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淋巴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2015-02-01邹洪达刘晶玉金花玉
邹洪达 刘晶玉 金花玉
脾脏淋巴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邹洪达 刘晶玉 金花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脾脏淋巴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淋巴管瘤的超声影像资料, 注意病变所在部位、大小、形态、边界, 重点观察肿物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结果 6例患者, 2例超声表现为脾脏内不均质高回声团块,边界清、内部略呈蜂窝状改变, 病理诊断为海绵状淋巴管瘤。4例超声表现为多分隔不规则囊性包块,囊壁及分隔较粗大, 囊壁及分隔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病理诊断为囊状淋巴管瘤。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脾脏囊状淋巴管瘤诊断中有一定的影像特征, 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彩色多普勒超声;淋巴管瘤;脾脏
脾脏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目前认为是淋巴管先天发育不全、错构或继发淋巴管损伤致淋巴引流梗阻,管腔异常扩张或呈瘤样增大而形成的一种良性淋巴管畸形,并非真正肿瘤[1]。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 旨在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脾脏淋巴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0年7月~2013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的患者6例。其中男2例, 女4例,年龄9~41岁, 平均年龄29岁。4例患者体检时发现, 2例患者感觉左上腹胀痛, 来本院就诊时发现。
使用麦迪逊Voluson 730 Expert及Philips 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5.5 MHz。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 注意病变所在部位、大小、形态、边界, 重点观察肿物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分布情况。
2 结果
6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 病灶大小2.5 cm×2.1 cm×1.5 cm~7.5 cm×8.1 cm×5.3 cm。病灶位于脾门处被膜下2例,位于脾下极被膜下2例, 位于脾实质内2例。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为不均质中高回声团, 边界较清, 其内略呈小蜂窝状改变, 未见明显挤压效应, 大小分别为2.5 cm×2.1 cm×1.5 cm及2.8 cm×2.7 cm×2.1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术后病理为海绵状淋巴管瘤。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为多分隔不规则囊性包块,边界清晰, 囊壁及分隔较粗大。其中3例囊内可见密集点状中等回声, 随体位改变可见点状回声上下翻动, 1例囊内透声较纯净。CDFI:囊内未探及血流信号, 囊壁及分隔上可见少量点状及短棒状血流信号。术后病理均为囊状淋巴管瘤。
3 讨论
本病好发于儿童, 且女性发病多于男性[2,3]。本组4例为女性患者, 2例为男性患者, 其中仅有1例患者为9岁儿童,其余5例年龄均在21~41岁, 这可能与本组病例较少有关,作者将继续积攒病例, 以待进一步总结分析。脾脏淋巴管瘤生长缓慢, 张力较低, 因此, 早期多无任何症状, 随着病变体积的增大, 可压迫周围脏器, 多数患者可有左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脾功能亢进等症状。本组2例位于脾门处病变较大的患者左上腹疼痛就诊, 其余4例均无不适。组织学上将脾脏淋巴瘤分为囊状、海绵状、混合型三种类型[4]。囊状淋巴管瘤为少数明显扩张的淋巴管形成, 囊壁厚薄不等,间质可见纤维化及胆固醇沉着。海绵状淋巴管瘤由多发大小不等的扩张淋巴管构成, 管内充盈淋巴液, 管腔衬以单层扁平内皮细胞。混合型表现为部分区域呈囊状结构, 部分为海绵状结构, 两者比例不等。
本组病理诊断2例为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 4例为脾脏囊状淋巴管瘤。由于病例较少, 缺乏混合型脾脏淋巴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2例海绵状淋巴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为不均质中高回声团, 边界较清, 其内略呈小蜂窝状改变。CDFI:其内部血流信号不明显。海绵状淋巴管瘤超声图像与脾脏内血管瘤回声极其相似, 术前2例均误诊为脾脏血管瘤。现在回顾分析2例海绵状淋巴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 也很难与脾脏内血管瘤相鉴别。4例囊状淋巴管瘤均为位于脾门及脾下极被膜下多分隔囊性包块, 且囊壁及分隔较粗大, 多数囊内可见密集点状中等回声,随体位改变可见点状回声上下翻动。CDFI:囊壁及分隔上可见少量点状及短棒状血流信号。虽然囊状淋巴管瘤有一定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 但仍需与下列脾内、外囊性病变相鉴别:①脾囊肿:一般为单一囊腔, 囊壁较薄, 囊壁很少探及血流信号, 囊腔内回声较纯净。②脾内假性动脉瘤:二维超声图像可显示不规则无回声囊腔, 但囊腔内可探及旋转性彩色血流信号。③脾脓肿:脓肿的液腔周围没有明显的囊壁样结构, 且脓肿临床表现较重, 可伴有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④多囊脾:超声表现为脾内散在分布、大小不一、囊壁较薄、互不相通的纯净囊腔。多数患者合并多囊肝、多囊肾。⑤脾脏包虫囊肿:超声表现为大囊内可见子囊, 囊壁可见钙化强回声, 典型的表现为双边征、囊砂征及水上浮莲征。并且脾脏包虫囊肿多伴有肝脏包虫囊肿及其他器官包虫囊肿。⑥胰腺尾部囊性肿物:位于脾门处大的囊状淋巴管瘤紧邻胰腺尾部, 并向右后侧推挤胰腺, 在解剖结构上与胰腺尾部囊性肿物不易鉴别。但脾门处囊状淋巴管瘤可见脾门处脾动脉、静脉围绕囊性包块周围。因此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很容易作出鉴别诊断。⑦左肾上极囊肿:脾脏下极被膜下囊状淋巴管瘤突出于脾外, 挤压左肾上极, 与左肾上极关系密切。通过呼吸运动来观察,可见肿物与肾脏接触处上下滑动, 接触点来回变换, 肾脏被膜完整光滑。肾囊肿无此征象。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时可作出良性病变的诊断, 但与血管瘤鉴别较困难, 确切诊断还需依靠术后病理。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脾脏囊状淋巴管瘤诊断上有一定优势, 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供有价值的信息。
[1] Bezzi M, Spinelli A, Pierieoni M, et al.Cystic Lynphangioma of the Spleen US-CT-MRI Correlation.Eur Radiol, 2001(11): 1187.
[2] Wunderbaldinger P, Paya K, Partik B, et al.CT and MR imaging of generalized cystic lymphangiomatosis in pediatric patients.AJR, 2000, 174(3):827-832.
[3] Wadsworth DT, Newman B, Abramson SJ, et al.Splenic lymphangiomatosis in children.Radiology, 1997, 202(1):173-176.
[4] 唐雪峰, 张文燕, 李甘地, 等.脾脏淋巴管瘤的临床病理观察.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7, 36(2):98-10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038
2014-10-08]
16331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