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强化问题解析

2015-01-31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9期
关键词:风俗习惯法制居民

林 强

(四川省盐亭县人民检察院,四川 德阳 621700)

我国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强化问题解析

林 强

(四川省盐亭县人民检察院,四川 德阳 621700)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整体呈现出一种匮乏的法律知识与观念,从事法律的人员尚未具备一个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去应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并且也不能使民族地区呈现出一个稳定的法律状态。综合而言,笔者认为影响民族地区法制教育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为地理环境、民俗以及教育文化三个方面的因素,所以,要想使我国民族地区落后的法制教育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必须在民族地区建立一个适合其社会发展的法律形式,并且还要最大程度使民族地区院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利用,在对待法俗文化的方面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手段,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民族地区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

民族地区;法制教育;强化

纵观世界各个国家,我国属于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由于广阔的地域环境,使我国的法制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各个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我国在法制教育方面只注重于按图索翼般地使用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而没有充分结合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真实发展现状就去实施所谓的法制教育,因此在忽视了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盲目地实施教育,结果自然就是让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停滞不前,笔者围绕造成民族地区法制教育落后的主要因素以及使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得到有效强化的方法展开具体的分析,具体事宜如下。

一、我国民族地区法治教育的不足

我国要想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每个公民都必须拥有较强的法律观念与意识。但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的特征,一些地区尤其以民族地区最为明显,在他们那里公民缺乏法律知识,并且表现出淡薄的法制意识,从而造成了我国民族地区整体法制教育的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法律知识匮乏

一个地方整体的法律知识多少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进行评估,比如以2002年全国级别的司法考试为例,全国的平均通过率高达7%,但是对于广西与云南两个民族地区而言,却只有4%的通过率,并且与北京司法考试的通过率12.2%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综上所述,说明在我国民族地区整体缺乏法律知识。

(二)法律意识淡薄

相关学者在全面调查民族地区的法律意识之后发现,位于桂林西南部的民族地区里,将近50%的居民对宪法一点都不了解,而且一些偏远民族地区的居民对于我国的依法治国建设了解甚少。当问到对我国的依法治国建设了解多少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用“不知道”与“不了解”回复,并且在调查“民告官”的社会热点时,将近60%的居民都说出了“获胜概率太小”的观点。这无疑反映出民族地区人民极其淡薄的法制意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法律工作者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为了使西部更为迅速地发展起来,国家在约束方面对西部放宽了政策,并且使西部保留下来了不少法律方面的人才资源,司法系统人员越来越多,并且相应的学历水平也逐渐提升,法制教育发展较快,同时后备的法律人才比较充裕。可是,西部的法律工作者的法律知识依旧较为淡薄。由于国际以及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无论是在金融、知识产权方面抑或是涉外的方面都需要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但是这往往就是西部民族地区所缺少的,比如我们熟悉的贵州省只存在17家知识产权中介部门,这样的规模以及法律人才资源根本没有能力去满足贵州全省的知识产权申请额。在西部主要生活的居民为少数民族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中,他们形成了自己地区的风俗习惯,绝大多数的风俗习惯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一直遵循的就是自己的风俗习惯,而对于法律人才而言,他们只是在法律知识上有过硬的本领和较多的接触,但是对于民族地区风俗习惯的了解和掌握却很少,从而无法在适应民族地区的居民风俗习惯的条件下去宣传和普及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最终无法实现强化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目的。

二、强化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方法

综上所述,说明我国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仍然不容乐观,但是同时我们发现了如何加强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方法,笔者围绕以下几个方法来展开对于加强我国民族地区法制教育方法的论述。

(一)充分发挥出各民族院校法律教育资源的作用

1.提高民族地区法律专业生源的入学率

我们国家没有充分利用民族特色来实施法制教育,那些显著的民族特色没有与法制教育的实施充分结合起来,特殊专业方面的法律人才资源十分匮乏,只有使民族地区法律专业生源的入学率实质性地提高,才能让更多民族地区的人们接受更多法律知识的教育,从而有助于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普及。

2.运用民族语言对民族地区人员实施法学教育

如广西等一些民族地区,由于长期的生活和作业,他们形成了一种自己的语言,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对于汉语并不熟悉,不能够很好地掌握汉语的使用方法,抑或是不能够完全理解汉语的意义,这时候只有采用民族地区自己的语言形式进行法制教育,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法制知识,培养自己的法制意识,最终达到强化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目的。

3.最大化发挥民族教师的作用

民族院校的教师队伍比较整齐,他们长期投入到法制的研究工作之中,一大部分教师属于本民族地区的人员,对于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他们相较于一些外部的教师而言,更有能力去教好民族地区的法制知识,他们可以在充分认知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从而使更多的民族地区的居民接受更多的法制教育,从而实现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强化。

(二)选择合理的法制教育方式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对于民族地区的居民而言,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借助电视这个渠道去了解更多的与法律相关联的知识,在民族地区借助电视接受到法律知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5.92%,因此相较于其他方式而言,看电视属于民族地区居民最愿意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所以,为了使更多的民族地区的居民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那么就务必想方设法地去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开设更多的电视媒体,使更多的居民接受相关的法律知识,最终使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正确处理民族地区的法俗文化

在广阔的民族地区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法俗文化,这类文化扎根于民族地区居民的心中,深深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居民。截至目前,这些法俗文化中一部分还以规则的身份制约着民族地区人们的行为,所以在普及国家法制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本民族的法俗文化,在尊重民族地区原有法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法制教育。推行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时候,一定不能让国家的法律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发生冲突和碰撞,因为这样不仅不能使民族地区的居民更好地接受法制教育,而且会引起他们对于国家法制的抵触,从而增加了国家对于他们法制教育的普及难度。对于民族地区法俗文化之中那些相对不完善的地方,应当在与民族地区文化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更正和改进,从而使民族地区的法制知识更加完善与健全,最终实现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强化。

三、结语

无论是经济和信息发达的沿海城市,抑或是生僻偏远的山区,只要我们认真考察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情况,在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实施合理的教育方案,那么我多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一定会大规模地呈现出明显改善的态势,使民族地区的人们生活在一套法制健全的法制环境中,从而最大限度地使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与落实,最终全面推动我国法制教育的建设工作。

[1]何凯.实施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影响[H].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3).

[2]吴志攀.司法考试与区域差异[J].政治与法律,2004(1).

[3]湖北地方立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参与地方立法现状的个案调研[J].江汉论坛,2006(1).

G751

A

林强(1986-),男,汉族,四川德阳市罗江县人,四川省盐亭县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法律硕士,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刑法。

猜你喜欢

风俗习惯法制居民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石器时代的居民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高台居民
法制严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