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锥束CT指导下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观察

2015-02-01张波刘贤广李业东孙光亚于国旗钱忠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切牙前牙上颌

张波 刘贤广 李业东 孙光亚 于国旗 钱忠雪

锥束CT指导下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观察

张波 刘贤广 李业东 孙光亚 于国旗 钱忠雪

目的 探讨锥束CT指导下的上颌前牙区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例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病例, 行锥束CT指导下的种植体植入, 种植体愈合4~6个月后永久修复, 根据Jemt牙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 PIS)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年后的近远中牙龈乳头状况, 根据Fühauser的改良红色美学指数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年后与相邻天然牙唇侧龈缘位置的协调性。结果 10枚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除2枚侧切牙区种植体外, 种植修复体近远中PIS均为Ⅱ级以上,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均<1 mm。种植修复体与相邻牙唇侧牙龈缘高度无差异4枚, 相差<2 mm的4枚, 相差>2 mm的2枚。结论 锥束CT对上颌前牙区不翻瓣种植体植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 常规不翻瓣手术仍具有较高的外科手术风险, 在上颌前牙美学区应慎重采用。

微创外科;上颌前牙; 不翻瓣术;牙齿种植

不翻瓣的种植体植入方法有诸多优点。不翻瓣可以减少牙槽嵴骨吸收, 避免手术瘢痕的形成, 这对美学区的牙种植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不翻瓣手术的外科不确定性和风险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锥束CT对上颌前牙区不翻瓣种植的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吉林油田总医院口腔科上颌前牙区锥束CT指导下的种植体植入患者10例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其中男4例, 女6例, 上颌中切牙区4例, 上颌侧切牙区2例, 上颌尖牙区4例, 患牙缺失时间为3周~60个月。

1.2 材料 奥齿泰TS-Ⅲ种植系统(osstem公司, 韩国);种植机(kavo公司, 德国);奥齿泰种植工具(osstem公司,韩国), 人工骨粉Bio-OSS系列(Geistlich公司, 瑞士);锥束CT(Planmeca公司, 芬兰)。

1.3 术前准备 患者无种植全身及局部禁忌证, 术前牙齿洁治, 拍全景X线片及锥束CT检查, 测量拟种植区域骨密度情况(参考HU值), 牙槽骨的方向及骨宽度、骨高度, 骨厚度情况, 取牙颌石膏模型, 根据模型及锥束CT测量的结果制作简易种植导板指导手术操作。

1.4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种植手术室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先戴入导板, 探针确定植入点,采用环切法按照奥齿泰系统的外科操作原则, 逐级备洞后检查无骨缺损, 植体与种植窝之间间隙>1 mm时植入Bio-OSS骨粉。所有植入的种植体常规术后4~6个月永久修复。

1.5 临床效果评价 术后即刻行进行CBCT检查, 检查种植体植入方向, 深度, 覆盖螺丝或愈合帽是否完全就位等情况,永久修复后1年后锥束CT检查, 评价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情况。利用Jemt牙龈乳头指数[1]和Fühauser等[2]的改良红色美学指数进行美学效果的评价。牙龈乳头指数评价指标:观察种植永久修复1年后的近远中牙龈乳头高度, 0级:无牙龈乳头;Ⅰ级:牙龈乳头<1/2牙间隙;Ⅱ级:牙龈乳头>1/2牙间隙。Ⅲ级:牙龈乳头完全占满牙间隙;Ⅳ级:牙龈乳头过度增生, 超过牙间隙。改良红色美学指数评价指标:评价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唇侧龈缘位置的协调性, 分为龈缘高度无差异、相差<2 mm、相差>2 mm。

2 结果

全部10枚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 2枚侧切牙区修复体PIS指数为0级和Ⅰ级。其余种植修复体近远中PIS均为Ⅱ级以上。2枚侧切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骨吸收分别为1.2、1.4 mm, 其余种植体骨吸收<1 mm。种植修复体与相邻牙唇侧牙龈缘高度无差异4枚, 相差<2 mm的4枚, 相差>2 mm的2枚。

3 讨论

传统的种植手术软组织的切开、剥离可能会造成牙龈退缩和种植体接触口腔环境所发生的种植体周围一定量的骨吸收, 进一步影响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或造成邻牙敏感[3,4]。不翻瓣微创种植术相比传统植入技术可更好地减轻创伤, 减少手术时间、患者紧张感和骨组织吸收, 更有利于永久修复的美观[5]。

但是, 美学区种植最终美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 如患者的自身条件, 包括患者的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如牙龈生物型、牙冠形态、位点感染情况、邻面牙槽嵴高度、邻牙修复状态、缺牙间隙的宽度、牙槽嵴及软组织解剖等、患者的经济条件、医师及技工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种植体植入的三维位置、修复材料和修复技术的合理应用等。不翻瓣手术因无法直视到种植区牙槽骨的情况, 无疑具有相当的外科手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本研究通过锥束CT的测量与分析, 对种植区的情况有进行一定的预判, 指导种植体的三维植入位置, 对减少外科手术的风险显示出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计算机导航、CT三维重建与不翻瓣种植术相结合, 使得种植手术的精确性有了更大提高, 但是目前的导航系统存在精确度不够及费用昂贵等问题, 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如何使计算机导航及三维影像的误差最小化从而使植入更加精确化是微创口腔种植的发展方向[6]。

[1] Jemt T.Regeneration of gingival papillae after single-implant treatment.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 1997, 17(4):326-333.

[2] Fühauser R, Florescu D, Benesch T, et al.Evaluation of soft tissue around single-tooth implant crown:the pink Esthetic score.Clin Oral Implant Res, 2005, 16(6):639-644.

[3] 杨小东, 刘果生, 吴大仪, 等, 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手术方式的优点与局限性.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 14(2):42.

[4] Patrick P, Ingvar E.Esthetic implant dentistry soft and hard tissue management.Germany Quintessence Publishing Co, 2001:16.

[5] Becker W, Becker BE.Flap designs for minimization of recession adjacent to maxillary anterior implant sites:a clinical study.Int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1996, 11(1):46-54.

[6] 蒋剑晖, 陈江.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研究现状.医学综述, 2010, 16(1):75-7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79

2014-12-10]

138000 吉林油田总医院口腔科(张波 李业东),心胸乳腺外科(刘贤广 孙光亚 钱忠雪), 耳鼻喉科(于国旗)

张波

猜你喜欢

切牙前牙上颌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