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口腔内科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15-02-01岳萌萌,赵树娟
【摘要】为提高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改善高职高专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效果,依据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相关要求,分别对口腔内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更加胜任临床工作,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显著提高。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5-0007-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5.005
作者单位: 462002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of National Medical Examination of the Oral Cavity Based on Science Curriculum
YUE Mengmeng ZHAO Shujuan, 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ass rate of national medical examination. To impro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ing effect of Oral Science,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on the inside of the mouth of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teaching model. Throug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targe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re competent in clinical work, students analysis ability problem, solve the problem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increase the rate of examina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Key words] National medical examination, Teaching mode, Or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核内容。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优化医药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将新知识和新技术纳入考核范畴。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对近些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考试试卷分析后,发现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发展趋势及临床岗位的需求。因此为提高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改善教学效果,对口腔内科学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
1 改革内容和方法
1.1 优化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不断变化,口腔疾病谱在逐渐改变;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段也不断的提高,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其范围也随着发展趋势而不断变化。因此,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口腔内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调整。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减少了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银汞合金、粘膜病等学时,增加了儿童牙病、老年牙病、根管治疗术、口腔内科常用的药物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和考试有效结合。
1.2 改进教学理念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本教研室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主导的教学思路,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内容,感性构建的教学环境,全面互动的教学方式,合理有效的教学媒体。
1.3 恰当的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课程组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筛选改造与优化组合各种教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和临床岗位需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1)案例教学法,例如讲解有关“牙髓炎”内容时,学生分组讨论病例资料,教师到各小组参与讨论,主要是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学生能够在以病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引导的模式下,全面掌握本章节所涉及的重点内容,提高对复杂病例的分析及处理能力。实现各内容之间的相互贯通。(2)角色扮演是通过患者和医生互换角色,演绎患者诊疗过程。在学习“口腔检查”实训课时,一组学生充当患者,一组学生充当医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培养了学生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及医生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还有助于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利于提高学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改善口腔内科学教学效果。
2 加强多层次和多学科的融合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主要是按照龋病、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来进行授课的,这种教学方式与口腔其他学科之间缺少贯通,导致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加深与其他学科的贯通。例如“牙痛”的患者,要培养学生分析引起牙痛的原因,可以是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引起,因此要充分论证各种学科的特点,做出明确的诊断。例如讲解“开髓术”,应该与口腔解剖生理学联系牙髓腔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识。
3 改革效果
通过对2011、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评价,发现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对,可以完成一些新技术的基本操作,通过开展综合病例分析,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研究设计的综合病例全部来自临床病例,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病例设计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对于临床常见疾病都能做出正确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设计,充分表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得到了教学医院的一致好评。
4 讨论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优化医药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将新知识和新技术纳入考核范畴 [1]。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多次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讨论,修订考试大纲,能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判断能力,在实施中,执业医师考试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临床医疗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这些内容,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刘礼斌 [2]在系统分析口腔内科教学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间存在的问题后,对口腔内科学教学的改革主要有: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讲授理论教学,建设完善题库,加强临床技能培养以及医德医风教育等内容。周宪春 [3]等认为,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相接轨,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对考试有足够的认识、学校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有保证、教学考核以执业医师考试为标准。本文正是针对这些现状,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结合口腔医学教学实际情况,以口腔内科学为研究对象,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然而在技能考试第二站中,失分明显,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实践技能。力求内容应用性与系统性的统一,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标准的统一,为学生实习、就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使教学工作符合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