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2015-02-01侯守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减退症粪便性状

侯守云

综合护理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侯守云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简单抽样法将74例存在便秘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成综合护理组(A组, 40例)和常规护理组(B组, 34例)。比对其干预后14 d内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差异。结果 ①护理后, A组排便量<2次者仅1例, 2~3次/周排便者降至4例, 35例患者均可确保3次/周以上排便频率, 明显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 A组排球形干便及条形干便发生率为10.0%, 排软便患者90.0%;B组中排球形干便及条形干便发生率为79.4%, 排软便患者20.6%, 与A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存在便秘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案, 干预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护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便秘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降低致机体代谢功能下降的疾病, 以原发性较为多见。患此疾病者在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腹胀与便秘, 对其生活质量提升不利。本次研究为探讨综合护理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74例存在便秘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血常规(TSH值)、X线、心电图等, 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 存在便秘症状。其中男43例, 女31例;年龄16~70岁, 平均年龄(52.7±5.3)岁。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综合护理组(A组, 40例)和常规护理组(B组, 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标准者;②符合便秘标准:排便频率<3次/周, 且粪便性状干硬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15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②护理依从性不足者。

1.4 护理方法 B组予以按时给药、体征检测等常规护理;A组则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方案, 具体包括:①排便认知干预: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排便知识普及, 告知其定期排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告诫患者在出现便意时及时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②改善便秘症状的护理指导[2]:护理人员可通过督促患者每日晨起后饮用1杯300 ml左右温开水, 于结肠解剖处行左环形按摩以促进排便, 或在医师指导下辅以排便类药物通便。③饮食干预:拟定每日菜谱, 减少结火、辛辣类食物摄入量, 以膳食纤维丰富的瓜果、蔬菜类食物为主, 促进粪便顺利排出。④活动干预:督促患者在体力及耐受力允许范围内行有氧运动, 通过散步、慢跑等方式刺激胃肠蠕动, 提高免疫力与抵抗力。⑤隐私护理[3]:指导患者采用合适的排便体位, 给予其充分的排便时间及隐秘性空间, 减少心理压力于羞涩感, 提高排便成功率。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14 d内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差异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排便频率对比 护理前, A组排便量<2次者24例(60.0%), 2~3次/周者16例(40.0%);B组排便量<2次者及2~3次/周者各17例(50.0%), 两组均无每周排便>3次者, 排便次数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4, P>0.05);护理后, A组排便量<2次者仅1例, 2~3次/周者降至4例, 35例患者均可确保3次/周以上排便频率, 明显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784, 14.468, 48.971, 均P<0.05)。

2.2 粪便性状对比 护理后, A组排球形干便及条形干便者各2例, 发生率为10.0%, 排软便者36例, 占总例数的90.0%;B组排球形干便及条形干便者分别为10例和17例, 发生率79.4%, 排软便者仅占20.6%, 与A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61, 19.502, 36.375, 均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为探讨综合护理对出现便秘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排便频率及形状改善影响, 选取74例甲减患者为受试对象, 发现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A组患者护理后排便次数较护理前增加, 排便2次/周以下者由护理前的24例降低至1例, 排便频率维持2~3次/周者也又16例降低到4例, 近87.5%的患者在接受饮食干预、活动护理及排便指导后, 每周排便次数均可达到4次以上, 部分甚至可维持每日一便的频率, 改善效果理想。而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的B组患者护理前后排便情况几乎无改善, 仍有94.1%的患者处于便秘状态, 对其预后质量的提升不利。这一结论说明, 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便秘患者予以积极的心理干预、合理的排便指导等综合护理方案, 可有效培养排便习惯, 促进条件反射形成, 加快代谢频率, 提高其生活质量。这一结论也得到李雪芳[4]的支持。

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综合护理可改变粪便性状特征, 便秘者排泄的粪便以球形干便与条形干便为主, 性状干燥, 而正常人排泄的粪便中水分含量较大, 多为软便, 排泄时无需使用大力, 成功率较高。护理后, A组排泄物呈软性性状者36例, 占总例数的90.0%, 而B组仅为20.6%, 仍以干燥粪便为主, 性状改善效果不明显。作者猜测这一结论与A组综合护理饮食中多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食物有关。

综上所述, 对存在便秘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案, 干预效果显著, 对提升其排便频率、改善粪便性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1] 高清华, 王铭, 高琳芝.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中的意义.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5):707-708.

[2] 欧阳丽芬, 陈绮虹, 邓艳菊, 等.1例妊娠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158.

[3] 杨萍.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19):40-41.

[4] 李雪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研究.安徽医药, 2012, 16(3):406-40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68

2014-09-25]

463000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减退症粪便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回医禀性衰败理论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病机
浙江省温岭地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调查研究
羽叶三七植物性状及生长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