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图与头颅CT相结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的研究*

2015-02-01李德峰胡小强施彩嫦武才胜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30期
关键词:脑电图头颅低密度

李德峰 胡小强 施彩嫦 武才胜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围产期由于缺氧引发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临床称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该病为新生儿常见病,病死率高,可达60%~80%,存活患儿预后效果差,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1]。本院从2013年7月开始研究应用脑电图联合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预后评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从2013年7月-2014年7月新生儿科住院的5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100次/min,持续5 min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污染),或者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2)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 min≤3分,并延续至5 min时仍≤5分,或者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00;(3)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至24 h以上[2]。上述患儿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55例患儿中男28例,女27例;日龄1 h~7 d,平均(45.5±28.5)h;应用全国HIE临床诊断与分度标准对患儿实施分度,其中重度窒息8例,中度窒息23例,轻度窒息24例[3]。

1.2 方法 所有患儿出生3~5 d后实施检测,采用日本原装进口东芝Activion16层CT机行头颅CT扫描。头颅连续平扫以0M为基线,扫描层厚6~8 mm,层数为10~16层,层距6~8 mm,管电压I20 kV、电流IO0 mA,窗宽86~90 HU,窗位32~35 HU[4]。美国尼高利公司生产的NicoletOne vEEG脑电图仪行脑电图的检查。参照国标10/20系统放置电极,放置Fp1、Fp2、C3、C4、T3、T4、O1、O2电极,以双耳 A1、A2为对照电极记录患儿脑电图,记录周期1 h以上[5]。分析两种检测头颅CT结果、脑电图结果,随访12个月对所有患儿进行预后评估。

1.3 评价标准 (1)EEG诊断标准为:①正常;②轻度异常:脑电图显示背景活动紊乱,脑组织出现变异性缺损或推迟成熟;局灶性放电,脑电图中产生连续或重复棘波、尖波;③重度异常:脑电图显示背景活动抑制,出现电静息、爆发性抑制、低电压,脑组织明显无对称性,惊厥性放电[6]。(2)CT诊断标准为:①轻度:低密度区范围在两个脑叶的脑白质之间,分散局限性边界清晰,极少合并颅内出血;②中度:低密度区范围大于两个脑叶的脑白质,未覆盖全部大脑半球,少数合并颅内出血;③重度:低密度区范围覆盖大部分大脑半球,合并颅内出血及脑白质低密度影[7]。

2 结果

2.1 脑电图(EEG)检测结果 55例患儿经脑电图检测,正常12例,占21.82%;轻度异常37例,占67.27%;重度异常6例,占10.91%。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43例,占78.18%,其中背景活动紊乱29例,电静息8例,低电压6例,变异性缺损2例,推迟成熟3例,左右脑组织明显无对称性2例。注:患儿异常表现并非单一,少数存在两种以上异常表现[8]。

2.2 头颅CT检测结果 55例患儿经头颅CT检测,正常14例,占25.45%;轻度6例,占10.91%;中度20例,占36.36%;重度15例,占27.27%。CT影像低密度区面积大小不等的两侧分散,颅内合并出血时,CT表现为出血位置影像低密度区域较大[9]。

2.3 随访患者预后情况 55例患儿随访12个月预后评估,8例(14.55%)患儿出现后遗症,脑瘫5例,癫痫3例。

3 讨论

有学者研究发现,新生儿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后,可引发多种脑部异常表现,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亦可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临床研究发现,轻度异常患儿预后效果佳,而中重度异常患者脑组织出现非可逆损伤,可出现脑瘫、癫痫等后遗症,亦可导致患儿死亡[9-10]。为了及早发现并给予对症治疗,临床上通常使用脑电图或头颅CT两种检测手段,在患儿发病初期对脑损伤情况进行预后评估,两种检测手段各具特点。

有报道指出,HIE患儿头颅CT检测显示脑室质呈现低密度水平,但并非所有出现低密度灶新生儿已经发生脑损伤,亦可是正常[11]。其评估脑损害具有时间性,对于胎龄要求必须达到40周才具评估价值。临床研究发现,多数新生儿出现缺氧与酸中毒导致脑组织小血管渗透性增强,静脉压增大引发脑出血。如患儿出现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其预后情况良好,患儿若发生脑室内或脑室质出血则可严重影响其预后结果。有报道指出,脑电图可较早发现窒息缺氧对脑功能的影响,可直观展现脑组织的功能变化与受损情况,特别是HIE患儿未见显著临床症状及体征患儿,疑似围产期出现窒息缺氧的患儿早期脑电图检测具较高HIE检出率。

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EEG可作为评估脑功能情况重要临床指标,可直观体现脑功能改变情况,对于新生儿HIE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时,可早期检测到脑细胞病理异常变化情况,另作为无创检测手段,可实时动态评估脑功能变化水平,有助于预后评估[12]。头颅CT检测方法可通过影像直观体现脑部结构变化情况,特别是对于中、重度HIE合并脑出血患儿的出血部位、范围等的检测诊断。另头颅CT对新生儿具有辐射影响,故对于无显著临床症状时,尽量采用EEG来监测脑功能异常;对于合并脑出血、脑水肿患儿,可应用头颅CT确诊检测结果。故对于HIE患儿同时实施EEG与头颅CT联合检测可弥补两种检测手段的劣势,综合两种检测手段的临床结果,提供准确数据资料以确保预后评估结果正确。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脑电图联合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诊断、早期确诊、评价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助于提高患儿长期生存生活质量,提高医院声誉,具有良好的科学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张德雄,陈丹,陈创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检查的诊断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41-1642.

[2]李伟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随访及预后评估[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3):408-410.

[3]陈莉琳,张德雄,陈丹.早期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5):38-39.

[4]李丽. 螺旋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14):63-64.

[5]苏贻文,姜宝英,王胜德,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脑电图异常程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3,53(33):82-83.

[6] Foreman S W,Thorngate L,Burr R L,et al.Electrode challenges in 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EEG) :Research application of a novel noninvasive measure of brain function in preterm infants[J].Biol Res Nurs,2011,13(3):251-259.

[7]方朝辉.CT、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4):97-99.

[8]吴华平,钟建民,谢基华,等.视频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江西医药,2014,29(1):6-9.

[9]刘燕敏,王成伟,李勇.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意义并与CT结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95-3296.

[10] Shalak L F,Laptook A R,Velaphi S C,et al.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coupled with an early neurologic examination enhances prediction of term infants at risk for persistent encephalopathy[J].Pediatrics,2003,111(2):351-357.

[11]王秀霞,卢艳,张艳格,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0):1585-1587.

[12]郝国祥.CT测量透明隔腔宽度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298-2299.

猜你喜欢

脑电图头颅低密度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油菜花
嵇康·绝响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先进控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