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比较观察
2015-02-01靳明伟
靳明伟
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比较观察
靳明伟
目的 比较大剂量和小剂量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DKA患儿, 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25例。试验组予以小剂量胰岛素,对照组给予大剂量胰岛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 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酮转阴和DKA纠正的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降低速度与胰岛素平均剂量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和小剂量胰岛素在治疗DKA患儿中的疗效相当, 但小剂量胰岛素的平均使用量更低, 患儿血糖稳定降低。
不同剂量;胰岛素;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发生是因糖尿病患者机体中胰岛素分泌与合成降低, 血糖水平异常, 引起脂肪、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的代谢紊乱, 最终导致机体内酸碱失衡、水电介质紊乱, 临床中主要表现血酮、血糖水平升高以及酸中毒等。为探究胰岛素治疗DKA的适宜剂量范围, 本院特选取50例DKA患儿进行研究,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选取50例DKA患儿, 其中男20例, 女30例;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5.3±2.6)岁;DKA诱因:各类感染33例, 饮食不当3例, 胰岛素治疗时不恰当减量或中断治疗14例;血糖中位值24.4 mmol/L。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25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血糖水平、DKA诱因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大剂量治疗, 视病情予以胰岛素0.11~0.20 U/(kg·h);试验组为低剂量治疗组, 根据病情给予胰岛素0.05~0.10 U/(kg·h)。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并适时予以补液、纠正水电平衡等措施, 间隔3 h监测患儿血酮、尿酮及血糖水平。
1.3 监测指标 监测并记录患儿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血糖降低速度、DKA纠正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等。DKA临床纠正时间为患儿就诊到DKA转阴;血糖降低速度=(患儿就诊时血糖水平-DKA临床纠正时间血糖水平)/DKA临床纠正时间[1]。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初步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症状与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酮转阴和DKA纠正的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空腹血糖为(6.7±0.9)mmol/L, 对照组为(7.3±1.2)mmol/L, 组间比较(P=0.1916);试验组2 h血糖为(8.8±1.3)mmol/L与对照组(9.1±1.6)mmol/L, 组间比较(P=0.5126);试验组尿酮转阴时间(18.8±8.1)h, 与对照组(18.2±8.8)h相当(P=0.7692);试验组DKA纠正时间(7.0±3.1) h与对照组(6.7±2.9)h相当(P=0.5380)。
2.2 两组患儿在血糖降低速度与胰岛素平均剂量比较 试验组胰岛素的平均剂量为(0.9±0.2)U低于对照组(1.4±0.3) U(t=6.2027, P=0.0000);试验组血糖降速为(5.1±2.0)mmol/h低于对照组(7.0±3.9)mmol/h(t=2.1203, P=0.0416)。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应激性刺激、饮食过度、停用胰岛素以及治疗期间突然暂停用药时, 可能导致患者机体中的物质代谢过程异常, 酮体水平升高, 脂质代谢速度增快, 最终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综合症状, 即DKA[1]。DKA具有起病急、危重症、进展快等特征, 临床治疗的目的以纠正机体代谢异常,尽可能避免低血糖、低血钾、脑水肿发生为主。临床治疗关键就是补充胰岛素, 临床研究显示, 大量注射胰岛素易导致患者血糖快速降低, 引起血浆渗透浓度迅速降低, 继而出现低血压、脑水肿等, 对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而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时, 可避免大剂量使用时出现的并发症, 还不对纠正DKA症状产生影响[2]。
相关学者[3]经研究后认为, 小剂量胰岛素能控制血糖降低速度, 大大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还可促使细胞外部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 进一步降低低血钾发生, 稳定了血液中胰岛素水平, 确保在该浓度下胰岛素能与受体充分结合, 对集体中肝糖原的分解有抑制作用, 还可阻止脂质分解、酮体合成, 从而达到缓解和治疗DKA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后, 两组在DKA纠正时间、空腹血糖、2 h血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剂量胰岛素在治疗DKA患儿中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 建议在治疗DKA患者时调整胰岛素的静脉滴注剂量到推荐剂量邻近值附近[4]。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胰岛素平均用量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进一步证明小剂量胰岛素治疗DKA的使用剂量更少。试验组经治疗后血糖降低速度为5.0 mmol/h, 对照组患儿为7.1 mmol/h, 两组在血糖下降速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张红梅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较大剂量的胰岛素治疗DKA时容易导致血糖快速降低, 低血糖等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影响患儿病情预后。
综上所述, DKA患儿治疗过程中较大与较小剂量的胰岛素临床疗效相差无几, 但小剂量治疗的用量少, 可明显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王志英, 王文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诊治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22):66.
[2] 曲彩红.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体会.健康必读(旬刊), 2012, 11(4):66.
[3] 郭晓辉, 孙艳峰, 郭洪平, 等.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比较.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5):618-619.
[4] 王云桃.基层医院静滴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1):5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133
2014-11-20]
450016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