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流转莫变性

2015-02-01张会丽

资源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民安粮化饭碗

◎张会丽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已成为趋势,也使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然而,大部分土地流转后用在了渔业、畜禽养殖、果树种植等“非粮化”生产上,着实令人担忧。

首先,“非粮化”背离了土地流转的目的和初衷。农村土地流转目的在于以零归整,进行规模化种植,便于农业机械现代化耕作,能更好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既减轻负担,进行其他方面的劳动与创造,又可较快地增加收入。

其次,国情不允许土地“非粮化”。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18亿亩耕地红线中多数土地贫瘠,地力不肥。土壤污染严重,粮食生产增长空间较小,而我国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珍惜每分耕地,利用好每寸土地。粮食是民之本、国之基。粮食生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须臾不可缺少。粮丰则民安,民安则国顺。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且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每年都要消耗掉大批的粮食,粮食生产总量有限,人均粮食很少,且粗细粮生产很不平衡,每年产出的粮食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仍需要从国外进口不少的粮食。保耕地就是保粮食安全,保面积就是保粮食产量。古人云:“没有百亩难打百石。”没有足够的耕地就难以保证足够的粮食产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不能靠别人吃饭;要盛满中国粮就得守住守牢守死底线,保住粮食种植面积。

最后,保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天气的制约,这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增长速度缓慢。在粮食生产中我们要有战略眼光,要有前瞻性和预料性,多打粮、打好粮、多储粮备战备荒,确保国泰民安。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因此,农村土地流转不能变了性,偏了道,要围绕“粮化”做文章、搞生产,才能守牢我们的“金粮仓”和“银饭碗”,才能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力进行,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民安粮化饭碗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防止耕地非粮化
非粮化整治农田施肥推荐系统开发及应用
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非粮化”的比较分析
我国耕地非粮化问题研究述评
“丢掉饭碗”的由来
当代杰出画家武民安作品欣赏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端牢国人饭碗 保障粮食安全
陶在我们生活中——“瓷饭碗”
素材积累·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