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宋代花鸟画写生方法

2015-01-31李泊谊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9期
关键词:鸟雀花鸟花鸟画

李泊谊

浅析宋代花鸟画写生方法

李泊谊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独立的表现形式,是与人物画,山水画三足鼎立的重要画科,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花鸟画的创作离不开写生,写生是进入创作之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宋代花鸟画的繁荣便是将写生运用到了极致,本文通过分析宋代画家的创作风格和绘画手段,讨论中国花鸟画创作过程中写生的方法,既要注重观察,师法自然,赋予作品个性,又要学会取舍,赋予画作艺术形象,让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宋代;花鸟画;写生;方法

中国民族绘画传统对不同的描绘对象有不同的要求。人物——写神、山水——写意、花鸟——写生。对花鸟画写生的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一是对花鸟写照,面对实物直接描绘;其二是指写花鸟之生意、生机,是指创作方法和创作精神。翻开中国花鸟画史,不乏出神入化的高手。宋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重要花鸟画家当属注重写生的赵昌、易元吉。

赵昌他喜欢晨起在朝露之下,面对园中花卉摹写,据说他常常清晨朝露未干时,就在园中仔细观察研究花草形态,并直接调色描绘,自称“写生赵昌”。北宋宣和画卷中曾经描述:若赵(昌)之作,则不特取其形似,至于花传神者也,形容赵昌所画的花果虫鸟,都达到了形神毕肖,生动传神的境界。其画“俱得形似”,自成一家,自号“写生赵昌”。由此看出他是一位追求写实和注重色彩表现的画家。赵昌画作留传至今的有《四喜图》、《粉花图》、《岁朝图轴》和《写生蛱蝶图》。《写生蛱蝶图》是描绘秋草虫蝶的淡彩勾勒工笔画,其下半部画的是秋花秋草,表现秋之静谧,上半部画了三只飞舞的彩蝶,表现秋之灵动。蚱蜢的躯壳画得很坚硬,那只黑眼睛,顺着两条触须的方向盯着前方飞舞的蝴蝶。老辣而又顿挫的勾线,富有浓淡变化的淡彩敷色,使这些秋花秋草不仅具有阴阳背向,而且色泽丰富生动而又淡雅简约。画家用多种颜色层层晕染和干笔勾勒,刻画了蝴蝶那薄如蝉翼的翅膀、绚丽斑斓的花纹和细如发丝的须角。朝向各异的舞姿,又使蝴蝶的飞舞显得自由轻灵。画家妙笔再现的这些秋草秋虫,构成一幅宁静、清新而又绚丽多姿的秋天田园小品。

宋代与赵昌同样注重写生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就是易元吉。易元吉擅写獐猿,兼工花鸟蜂蝉。据《图画见闻志》记载,易元吉最初专工花果,由于看到赵昌的花鸟画,十分叹服,自感难以逾越,从此立志改画前人未曾涉及的獐猿,并以此驰名。他常到深山丛岭中去观察獐猿的习性,还在自己居舍的后面,挖凿池沼,布置乱石花木、竹丛芦苇,蓄养禽鸟山兽,穴窗观察,以求画笔之妙。易元吉能做到如此潜心研究对象,其师法自然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宋代能注重写生又能推陈出新、开创新画风的当属崔白,他善于写生,并以画鹅及败荷凫雁而出名。崔白传世的作品有《寒雀图》、《双喜图》和《竹鸥图》三幅,其中《寒雀图》是风格特点最为鲜明的一幅。《寒雀图》描绘的是在一棵全无生息的枯树上,有几只偎依、憩息、对语、飞戏的寒雀。枯树的描绘以勾、点、皴、擦相结合,笔法十分豪放劲逸,与“黄家”的细线勾填法截然不同。特别是鸟雀的表现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画中几只鸟雀是经过精心设计安排的,作者通过鸟雀的眼神、头部的方向以及鸟雀身体的相互重叠,使他们之间形成呼应和联系。还有鸟雀的向背、俯仰、动静、正侧以及与树枝的前后关系都表现得富有变化、自然生动,绝无造作之感,这一切恐怕对景写生是无法达到的,而是画家将鸟雀的各种形态熟记于心的必然结果。崔白注重花鸟画意境的表达和追求,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和内容,他为当时的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见,无论哪位画坛巨匠在大自然的面前,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需要细致观察。如观察花叶的阴阳向背、翻卷转折、边梢的枯黄、局部的虫蚀、花瓣绽放的层次、果实的晶莹饱满、蜻蜓翅膀的轻盈透明、禽鸟羽毛的蓬松、蝴蝶翅膀的斑斓粉质等。观察自然物体中丰富的变化以获得绘画创作的真实感,花鸟画作品无论何种流派,必然是画家们于大自然中于生活中不断练手、练眼、练心提炼出来的精髓。写生的重要性历来从未被忽视,足见在绘画上有成就者皆专心师法自然。

