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游思
2015-01-31佚名
佚名
到成都的第二天,天气骤热,本打算去乐山看大佛的,因起得太迟,恐当天赶不回成都,便临时决定游武侯祠。
走进武侯祠正门,也没往前走,因见左侧有一小道颇为幽静,便信步而去。尽处,是一开阔庭院,景致闲雅。避荫的回廊上,有老少两人正悠闲自得地对弈。顺着游廊走去,见一大厅,厅前又有一院落,厅内院里都坐着不少的游客,便走了进去。谁知,刚在厅内一小桌前坐下,便有一中年妇女提一铜壶过来,以一种命令式的口吻对我说道:“买茶去。”我有点不知所措,四下一瞧,发现每人的桌前都有一小茶碗,才明白这里是不能白坐的,赶紧起身去柜台买茶。早闻四川人,尤其是成都人,喜欢喝茶、摆龙门阵(即聊天、说故事的意思),此时身临其境,方知传闻不假。
从茶馆出来,再回到前院,这才拜谒真正意义上的“汉昭烈庙”。在庙中,我惊讶地发现,蜀国君臣文武,上至刘备、关羽、张飞及诸葛亮,下至传说人物周仓,甚至无名侍者,均可找到他们的塑像,却唯独就是没有那位“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也就是说,后主刘禅不享受后人的祭祀。
在世人心目中,刘禅是庸主的代表,“扶不起的阿斗”指的就是他。其实,这是世人受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的结果,历史上的刘禅并不平庸。《诸葛亮集》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言:“……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非阿谀承迎之臣,刘备亦非徒好虚名之主,他们是不会把一个平庸的人硬说成“智量甚大”的。《魏略》中则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曹爽与司马懿争权被杀后,夏侯霸恐受株连而入蜀,后主刘禅亲自出迎。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为老将黄忠所杀,刘禅向他解释道:“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并指着自己的儿子说:“此夏侯氏之甥也。”原来,刘禅之妻乃张飞女,而张飞之妻又为夏侯渊的從妹,故刘禅有此说。之后,刘禅对夏侯霸“厚加爵宠”。刘禅对夏侯霸这一套怀柔拉拢手段,即使其父刘备在世,大概也不过如此。纵观历史,后主刘禅公元223年继位,至公元263年降魏,称帝四十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在当时那种群雄割据、兵祸连年的动乱时代,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会认为,刘禅之所以能安稳地做这么长的皇帝,是因为有诸葛亮辅佐的原故。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辅佐刘禅不过十一年,刘禅在他死后还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
刘禅无祭,当然与其是否平庸并无关系,而是因为他的屈膝降魏。据有关史料记载,唐宋时期的武侯祠或昭烈庙里都是有刘禅像的(今日武侯祠中的塑像乃清时所立)。国人以汉人统治为正统的思想,是在明清之际才最后形成并达到顶峰的,这种“大汉族主义”思想自然也会反映到学术研究上,最为典型的如对待后汉三国,就形成了以汉室为正统、“扬刘抑曹”的史术思想。刘禅降魏,在唐宋时也许算不得什么,象北宋便有两个皇帝成为金国的阶下囚;但到明清之际就不行了,刘禅降魏对以汉室为正统、“扬刘抑曹”的人来说,无疑是汉人莫大耻辱,所以清时所修的武侯祠,就没有他的像了。
倘若今日重修武侯祠,我想还是添一尊刘禅像的好,以还历史的本来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