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

2015-02-01张瑞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张瑞新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

张瑞新

目的 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58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了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患者, 对其在临床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 找出相应的预防方法。结果 使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主要原因为透析时间、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患者血压以及患者的穿刺情况。结论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进行预防性的治疗, 能够较好的预防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情况, 在临床上可推广和使用。

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原因;预防

血液透析是一种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 通过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治疗, 能有效的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净化,对出现了相关障碍的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起到重要的作用[1]。但是目前在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 通常会出现血管瘤样扩张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无法保证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取得相应的治疗效果[2]。本院在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出现血管瘤样扩张的患者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预防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收治的需要使用长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8例患者, 所有的患者在实施血液透析的过程中, 需要使用静脉内瘘的形式实施治疗, 并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血管瘤样扩张的情况。其中男30例, 女28例;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54.0±4.3)岁。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本次研究过程中, 均需要对患者在临床实施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的多种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能造成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找出患者在临床进行治疗过程中出现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 并对于这些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 结果

对于所有的患者而言, 在临床实施静脉内瘘治疗过程中, 导致患者出现血管瘤样扩张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透析时间、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患者血压以及患者的穿刺情况。透析时间原因, 患者11例, 占18.96%;手术方式原因, 患者数量15例, 占25.86%;手术部位原因, 患者数量12例, 占20.68%;血压原因, 患者6例, 占10.34%。及患者的穿刺情况,患者6例, 占10.34%。

3 讨论

血液透析在目前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 同时在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实际患者在实施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中, 长期进行可靠的血管通路, 是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条件, 也是保证患者能够正常治疗的唯一选择。因此在目前对于患者实施静脉内瘘的治疗方式就得到了较好的使用。但目前对于患者实际的进行静脉内瘘的过程中, 患者往往会出现较多的问题, 例如患者如会出现血管的瘤样扩张现象[3]。

在手术方式方面, 作者发现若对患者实施双前臂桡动脉头的静脉端在实施端吻合的治疗过程中, 对于患者过渡到端侧的吻合, 在此过程中, 对患者在实施治疗时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影响。虽然对患者的上臂内瘘往往是在目前对于患者实际的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首选的治疗方式, 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 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了由于手术方式的原因, 造成的血管瘤样扩张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提示患者, 在实际的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使用上臂的静脉内瘘的治疗方式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血管瘤以及静脉瘤的情况[4]。若能够在对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尽量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可以尽量的对患者使用其他的方式实施治疗。

在对患者实施穿刺的过程中, 作者发现在目前对患者实施穿刺的治疗后, 患者极易出现血管瘤样扩张的情况。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尽量提升穿刺技术, 通过使用阶梯穿刺的手段对于患者实施治疗,通过这种手段可以较好的避免患者出现局部的反复穿刺的情况, 对患者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在患者自身的血压方面,作者可以帮助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尽量保证血压能够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并对患者选择一种合适的血管进行临床的静脉吻合的手术。通过在此过程中得到成熟的内瘘后, 再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 因此能够较好的避免较早使用内瘘而造成患者出现血管瘤样扩张的情况[5]。

而对于在临床实施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假性动脉瘤的患者, 在实际的对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可以对患者的动脉瘤进行相应的观察。若在此过程中, 患者的动脉瘤无反应,可以不对患者采取相关措施。但在此过程中, 若出现动脉瘤增大或是过大, 可以对患者实施及时地手术切除治疗。目前有研究显示, 在临床出现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在临床上的切除情况实际上并不多见, 仅有1%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的形式实施治疗。

综上所述,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进行预防性的治疗, 能够较好的预防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情况, 在临床上可推广和使用。

[1] 于青, 张郁苒, 池琦, 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探讨及预防.中国血液净化, 2009, 8(6):301-304.

[2] 李玉芳, 李增禄.34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患者临床分析及护理.护理学报, 2010, 17(22):39-41.

[3] 张晓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探讨及预防.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9):1-4.

[4] 姜春生, 陈文梅, 王绍华, 等.简易取栓法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瘤样扩张血管内血栓15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0,50(45):89.

[5] 吴晓英, 黄静.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1):96-9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96

110300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综合急救病房

2015-06-10]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