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的软肋
——讲得烂

2015-01-31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5年14期
关键词:软肋小戏理智

□《中国农资》记者赵光辉

品牌故事与故事营销(35)

故事的软肋
——讲得烂

□《中国农资》记者赵光辉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不会讲笑话的人开口了,好好的故事被他讲得支离破碎、惨不忍闻;虽然他笑得稀里哗啦,听众却心底淌血。这就是故事传播的另一个软肋——讲得烂,再好的故事也失去价值。而且,故事的效果需要与其他传播手段配合,才能倍增;同理,如果这些配合不给力,故事的效果就会递减。一位姑娘看电影《狼图腾》流泪,但看小说却没有,很纳闷。她男朋友说:“不奇怪,因为小说没有背景音乐。”

从宣传、营销的整个过程看,好的故事文本只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交给传播。有人抬杠说,我认字,看好的故事,我自己流泪不就得了。你还别这么说!我做过测试,发现故事经传播到产生预想的效果,需要诸多设定条件。比如像歌里唱的,“总是平白无故的难过起来,然而大伙都在,笑话正是精彩,怎么好意思一个人走开……”宣传与营销的起效必须在受众心底产生情感的变化,进而才会做出“理智”的决定。

好的文学作品肯定会在读者的心底翻江倒海巻巨澜。但在数字化时代,传播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丰富、创新,如果不把最新的科技手段运用进来,如何创造更加大众化的宣传营销平台?如何争取到更多的受众和顾客?从艺术领域,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规律——好的文学作品大多会被拍成影视作品,做更广范围的传播、进行更大众化的影响深化。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也正是凭借着不断创新、一直领先的影视艺术风靡世界的。在国家着力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形象的时候,建立在情感共鸣力、故事传播力之上的价值征服力、文化感染力,是我们必须提高的重要软实力。

实体商品的营销与文化价值观的营销一样离不开“好故事”和“讲得好”。在看似远离时尚、高科技的农资营销前沿,广大农民实际上更需要平易近人、喜闻乐见、寓教于乐、感染力强的传播与营销。近年来被诟病的“忽悠团”之所以能够像“顽癣”屡除不尽,背后的原因很值得反思。至少有一条大家公认——用农村小戏招来乡亲们,然后以戏娱人、以情动人,最后成交走人。他们始终抓住了人,并打动了人,这是一种无法否认的传播力、影响力。“忽悠团”罪在用情打垮了乡亲的理智,然后以假冒伪劣坑农。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用情把消费者从他们手中夺回来;其次,要培养、提高乡亲的理智——对肥药的科学认识水平。这两方面都离不开讲得好的肥药故事、品牌故事。电影是法国人发明的,电视是美国人兴起的,3D是卡梅隆产业化的,乡村小戏是“忽悠团”玩熟的。然而这些都爆弱了——当年一部《白毛女》唤起穷人千千万,打垮蒋军八百万。我们有功力,需要的是把它唤醒!

猜你喜欢

软肋小戏理智
失眠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小戏骨
我国基本农田立法的四大软肋及其对策
青春有梦理智追
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