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探究

2015-01-31何应林王宏俊韩国泰

职教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展室生产性展品

□何应林 王宏俊 韩国泰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探究

□何应林王宏俊韩国泰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是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多重作用。对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原则、内容以及建设中的矛盾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展室

生产性实训是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1]用以陈列高职院校师生校内生产性实训作品的房间就是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2],它是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和建设有利于丰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提高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展室和展示空间方面的研究[3]-[8],但却很少见到关于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研究,这不利于人们认识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不利于其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和其积极作用的发挥。鉴于此,笔者对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建设有所启示。

一、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展示”是以直观感知方式为主的、时空性极强的群众性的信息传递活动,它担负着教育的功能。[9]将高职院校师生们制作的部分优秀生产性实训作品放在实训成果展室进行展示,至少可以向前往展室参观的学生们传递如下两个方面的信息:第一,即使理论课学习成绩不好,如果能够制作出优秀的实训作品,也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第二,周围普通的学长学姐都可以制作出优秀的作品,你要是好好努力,也有可能做出这样的甚至更好的实训作品。尽管高职院校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学生不愿意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也没有学生不希望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因此,将高职院校学生所熟悉的身边普通人的优秀作品放到实训成果展室进行展示,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2.有利于增强教师教学的效果。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成果展示活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可以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提供示范,前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水平,后者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而这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让学生参观实训成果展室有利于增强教师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需要,专业课和实训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到实训成果展室参观,可以上课时到展室结合所展示的成果进行讲解,可以课后安排学生去展室参观,还可以对课前、课中和课后参观展室的活动进行不同的组合。

3.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实训成果展室展示的优秀生产性实训作品是高职院校师生特别是学生动手能力的直观反映,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证明。在实训成果展室展示师生优秀的生产性实训作品,就是向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展示学校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这对于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大有裨益。此举也会为高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赢得各种资源,继而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可行性

1.展示空间的限制较小,可因地制宜。“拥有场地是开展展示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只要展品和公众能方便地进出,对展示的地址基本无过多地限制”。[10]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正是如此。由于展品多为师生在生产性实训过程中制作的模具、零件之类的“小件”物品,而且大多是非易燃易爆品,所以,可以灵活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空间进行展示,不一定要辟出专门的较大的房间作为展室。我们调查过的一所较早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高职学院的情况就是这样。以前,该校在校实训中心专门用了一间不是很大的房间作为全校唯一的展室,后来学校迁往新址,实训中心没有了合适的房间,该校就“化整为零”,分别在各二级学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成果展室。如此一来,既充分利用了实训基地的空间,又增强了展室展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还为各二级学院学生的参观学习提供了便利。

2.展示设备的要求不高,建设成本低。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展示中所需要用到的设备主要有展柜、展台、标示牌和照明灯等。尽管在比较专业的展示活动中,对这些设备的选择都比较讲究,但是在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展示中却可以因陋就简,只要能比较整齐地摆放下展品、能让人方便地观看展品同时还能适当地保护展品即可。因此,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建设对展示设备的要求不高,建设成本比较低。如果有需要,高职院校很容易备齐展室建设所需要的设备。

3.展示作品为师生作品,供应较充足。展品是实现展示宗旨的基础,是传播信息的载体。[11]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中的展品为参加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师生制作的优秀作品,既有典型的零件,也有一些参照生活用品和影视作品人物形象等制作的作品。由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在不断地进行着,而且很多师生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强,所以校内生产性实训能够为实训成果展室提供比较充足的展品。当然,“优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使有些高职院校师生的动手能力稍差,他们制作的作品中也总能挑出可以供人参观、学习的作品。因此,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展品供应比较充足。

4.展室可纳入常规管理,不增加成本。对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而言,展示设备和展品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而比较难以解决的,除了前面所说的展示空间问题,另一个就是展室管理问题。如果专门安排一名教师管理实训成果展室,无疑有利于做好展室各项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展室的作用,但这会增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人力成本。其实,实训成果展室管理可纳入实训基地常规管理,由基地管理人员兼任展室管理员,这样就可以不增加基地建设成本。