生活是创作之源泉。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宋人的优良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写生是收集素材的主要途径,也是锻炼造型能力的重要手段。国画花鸟要求用十分准确具体的写实手法来表现对象的形态结构,从而达到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因此写生对于花鸟画来说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写生呢?

首先,潜心观察。画家创造利用各种条件达到师造化之功,全身心地投入自然之中,而观察之法亦合乎自然。郭若虚在《国画见闻志》就指出写生首先需要深刻观察,认为“画翎毛者必须知晓诸禽的结构名件”,书中的描述甚为细致,足以看出当时画家对此观察的详细程度。院体花鸟画在造型上的确过于讲求刻画入微。但也说明了古人对写生要求的严格。在学习画牡丹时,我也是效仿古人,细致地进行观察,不知倦意地围绕着开花季节的牡丹,观察牡丹的枝、干、花、蕊、蕾、蒂的生长规律和组织结构,以及它们相互依存关系等,通过对牡丹的写生收集了很多创作素材。经过长期深刻观察,对牡丹的结构了然于胸,创作起来深感容易许多,有下笔如有神之感。

其次,学会取舍。“触目纵横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现实中的一切事物,既丰富多彩,又是繁杂无章的,如果不加以选择,都收入画面,会给人杂乱琐碎和乏味的感觉,过于依赖自然会给人呆板之感。绘画不是拍照片,把物象全部摄取到镜头内无法取舍。画家要进行选择和取舍,既要忠实自然形态的基本规律,又不能完全违反自然的本来面貌,所以在描绘过程中,要用提炼取舍等加工手法,取其物象动人姿态,舍其残缺烦琐,变自然形象为艺术形象。如:我在画竹时,观察出竹子枝干与叶子本身的曲直、刚柔之别,虚实、整碎、大小、方圆、疏密之分,写生时我就要组织这些美的对比因素,使之整碎相衬,大小得宜,刚柔并济,虚实相生,方圆成趣。这样的写生才能充满生趣,自己得到的进步也是毋用置疑的。

最后,注重传神。明代的沈周在《题画》中指出:“写生之道,贵在意到情适,非拘于形似之间者。”又如宋代的曾云巢画草虫。“取虫草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前笔之际,不知我为虫草、草虫之为我耶”。这种追求已经进入了写生的更高层次,不仅要描绘物体的形状,而且要传神、达意、抒情。可见古人对写生的重视程度。

总之,宋代花鸟画以其对写生的重视,并以写实的特征,写生的手段,写生的经验在绘画历史的长河中,起着光带轨迹的重要作用,为我们现代人艺术创作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作为中国花鸟绘画爱好者,汲取古人经验,师法自然,以写生为方法,以创作为目的,不断积累经验,求异立新,努力使中国花鸟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

[1]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中国画,1990.

[2] 周积寅.中国画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1).

[3] 中国美术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9).

[4] 常日.浅谈素描写生观察方法[J].美术大观,2007(9).

J222

A

李泊谊(1989-),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花鸟画研究。

猜你喜欢

鸟雀花鸟花鸟画
红胸啄花鸟
写意花鸟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叽叽喳喳的寂静
叽叽喳喳的寂静
花鸟卷
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