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2015-02-01林彬陶杨王东宁
林彬 陶杨 王东宁
后循环主要是由基底动脉、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构成,故也称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功能是为脑组织供血。后循环缺血(PCI)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面目麻木、意识消失、行走不稳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上对PCI性眩晕与其他头晕缺乏有效辨别,导致患者病情延误,预后效果不良。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PCI性眩晕的诊出率[2]。本文对本院收治的3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了CT、MRI和MRA检测,以探究三者之间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3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43~78岁,平均(53.5±6.1)岁。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也就是视物旋转,有倾倒感,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目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所有入选患者均满足后循环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CT检查 先对患者行CT检查,采用16层螺旋CT仪进行扫描检查,检查参数为: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50 mA,层厚10 mm,扫描时间5~6 min。患者仰卧,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垂直,扫描范围从眉弓上方3 cm到下颌骨下方3 cm[3]。1.2.2 MRI和MRA检查 CT检查后进行MRI和MRA检查,采用磁共振设备进行扫描检查,检查参数为:层厚1.0 mm,TE为3.2 ms,TR为20 ms,FOV为18 cm,矩阵为256×512,翻转角为20°。MRA检查方法为3D-TOF,主要扫描颅内段,必要时可结合MRI图像进行分析[4-5]。
1.2.3 图像分析 CT和MRI在诊断血管性眩晕方面具有一定差异,CT检查脑梗死为阳性,无脑梗死病变或与MRI检查严重不符的为阴性;MRI检查脑实质病变为阳性,无病变为阴性。由于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致使在行颅脑CT或MRI检查时可出现小的出血灶或梗死灶,但其与眩晕症状无关,两者之间无明显关联。基底动脉血液供应不足的分型为:A型-管壁不光滑,有串珠样改变,或增粗;B型-走行迂曲;C型-管壁狭窄、闭塞,信号强度减弱。椎动脉血液供应不足的类型为:A型-管壁不光滑,有串珠样改变,或增粗;B型-走行迂曲;C型-管壁狭窄、闭塞,信号强度减弱;D型一侧缺如,闭塞,信号强度明显减弱[6-7]。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CT、MRI检查结果比较 在3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经CT检查显示阳性者11例,阴性者24例,经MRI检查显示阳性者26例,阴性者9例,CT及MRI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12.899,P<0.05)。对13例小脑梗死眩晕患者行CT及MRI检查,经CT检查显示阳性者2例,阴性者11例,经MRI检查显示全部为阳性,CT及MRI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19.067,P<0.05)。
2.2 患者的MRA检查结果 MRA检查结果显示基底动脉分型A型、B型、C型、A型并发B型改变、无异常分别为21条、5条、5条、2条、2条;两侧椎动脉分型A型、B型、C型、D型、A型并发B型改变、B型并发C型改变、无异常分别为36条、6条、8条、8条、7条、3条、2条。
3 讨论
3.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概述 后循环缺血是指大脑后循环血液供应动脉系统发生缺血,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临床上根据患者脑缺血的时间及程度将其分为脑梗死与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循环缺血的诱发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管栓塞,使血液供应不足。后循环缺血能并发脑迷路卒中,其中脑迷路卒中引发的眩晕应归为耳源性、周围性眩晕,但其在病因学分类上仍属于脑血管性眩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导致脑干和小脑症状,原因是后循环供血障碍能使脑干、小脑及内耳区域的血液分布降低,从而引起前庭神经系统发生功能障碍[8]。
3.2 CT及MRI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价值 CT在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方面检查率较低,对于15 mm以下的梗死灶不能检出,也难以早期清晰显示梗死病灶和血管。MRI诊断无图像伪影,且诊断参数多、图像清晰、信息量大,能为病因学诊断提供有效依据。MRI对早期缺血比较敏感,在血管栓塞的6 h内,即可显示异常信号,因为缺血梗死后病灶水分增多,T1及T2值明显延长[9]。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眩晕患者进行CT检查时,发现脑实质病变者11例(31.4%),MRI检查时发现脑实质病变者26例(74.3%),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选取13例小脑梗死患者,在其发病24 h内进行CT及MRI检查,发现CT检出2例(15.4%),MRI全部检出,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MRI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小脑(或脑干)梗死所引发的眩晕易被误诊是前庭系统病变,有研究学者证实,在24例眩晕患者中,经CT及MRI检查发现有1/4患者存在小脑梗死[10]。可能的原因为:血管动脉狭窄或栓塞时,小脑动脉受累,或者同时累及小脑或内耳,患者先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其后并发小脑症状,因此,在确定眩晕病因之前,对突发的、孤立的眩晕、伴或不伴耳鸣者,应进行MRI检查,观察是否发生血管源性病变,从而避免发生漏诊和误诊[11]。
3.3 MRA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价值 MRA方法操作简单、直观性强、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脑动脉血管的结构,因而被广泛用于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中。在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方面,MRA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准确、清晰显示动脉硬化的程度和血管的压迫情况。此外,MRA在诊断耳鸣性眩晕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应用3D-TOF方法能清晰显示内耳和动脉的结构,通过信号的强弱显示血管神经情况,因此,使用MRA诊断眩晕的病因具有重要意义[12]。
综上所述,磁共振在检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方面诊断价值更高,临床上应对眩晕患者应尽早进行MRI及MRA检查,从而快速找出病因,使患者得到及早治疗。
[1]翁秋燕,胡兴越.后循环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0,4(9):1717-1719.
[2]侯炳辉,张晨,赵仁亮,等.CT血管造影评价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价值[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46(2):163-165.
[3]房铭辉,房迎辉,曹树臣,等.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价值[J].临床荟萃,2010,25(23):2059-2061.
[4]延晓勇,杨兴亮,崔胜宏.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因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3,34(9):1389-1391.
[5]张燕卓,高国栋,徐鸥,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18(2):70-72.
[6]钱琦,林敏.16层螺旋CTA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2):127-129.
[7]王华宇,刘惠敏.颅脑MRI在老年急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889-4890.
[8]曹勇军,董强.后循环缺血与眩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07,1(2):82.
[9]张道宫,樊兆民,李建峰,等.颅脑MRI在老年急性眩晕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7):809-811.
[10]郭永平.老年颈性眩晕的CT及X线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99.
[11]路虹,王团,张燕卓,等.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18(11):581-584.
[12]周爱国.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3,19(1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