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MSCT诊断
2015-02-01杨世杰张岗
杨世杰 张岗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MSCT诊断
杨世杰 张岗
目的 提高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认识, 探讨IPMN在多层螺旋CT(MSCT)上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15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切除病理学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患者的资料, 通过MSCT三期增强扫描、胰腺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观察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主胰管型IPMN 4例:表现为胰腺轻度萎缩, 主胰管均匀扩张;其中2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分支胰管型IPMN 9例:表现单发或多发与胰管相同囊性病变,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2例, 交界性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1例,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6例。混合型IPMN 2例:表现为多囊聚合性病灶, 主胰管扩张,其中交界性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1例,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1例, 2例均可见囊性病变和主胰管相通。结论 IPMN 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MSCT三期扫描,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建等对病变的诊断、分型, 良恶性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多层螺旋CT;诊断
IPMN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外分泌性囊性肿瘤, 1982 年Ohhashi 最先报道, 以往由于对其认识不足, 命名混乱, 随着薄层螺旋CT空间分辨、密度分比率的提高, 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等技术的应用, 本病临床报道增多。1997年WHO正式命名为IPMN。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经ERCP及手术病理证实的IPMN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经临床ERCP及手术病理证实的IPMN患者15例, 其中男9例,女6例, 年龄45~67岁, 平均年龄52.8岁。7例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 皮肤巩膜黄染1例, 恶心、呕吐、腹泻1例,血糖明显升高1例, 血尿淀粉酶升高, 无临床症状3例, 体检发现胰管扩张, 胰腺囊性病灶。
1.2 方法 患者常规禁食8 h以上, 扫描前30 min口服500~1000 m l清水充盈胃和十二指肠。应用GE lightspeed 64层CT扫描仪, 三期增强扫描(25 s、40 s、60 s)。扫描条件 :kv120、MA280、层厚5 mm, 层间距5 mm, 螺距1, 球管转数为0.5 s/层。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20 mgI/ml), 以3.5 m l/s的流速经肘正中静脉注射, 造影剂用量80~100 ml。扫描范围为膈顶至十二指肠水平段下缘。重建层厚为0.625 mm, 重建间距为0.625 mm。所有薄层图像传至GEAW 4.4工作站行矢状位MPR、冠状位MPR, 曲面CPR重建。由两位名腹部专业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 分析影像学表现。
2 结果
主胰管型IPMN 4例, 表现为胰腺轻度萎缩、主胰管均匀扩张;其中2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 1例主胰管全程扩张, 胰管内可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 增强扫描持续轻度强化, 1例胰管、胆总管扩张, 胰管壁见斑点状钙化, 胰管管径18 mm, 十二指肠乳头增大, 内见密度减低影外凸, 呈“松树油滴”状改变。分支胰管型IPMN 9例, 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2例, 交界性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1例,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6例;位于胰头6例, 位于胰颈3例;表现单发或多发与胰管相同囊性病变, 其中5例为单发囊性病变,呈分叶状, 囊壁光滑, 3例壁可见微结节, 4例为多发微囊聚集性病变, 呈葡萄样改变。混合型IPMN 2例:其中交界性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1例,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1例, 分别位于胰头部、胰颈部, 表现为多囊聚合性病灶, 主胰管扩张,直径5.8、8.4 mm, 2例均可见囊性病变和主胰管相通。
3 讨论
3.1 病理与临床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瘤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 并可分泌黏液的临床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1]。病变被覆高柱状的富含黏液的上皮细胞, 并形成乳头状结节突入腔内[2]。1997年WHO将其统一称为IPMN, 组织学上将其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瘤、交界性乳头状粘液瘤、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本病好发于老年男性, 男女比约2:1。临床症状不典型, IPMN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部分可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 皮肤巩膜黄染、血糖升高等[3]。
3.2 影像学表现
3.2.1 主胰管型 主要表现为主胰管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管径>3 mm。腔内充满低密度黏液, 部分管壁可见结节状突起, 增强扫描后附壁结节呈轻度强化。近端胰管扩张明显,十二指肠乳头增大, 内见液体密度影外凸, 呈“松树油滴”状改变。
3.2.2 分支胰管型 病变多位于胰头钩突、胰腺颈部, 主要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病变, 可见分叶, 病灶内可见分隔壁及乳头状突起, 部分呈“葡萄”样改变, 病变与胰管相通。
3.2.3 混合型 病变范围相对较广, 表现为主胰管、多个分支胰管扩张, 呈多发囊状、管状低密度影, 部分病变可见壁结节。
3.2.4 IPPMN良恶性判断 傅爱燕等[4]判断IPMN恶变的CT判定标准:①主胰管扩张超过10 mm。②结节样突起>10 mm。③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符合其中一条标准即可判定为IPMN 恶变。
3.3 鉴别诊断
3.3.1 胰腺黏液囊腺瘤 胰腺黏液囊腺瘤好发中年于女性,男女比为1:9, 胰腺体尾部多见, 呈单囊或多囊改变, 病灶内可见分隔或壁结节, 囊腔较大, 直径>2 cm, 病变不与主胰管相通, 潜在恶性, 需手术切除。
3.3.2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又称胰腺微囊性囊腺瘤, 富糖原性囊腺瘤, 无恶变倾向。本病好发于女性,由多个微小囊腔组成, 病灶直径多<2 cm, 部分病灶由于微囊囊壁容积效应呈等密度影。特征CT表现为中央星状纤维瘢痕, 部分可钙化。
3.3.3 慢性胰腺炎伴假囊肿 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萎缩,胰管不规则串珠样扩张, 胰管壁可见多发斑点状钙化, 胰腺间隙内密度增高, 胰腺假囊肿表现为胰腺内或胰周厚壁囊性灶, 壁可见强化, 无壁结节。
综上所述, IPMN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MSCT三期扫描, 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建等对病变的诊断、分型, 良恶性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顾浩.MSCT和MRI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比较.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 22(1):40-42.
[2] 叶彤, 曾蒙苏.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 23(8):727-729.
[3] 尚建辉, 王莉, 陆建平, 等.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0, 16(2):129-134.
[4] 傅爱燕, 叶彤, 史讯, 等.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7, 13(6):444- 447.
021008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041
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