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原则

(一)服务为主

如前所述,建设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增强教师教学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在很多高职院校,“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很受领导重视,这也是他们考虑建设实训成果展室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一部分,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12]。因此,与“提升学校的美誉度”相比,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服务显然是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更为重要的功能,“服务为主”应成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基本原则。

(二)多元建设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主要通过展示向参观者传递一定的信息,例如,实训基地的老师们和参与实训的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学校教学质量很好,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做出这样优秀的作品,某一件作品的加工过程是怎样的,等等。如果是实物的展示,可以很直观地提供其中许多信息,但是有一些信息,譬如作品加工所使用的材料、加工过程等,则难以直观地显示。倘若展室中的展示不仅仅提供实物,还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适量的图片,甚至提供作品制作过程的简短视频,则有助于弥补这些不足,为参观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三)动态更新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与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13]而生产、技术和工艺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因此,作为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服务并展示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的场所,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展示的作品应该保持动态更新,以体现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最新发展和师生技能的最高水平。

(四)简朴实用

由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而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办学基础较差,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难以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尽管随着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14]建设资金不足仍然是很多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为了更好地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需要,高职院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一方面要努力 “开源”——争取各级政府和合作企业的资金投入,通过为社会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等获得部分基地建设所需资金,另一方面要“节流”——在保证满足生产性实训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建设资金的投入。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部分,实训成果展室的建设应做到简朴实用——各种设备简单、实用即可,展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即可,不必追求设备的品牌化,不必在展室装修上投入过多的资金。

三、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内容

(一)建设目标定位

在就实训成果展室问题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当我们问及“领导为什么想建展室”时,某高职学院曾参与该校实训成果展室筹建的一位老师回答说,“领导鉴于当时到实训中心参观的人员较多,考虑展示一下成果,于是萌发建展室的想法”。可见,该校实训成果展室建设的最初目标是展示生产性实训的成果,提高学校的美誉度。这虽然只是我们所调查的一所高职学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初衷,但实训成果展室“展示生产性实训的成果,提高学校的美誉度”的功能无疑对很多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当然,如前所述,实训成果展室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增强教师教学的效果,其建设应以服务师生的教与学为主。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建设目标应定位于“以服务师生的教与学为主,并适当展示生产性实训的成果”。

(二)场地选择与设计

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场地选择与设计要根据不同高职院校的具体条件而定。如果高职院校校内有足够的场地可供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使用,则其场地选择与设计可完全按照展示需要来进行,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请专业的展示设计人员来进行展室设计。如果高职院校校内可供实训成果展室建设使用的场地有限,则有什么样的场地就用什么样的场地,然后根据可利用场地的特点,结合展品特点和展示需要来进行场地设计。一般而言,展室应根据展品类型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如优秀学生作品展区、教师作品展区等。

(三)基本设备配置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中所需基本设备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展柜、展台、标示牌和照明灯之外,还有无尘布、防锈剂和灭火器等。可根据场地设计结果和展品特点来配置这些设备。配置时,除了设备性能、价格方面的考虑外,还要考虑到展柜、展台、标示牌以及照明灯具和灯光的颜色与展品及展室墙体颜色的协调,以免产生不好的审美效果。

(四)展示成果选择

在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展示的成果是从高职院校师生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中选择出来的。由于展室建设的目标为“以服务师生的教与学为主,并适当展示生产性实训的成果”,所以展示成果的选择需要遵循全面性和代表性两个标准。所谓全面性是指展示的成果要尽量覆盖该校(或二级学院)生产性实训各工种、各环节的作品。所谓代表性是指展示的成果要具有较高的水平,要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要能代表学校(或二级学院)师生作品对外展示。

