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异探源启迪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剖析

2015-01-31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郑日锋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考试题实数最值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 郑日锋

求异探源启迪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剖析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 郑日锋

题1(2015年浙江省理科高考第18题)设函数f(x)=x2+ax+b(a,b∈R).记M(a,b)是|f(x)|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

(Ⅰ)证明:当|a|≥2时,M(a,b)≥2;

(Ⅱ)当a,b满足M(a,b)≤2时,求|a|+|b|的最大值.

本题旨在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不等式性质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的特点.考后与考生进行访谈,许多考生找不到解决此题的思路,笔者对此题作了一些思考,现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求异——多角度探索

(Ⅱ)方法1:由(Ⅰ)知,若|a|>2,则M(a,b)>2,与已知矛盾,故|a|≤2.由对称性可以假设0≤a≤2,则|a|+|b|=a+ |b|.由得即即-3+a≤b≤1-a.而|-3+a|≥|1-a|,所以|b|≤|-3+a|=3-a,故|a|+|b|≤3.取f(x)=x2+2x-1符合条件,故|a|+|b|的最大值为3.

方法3:由(Ⅰ)知,若|a|>2,则M(a,b)>2,与已知矛盾,故|a|≤2.所以M(a,b)=max即在aOb坐标系中,作出点(a,b)的图形,如图1所示的阴影部分,所以当a=2,b=-1,或a=-2,b=-1时,|a|+|b|的最大值为3.

第(Ⅰ)小题考查单调性的定义、最值的概念、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方法1运用对称性及化整为零,方法2运用直接法,方法3运用反证法,与方法2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Ⅱ)小题,方法1仿照第(Ⅰ)小题的方法1,由对称性,缩小a的范围,再固定a,求出|b|的最大值,然后求出|a|+|b|的最大值;方法2从数的角度,将求|a|+|b|的最大值转化为求|a+b|,|a-b|的最大值;方法3从形的角度,将条件转化为a,b满足的限制条件,作出点(a,b)的图形,从而得到|a|+|b|的最大值.方法2解题过程简洁,但技巧性强,方法1、3解题过程虽稍繁,但解法自然且容易想到.

表4的数据从客观的角度证实了POA听说教学模式的效果,表中数据是依据调查问卷从学习主体的角度阐述学习效果。在能否提高听力水平的维度上,70%的学生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高达85%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口语水平有很大提高;78%的学生认同这种教学模式对他们语言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学习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和语言测试的结果完全吻合。

二、探源——寻找问题之源

其实,第(Ⅰ)小题与下面题2的第(Ⅲ)小题的题型及解题方法完全类似.

(Ⅰ)当a=0,b=1时,写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

(Ⅲ)若对任意实数a,b,总存在实数x0∈[0,4]使得不等式f(x0)≥m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由|h(t)|在t∈[0,2]上的最大值M(a,b),得因为3h(0)+h(2)-4h(1)= -2,所以2=|3h(0)+h(2)-4h(1)|≤3|h(0)|+|h(2)|+4|h(1)|≤8M(a,b),即M(a,b)≥.取h(t)=-,符合条件.所以M(a,b)的最小值为,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笔者还找到了与题1有着惊人相似的下列三题:

题3(2009年湖北省文科高考压轴题)已知函数(fx)=-,其导函数为f(′x),令g(x)=|f(′x)|,记函数g(x)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M.

(Ⅱ)若|b|>1,证明:对任意的c,都有M>2;

(Ⅲ)若M≥k对任意的b,c恒成立,试求k的最大值.

题4(本校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科压轴题)已知函数f(x)=ax3+bx2+cx+d(a≠0),g(x)为f(x)的导函数.

(Ⅰ)在b=1,c=-a,d=0的条件下,试解决:

(1)g(x)在(1,2)上存在最值,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f(x)在(1,2)上不是单调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Ⅱ)若对任意x∈[0,1],|g(x)|≤1恒成立,求实数a的最大值.

(Ⅲ)若对任意x∈[-1,1],|f(x)|≤1恒成立,求|a|+ |b|+|c|+|d|的最大值.

题5(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奥数教程(高一分册)》P43测试题5)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在[-1,1]上的函数值的绝对值不超过1,求|a|+|b|+|c|的最大值.

三、启迪——答题情况引发的思考

命题组给出的解答避开了实数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实际上是把需要用的实数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推导出来,显得牵强,不符合数学的简洁性,命题教师考虑到实数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不属于2015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范围,而有意避开.此题具有形式化、抽象化程度都很高的特点,需要考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测结果做出此题的考生很少,满分15分,平均得分仅3分,大部分考生做不出第(Ⅰ)小题,由此可以看出此题的难度相当大,有些考生因为此题的卡壳,乱了分寸,影响了最后两题的解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此题放在倒数第3题的位置是否合适?除了压轴题,有无必要考这么难的题目?高考试题与已考过的题雷同,这种非原创的试题在重点题中出现,是否能体现试题的客观、公平、公正?

本届考生都做过题2,但大部分考生依然无法解决题1,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大部分教师缺少了一个教学环节,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组织学生研讨题2,如果这样做了,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情况.

这一现象给今后的解题教学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当下依靠“题海战术”、大运动量的训练依然盛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透支了学生未来学习的兴趣,而且无法应对能力型、重本质、考素质的高考试题.固然,每位考生都能做出较难的高考试题,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出应有的较高水平,提高学生解决新颖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这昭示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学.

1.追根溯源

从学生答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学生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是基础.在考试中,不少学生对概念、定理、公理等认识模糊,导致在遇到陌生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合理地展开联想,进行有效的探究.他们解答了大量的习题,但“重复的大运动量的训练”不能使他们获得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重视概念建构,研究每一章节的典型习题,以及以往的高考试题,注重“源”与“本”的关系,才能提高学生对“双基”的灵活运用.

2.感悟数学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联想、转化,善于从多角度解决问题,从中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提炼归纳解题策略及数学思想方法,完善认知结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引申、拓展,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深刻领悟解题原则,由会解一道题到会解一类题,学会数学建模,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变化中,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F

猜你喜欢

考试题实数最值
上期《〈实数〉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做好干涉实验,答好高考试题
聚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巧用不等式求最值
数列中的最值题型例讲
《实数》巩固练习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