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虚词”和“句式”的考查可休矣
—— 对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立意的商榷
2015-02-01赵文汉
赵文汉
对“虚词”和“句式”的考查可休矣
—— 对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立意的商榷
赵文汉
目前, 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命题在文言文阅读板块上,“虚词”单独设题,“句式”置于翻译题中考查,依然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设题的依据是《高考语文大纲》中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的考点要求。笔者以为,这种考纲考点的立意以及由此导致的命题形式的立意都值得商榷。
一、《高考语文大纲》误读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于“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要求,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里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在这句表述中“了解并梳理”是关键,“了解”“梳理”在认知上只要求“知晓”“懂得”“不陌生”就行了,可是到了《考纲》里就变成了“理解”,而到了命题实践中就变成了“掌握”和“运用”了。
《课程标准》中的“了解”“梳理”和它对文言阅读的总体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关于“文言文阅读”在《课程标准》中的完整表述是这样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是总体要求,其中“浅易”“借助”“读懂”都是关键词,所以后面采用了“了解”“梳理”等关键词。显然《课程标准》在“文言文阅读”上的要求是“浅读”,而命题实践对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上的要求则是“深读”—— 深度把握。
二、 这样的命题立意有悖于高考命题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的宗旨
也许有人会说,高考不是学业水平考试,它是一种选拔考试,它要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自然要高于《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以为这其中也潜藏着一种误区。这句话只从字面上看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在命题实践的落实过程中却存在着问题。
“为高校选拔学生”不是“为高校中文专业或古汉语专业选拔学生”,命题者在落实“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这一宗旨时,有意无意地用高校中文专业的尺度来设置题目 (不只存在于文言文命题中)。“文言虚词”辨识题在翻译中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把握,就是在用“高校中文专业”的水准来要求高考考生的,显然这是在为“高校中文专业”选拔学生,而不是为“普通高校”选拔学生。
谁都知道,99%以上的考生进入高校后不会再深入学习文言文, 他们不需要那么准确地去把握每一个文言虚词的各种用法与意义, 他们不需要那么准确地去把握每一种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 他们的任务是只要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就行了。在高考中实在没有必要来“拔高”对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要求。《高考语文考纲》在“文言文阅读”上的“拔高要求”不仅是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误读,而且与实现高考命题“为普通高校学生选拔服务”宗旨的对接也是错位的,同时,这样的要求也误导了普通高中的文言文教学。
三、从阅读实践上说,在“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上设题实在没有太大意义
谁都知道,对古代文章进行语法分析是舶来品。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 在中国学习古文是没有语法分析的, 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一代代新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古文进行语法分析是一种专业性分析,形成了一门专业学问——“古代汉语”, 这样的专业分析与大众对古文的阅读几乎没有关系。 甚至与专业阅读也没有太大关系,古人不学习“语法”照样阅读古文就是一个坚实的例证。
中学生学习古文是一种大众阅读。 其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说得很清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要达到这样的标准, 高中生不学文言虚词的用法,不学文言特殊句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或者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中的“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上的设题与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标准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上文已经分析,人对“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 的认知与人阅读古文几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对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的分析, 对古代文言句式的把握是一种专业化水准的要求,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真的没有必要去掌握这些与“文言精髓”没有太大关系的僵死而陈旧的知识。
于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 上设题对检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实在没有太大的实践意义。
四、这样的要求也是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种误导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文言文命题将“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也设置为题目,就引发了中学文言教学中的“重言轻文”现象。
“重言轻文”就是教师把90%的教学力量都花在了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上, 而古文中的精髓—— “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 “古代文学的艺术价值” 和“民族智慧”则常常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显然,这是一种“买椟还珠”的做法,这是一种带领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必须摒弃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却是如今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最为常态、最为普遍的做法。
老师也知道这种“留其皮毛,弃之精华”的做法是不对的, 但是他们没有办法, 因为高考命题考的就是“皮毛”,真正“精华”几乎不考,只能跟着高考走。而且,“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在高中进行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学好这两方面的知识,其前提是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法有一些基本掌握, 可是如今初中语文教学是淡化语法教学的, 初中上来的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几乎是空白,老师对“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的教学几乎是在构建“空中楼阁”,其难度可想而知,正是因为难度的存在,才使得老师们不得不“弃其精华”而去“留之皮毛”,把大量的精力全都花在了古代文学作品的“皮毛”上。
“文言虚词”分析、“文言特殊句式”把握属于一种专业学习范畴,中学生阅读文言文是一种大众化阅读,没有必要把它们“硬塞”给中学生。以此立意来考察高考考生的文言阅读水平也与高考命题的宗旨无法对接,因此“文言虚词”命题和“文言特殊句式”命题可休矣。
[作者通联:安徽阜阳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