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5-02-01谷彪吕俊杰钟胜吴清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胸腔镜根治术淋巴结

谷彪 吕俊杰 钟胜 吴清泉

胸腔镜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谷彪 吕俊杰 钟胜 吴清泉

目的 分析胸腔镜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观察组采取胸腔镜根治术,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VA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根治术治疗, 患者术后恢复快, 效果显著。

胸腔镜根治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 易被患者忽略, 很多患者在就诊时已属中晚期。而对于分期较晚的患者, 根治术是挽救患者生命、适当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措施[1]。微创技术的发展使胸腔镜在肺癌的治疗应用日渐成熟, 因此本文以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例, 分析胸腔镜根治术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 经临床、CT、MRI及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90例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排除合并心、脑、肾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及凝血障碍、全身感染患者。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30~70岁, 平均年龄(48.6±7.2)岁。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经传统开胸术治疗, 患者取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健侧肺通气。于腋下第3~4肋间做8~12 cm切口, 逐层分离皮下组织, 将背阔肌切断, 沿着肋骨上缘用电刀切开肋间肌进胸, 撑开器撑开肋骨约5 cm, 充分暴露术野, 直视下结扎相应肺动脉、肺静脉各支并缝扎后切断, 采用结扎缝合法或支气管闭合器封闭支气管断端, 切除带肿瘤的肺叶。常规清理纵膈和肺门淋巴结, 置入胸腔引流管, 关闭胸腔。

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根治术, 患者取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健侧肺通气。于腋中线第7、8肋间做约1.5 cm切口为观察孔, 探查肿瘤位置、大小、周围组织关系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情况, 听诊三角区1.5~2.0 cm小切口作为操作孔, 第4或5肋间腋前线做主操作孔。无需撑开肋间隙,分离肺叶静脉、动脉各支, 以腔镜血管缝合闭合器切断血管并闭合。钝性分离并清扫纵隔、隆突下等各区域淋巴结。超声刀离断细小血管分支, 整块切除区域淋巴结。胸腔以生理盐水灌洗, 查看有无漏气。于患侧胸腔置入胸腔闭塞引流管,缝合切口, 结束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 注意引流情况及疼痛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各项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疼痛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2]采取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 总分10分, 分数越高, 疼痛程度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具体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138.6.41.3)min, 术中出血量(100.5±12.7) ml, 淋巴结清扫(14.1±1.4)枚;对照组手术时间(139.6±34.7)min, 术中出血量(234.8.34.6) ml, 淋巴结清扫(14.8±1.7)枚。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切口长度(1.21±0.46)cm, 术后24 h引流量(140.6±56.7) ml, 术后卧床时间(1.2±0.4)d;对照组切口长度(3.58±0.31)cm, 术后24 h引流量(284.9±61.3) ml, 术后卧床时间(3.1±1.0)d;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术后1 d VAS评分(2.8±0.7)分, 住院时间(7.3±1.4)d;对照组术后1 d VAS评分(6.5±1.2)分, 住院时间(14.3±3.7)d。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 (1/45), 即1例乳糜胸;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6/45), 即3例乳糜胸.3例切口感染。两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常见类型, 约占肺癌的80%[3]。手术是治疗肺癌的常用手段, 也是肺癌可获得根治的唯一手段,而选择合适安全的术式一直是临床重点研究问题。传统开胸术是既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术式, 术中淋巴结清扫率高, 术后生存率高, 但术中创伤大, 术后并发症多以及恢复慢等缺点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胸腔镜根治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日渐广泛。

胸腔镜根治术是基于微创技术发展而来, 术中切口小、创伤轻, 术后疼痛轻, 可促进患者较快恢复;术中视野清晰, 利于术中操作, 可避免损害其他重要组织, 术后并发症少。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发生率2.2%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P<0.05)。由此看出, 胸腔镜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应用价值较开胸术高, 与开胸根治术相比, 胸腔镜根治术可明显减轻患者术中损伤及术后疼痛程度,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术后痛苦, 促进患者更好恢复。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日渐成熟, 但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清扫问题, 临床一直存在一定争议性,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和对照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胸腔镜根治术对淋巴结清扫与开胸术相一致,均可有效清除淋巴结。采用胸腔镜根治术时, 其手术操作比开胸术复杂, 在实施手术时, 需选择经验丰富、腔镜操作技巧较高的手术医师, 同时术前需选择合理病例, 对存在胸腔镜禁忌证患者, 应选择开胸术。

综上所述,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根治术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较快恢复, 并发症少, 效果显著。

[1] 李岩.胸腔镜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12例手术效果分析.山东医药.2015.55(14):67-68.

[2] 赵文鹏, 朱开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术后生存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135-6136.

[3] 韦海涛, 李丽, 王作培, 等.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胸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15.22(8):1228-123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47

2015-08-27]

2233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吴清泉

猜你喜欢

胸腔镜根治术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