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次管理在提高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2015-02-01张桂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人员满意度

张桂英

·卫生论坛·

分层次管理在提高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张桂英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提高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24名关节外科护士,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12名)实施常规管理, 观察组(12名)实施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管理可促使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节外科;分层次管理;护理质量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各大医院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 护理方式也逐渐细化[1]。近年来, 有研究报道[2]将分层次管理用于医疗护理工作中, 可促使各级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意识明显提高。本次研究中, 本院关节外科对12名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管理, 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关节外科2014年6月~2015年4月将24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2名, 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19~45岁, 平均年龄(32.1±4.3)岁, 其中初级责任护士6名、高级责任护士3名, 专科护士2名, 护士长1名,工龄1~20年, 平均工龄(9.3±2.1)年。观察组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2.5±4.5)岁, 其中初级责任护士5名、高级责任护士3名, 专科护士3名, 护士长1名, 工龄1~20年, 平均工龄(9.4±2.0)年。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展开分层次管理,具体措施为:①人员分层:将护理人员分为两组, 甲组5名护理人员管理病床26张, 乙组7名护理人员管理病床32张,上班模式为:由1名资深护理人员带领1~2名低年资护士,每组设立组长1名, 全面掌握患者病情, 对各组工作给予有效指导并督促其落实, 并认真检查各组工作完成状况。组长为质控组成员, 和护士长定期站每周1~2次定期检查。②明确不同层次人员的工作职责:护士长承担着掌握患者病情、有效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认真检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等职责, 同时也属于质控小组成员之一, 定期进行检查。专科护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护理技能娴熟, 职责为协助护士长完成整个病区护理工作, 拟定护理计划并展开相关科研工作, 定期培训并指导责任护士展开具体工作。高级责任护士职责为遵从护士长领导, 展开具体护理工作, 定期接受专科护士的培训与指导, 及时总结病区内护理问题并向专科护士或护士长报告。③定期总结护理经验并上报。初级责任护士工作时间较短, 在上级护士带领下展开具体基础护理工作,并不断总结护理经验, 定期接受培训, 及时发现护理中的问题并在上级护理人员帮助下及时解决。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时根据护理部所制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由科室制控小组成员定期检查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包括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院感管理护理质量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等, 各项满分100分, 以检查得分的平均值为各项最终得分。从两组护理人员展开护理工作的患者中各抽取患者100例, 使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74.3±5.6)分, 病房管理质量评分为(78.5±6.7)分,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为(80.6.5.7)分, 院感管理护理质量评分为(80.3±6.4)分;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4.3±5.8)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为(95.4±6.1)分,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为(96.1±6.2)分, 院感管理护理质量评分为(95.9±6.5)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1.5.8)分,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3±5.6)分,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层次管理是根据护理水平、护理经验、护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等对护理人员展开科学分层次, 之后以不同方式展开管理, 促使不同层次护理人员作用充分发挥, 使护理人员护理水平逐渐提高的管理方式[3]。护士分层次管理为临床护理服务方式逐渐发展的具体体现[4], 和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细节、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相适应, 有利于医院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5]。

在实施分层次管理之前, 高年资护士还需从事基础护理工作, 导致人才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同时低年资护士通常难以完成十分复杂、难度较大的护理工作, 易造成护理质量不高现象[6]。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 可使高年资护士将更多精力集中于相对复杂、难度较高的护理工作, 同时专科护士与高年资护士也有更多精力展开科研工作或护理经验总结, 也能给予低年资护士更多帮助, 及时发现护理中的问题并有效解决,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7]。另外分层次管理使低年资护士专心从事基础护理工作, 可有效减轻其工作负担, 使其能够高效的完成基础护理工作, 同时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护理经验, 逐渐提高自身护理能力。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护士经不同措施管理, 观察组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院感管理护理质量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分层次管理的实施可促使关节外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 分层次管理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 使其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这对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十分有利, 值得临床推广。

[1] 郭蕾, 刘朝辉.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339-340.

[2] 龚平.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5.13(4):257-258.

[3] 秦艳雷.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吉林医学.2014.35(28):6410-6411.

[4] 何小红.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71-72.

[5] 王雪梅, 王清波, 于长玲.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44-45.

[6] 何永秀.分层次管理对护士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感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123-124.

[7] 吕灵芝, 王晓鹏, 王文惠.分层次管理模式在关节外科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105-10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216

2015-06-25]

117000 本溪市金山医院护理部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人员满意度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