、200 ml氧氟沙星、8000 IUα-糜蛋白酶、200 ml替硝唑联合对患者进行盆腹腔灌注, 穿刺部位选择在左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中1/3处, 穿刺针垂直于皮肤, 穿刺前排空膀胱, 并提示患者鼓气, 待患者腹壁膨隆时开始进针, 从而有效避免对患者的腹腔内脏器造成损害, 一般选择18号穿刺针, 穿刺时动作要熟练、稳重、轻柔,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穿刺完成后, 实施药液灌注, 在灌注滴速太慢的情况下可嘱咐患者鼓气, 从而有效提升滴速, 每隔1周对患者进行1次腹腔灌注, 连续灌注3次作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3]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体征、症状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甚至加重;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体征、症状均明显改善, 其血常规检查结果为正常;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体征、症状均完全消失, 其血常规检查结果为正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无效4例, 有效26例, 显效4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无效12例, 有效35例, 显效2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妇科疾病, 易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当前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手段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4]及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及氧氟沙星实施静脉滴注, 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氧氟沙星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 比较其疗效不同。腹腔灌注药物是一种血管外给药方法, 药物直接作用于盆腔病灶处, 局部药物浓度要远远大于血浆药物浓度, 进而提升了抗生素局部吸收浓度, 以便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 明显提升了生物利用度, 同时副反应少, 操作简单且容易掌握。本次研究结果得出, 治疗后观察组无效4例, 有效26例, 显效4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无效12例, 有效35例, 显效2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将替硝唑、氧氟沙星等联合腹腔灌注应用到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 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1] 李金利.左氧氟沙星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1(27):29-30.

[2] 叶银利.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12):1877-1878.

[3] 谢笑娟.116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12, 18(19): 117-119.

[4] 徐曦.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12例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12):89-9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91

2015-05-21]

450004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猜你喜欢

替硝唑氧氟沙星盆腔炎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复方替硝唑溶液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及其稳定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慢性盆腔炎与女性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探析
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胃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