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60例的临床观察

2015-02-01王龙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造口术禁食造口

王龙安

两种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60例的临床观察

王龙安

目的分析两种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与高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术后诊断为乙状结肠癌或高位直肠癌患者, 按照不同术式分为结肠造口术组与回肠袢式造口组, 各30例。对两组患者Ⅰ期、Ⅱ期手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Ⅰ期手术, 回肠袢式造口组禁食时间短于结肠造口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手术, 回肠袢式造口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结肠造口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袢式造口组术后低钾发生率明显低于结肠造口术,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采取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 优势明显,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结肠造口术;直肠癌;乙状结肠癌; 回肠袢式造口术

在我国, 直肠癌、结肠癌是较为常见恶性肿瘤,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老年患者通常为肿瘤晚期出现肠梗阻后来院就诊, 且存在较多慢性基础病, 重要脏器容易发生并发症, 具有较高死亡率。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受到肠管扩张水肿影响, 会干扰肠壁血循环, 结肠肠管具有较高细菌含量, 采取Ⅰ期缝合以后, 容易出现腹膜炎与吻合口瘘。所以, 采取分期手术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两种肠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与高位直肠癌临床疗效,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术后诊断为乙状结肠癌或高位直肠癌患者, 按照不同术式分为结肠造口术组与回肠袢式造口组, 各30例。患者均以肠腔完全梗阻为主要表现, 通过手术病理确诊。回肠袢式造口组患者中, 女10例, 男20例, 年龄62~78岁, 平均年龄(66.35±5.45)岁;直肠癌19例, 乙状结肠癌11例,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6例, 糖尿病4例,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5例。结肠造口术组中, 女12例, 男18例, 年龄63~79岁, 平均年龄(67.57±5.45)岁;直肠癌18例, 乙状结肠癌12例,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5例, 糖尿病6例,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肠袢式造口组患者按照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治术相关要求, 肿瘤I期切除, 配合全结肠灌洗, 降结肠直肠端端吻合, 并且在与回盲部距离20 cm位置, 采取预防性回肠袢式造口术。于3个月后, 采取Ⅱ期回肠造口闭合术。结肠造口术组患者在肿瘤Ⅰ期切除, 关闭直肠或者是远端结肠, 对于近端结肠, 在左下腹采取单腔造口术。于3个月后,采取Ⅱ期结肠造口闭合术。Ⅰ期术后,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胃肠减压等, 术后恢复肠蠕动以后, 食用流质食物。术后3个月, 将肿瘤复发与手术禁忌排除, 采取Ⅱ期肠造口闭合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Ⅰ期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肠造口脱垂、肠造口回缩、肠造瘘口坏死);观察Ⅱ期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术后低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Ⅰ期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回肠袢式造口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78±0.51)h、(2.52±0.57)d、(8.46±1.52)d;结肠造口术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65±0.57)h、(4.53±0.75)d、(8.93±1.67)d,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0、0.931, P>0.05);回肠袢式造口组禁食时间短于结肠造口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2, P<0.05)。回肠袢式造口组无并发症, 结肠造口术组中1例肠造瘘口坏死(3.33%), 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 P>0.05)。

2.2 两组患者Ⅱ期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回肠袢式造口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4±0.36)h、(2.89± 0.60)d、(6.43±1.34)d;结肠造口术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3±0.33)h、(4.79±0.45)d、(8.87±1.87)d,回肠袢式造口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结肠造口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97、11.329、4.743, P<0.05)。回肠袢式造口组中, 1例术后低钾(3.33%);结肠造口术, 6例术后低钾(20.00%), 1例切口感染(3.33%), 1例吻合口瘘(3.33%)。两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 P>0.05);回肠袢式造口组术后低钾发生率明显低于结肠造口术,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 P<0.05)。

3 讨论

传统分期手术认为, 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采取Ⅰ期切除吻合后, 容易出现吻合口瘘, 尤其是高龄患者, 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就会具有较高死亡率。相关研究显示, 预防性造口能使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得到有效减少[3]。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与高位直肠癌患者, 通常合并基础疾病, 营养情况较差,手术切口愈合慢, 对于有明显肠壁水肿、病程长、脱水、贫血以及肠腔堆积粪便的老年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应采取分期手术。对于乙状结肠癌与高位直肠癌患者来说, 其Ⅰ期手术常用术式为结肠造口术与回肠袢式造口术, 但对于两种术式选择仍然存在一定争议。回肠袢式造口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操作方便, 得到临床医生认可。同时在还纳以后,明显降低切口疝发生率与伤口感染率, 减少并发症发生, 尤其是降低脓毒症与造口脱垂发生几率。

本组主要采取分期手术, 结果显示Ⅰ期手术, 回肠袢式造口组禁食时间短于结肠造口术组(P<0.05)。可能是因为小肠肠蠕动恢复快, 有利于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恢复。回肠袢式造口组无并发症, 结肠造口术组中1例肠造瘘口坏死(3.33%), 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回肠袢式造口术不会使手术风险增加, 对患者恢复无影响, 符合马红滔等[4]报道内容。Ⅱ期手术, 回肠袢式造口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结肠造口术组(P<0.05);回肠袢式造口组术后低钾发生率明显低于结肠造口术(P<0.05)。这是因为回肠袢式造口术单纯于造口附近将同腹壁粘连小肠分离, 端口吻合便可完成手术, 结肠造口术再次手术难度较大, 需将脾曲分离, 难以确定结肠远端,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 延长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回肠袢式造口术, 术中对于患者腹腔肠管所造成的干扰比较小, 有助于术后恢复肠蠕动, 禁食时间短, 不易发生低血钾症。

综上所述, 对于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采取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 优势明显,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徐福祥, 陈文军, 胡海涛.乙状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42例治疗体会.江苏医药, 2010, 36(20):123-126.

[2] 王越, 葛春林, 沈春健, 等.结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16):145-148.

[3] 庄彪, 倪熊, 瞿惠龙, 等.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上海医学, 2012, 35(11):67-69.

[4] 马红滔, 梁思重.108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20):87-8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34

2015-04-29]

222300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造口术禁食造口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不同肠造口术在治疗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中的临床对比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禁食对健康好处多
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风险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