(五)管理制度订立

制度管理是一种管理态势。[15]所谓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16]为了实现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有效管理,在展室建设的初期就应该制订出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展室安全管理制度、展室环境管理制度、展示设备管理制度、展品管理制度和参观事项管理制度等。在展室的日常管理中,要严格执行这些制度,以确保展室的有序运行。

四、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中的几对矛盾

(一)展室容纳量与展品密度的矛盾

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说,其校内可供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使用的场地是很有限的,因而其展室容纳展品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到前面所说的“展示的成果要尽量覆盖该校生产性实训各工种、各环节的作品”,就会使得展室中所陈列的展品的密度过大,影响展示的效果。为了解决展室容纳量有限与展品密度大的矛盾,我们认为,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增加对展室建设的投入,多建几个展室,或扩大现有展室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适当控制单次展示成果的数量,分批次展示所需展示的所有成果。

(二)展品淘汰与保养的矛盾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在不断地进行,实训成果也在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其中不乏优秀成果。为了“体现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最新发展和师生技能的最高水平”,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应该不断淘汰旧的展品,更换上新的、更好的展品。那么,在展品被淘汰之前,是否应该对其进行保养呢?如果不进行保养,一些展品可能会以“锈迹斑斑”等不好的形象出现于展室中,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为了解决展品的淘汰与保养的矛盾,我们认为应该对那些生产较多又容易出现生锈等问题的展品做简单的保养处理,并提高这一类展品的更换速度;对于那些较少生产又容易出现问题的展品,可以对展品进行特殊的保养处理,例如,对展品的展示环境采取密封、干燥等处理措施。

(三)参观者的高要求与展室建设低成本的矛盾

在就实训成果展室问题对高职院校师生进行的调查中,很多高职教师和学生都希望学校多建几个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有一些学生希望学校将展品的生产过程拍摄下来,并在展室播放供学生观看,还有的学生希望学校的展室能够给人一种宽敞的感觉。无疑,师生们的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但是,倘若真要实现他们的这些要求,高职院校就需要对实训成果展室建设投入较多资金,这与展室建设低成本的现实相矛盾。为了解决这对矛盾,一方面可以通过增进师生们对展室建设困难的了解来降低他们对展室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照片和文字说明等途径来提供更多的展品信息,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要求。

目前,虽然我们难以准确获知国内有多少高职院校建有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但从相关研究文献的贫乏状况来看,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问题显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作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的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多重作用,是高职教育基础能力“硬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17],理应受到高职院校领导和职业教育研究者们的重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要“加强兼具生产、教学和研发功能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应是其中“应有之义”。

[1]贺星岳.产学结合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4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12.

[3]周永忠,谢陈跃.展室展品的防盗监控[J].电气时代,2001(2):41-43.

[4]金胜.展示设计中的空间要素[J].鸡西大学学报,2009(5):146-150.

[5]阎晓华,朱江.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与陈列的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33-435.

[6]逯光玄.展示空间人流聚散问题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

[7]胡珊珊.展示空间室内界面的模糊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8]狄野.展示中的光空间设计[D].上海戏剧学院,2007.

[9][10][11]韩斌.展示设计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4,13,105,107.

[12]王召鹏,徐通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75-176.

[13]吴弋旻,张雪娟.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118.

[14]付永生,阎卫东.高等职业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价值链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4(9):93.

[15]郑石桥,马新智.管理制度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24.

[16]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彩图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949.

[17]翟海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6):5.

责任编辑刘扬军

何应林(1980-),男,湖北赤壁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职业教育院校办学模式及创新、创业教育;王宏俊(1954-),男,河北河间人,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韩国泰(1977-),男,天津市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技术。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职教育与网络经济共同演进的机制与途径研究”(编号:14JDZJ02YB),主持人:张雁平。

G710

A

1001-7518(2015)07-0084-04

猜你喜欢

展室生产性展品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集报“达人”龙小平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主题展室不应游离于校园实践之外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