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
2015-01-31刘爱东
刘爱东
(长春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教务办公室,长春130021)
应用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
刘爱东
(长春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教务办公室,长春130021)
目的通过开设“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改实验班”,实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对2010级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中医综合和英语考试遴选出前30名学生,实施教学方式,管理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改革。结果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促进了师承能力的培养,强化了临床学院教师教改团队的建设。结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应用型中医人才;模式改革;人才培养
为了推进中医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我省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探索适应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1],我校2013年开设了“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改实验班”。他的开设,是我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尝试,是我校多年来坚持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对学校的发展,对中医学生的培养,对满足社会的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学生来源
优秀学生30名。来自2010级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通过中医综合和英语考试前30名学生,并具有以下特点:1)学生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2)有深厚的中医学习兴趣,3)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4)有相应的中医药文化熏醄。
2 采用双导制的教学方式
分别遴选出师承导师18名和学业导师16名。师承导师选自出诊多年的国家名医、省名医和市名医。学业导师来自疗区,中医功底扎实、责任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3 实施双班主任管理方式
班主任2名。一名来自学生办公室,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另一名由临床医学院实训中心副主任担任,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
4 教学设计
4.1 实施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为了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结合,使中医的学术理念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在“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改实验班”第6~8学期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实施了上午跟师出诊,下午理论教学或临床学习的方式。师承导师将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总结与提炼,对精方验方进行收集整理,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传道授业解惑,指导学生从实践中加深对辨证论治的认识,强化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使其宝贵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得到继承和发扬。学生跟师出诊,每日做跟师笔记,每2周写一篇临床医案总结,每月撰写一篇跟师心得。学业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系统深入的全程指导: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展情况;针对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每学年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
4.2 实施案例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以“基于问题为中心学习”教学模式改革为龙头,以中医临床课为突破口,抓住案例式、探究式教学的精髓,进一步研究中医药知识传承的教学特点,从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入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探索中医药知识传承与案例式、探究式教学的新途径。根据中医药学科认知特点,重点将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等中医临床课,以案例式教学法为主授课,通过生动形象的病案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逐步深入,开展探究式PBL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案例收集整理,制定实施方案,开展教案设计、问题案例编写,开展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PBL教学研究和实践,逐步建立评价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等的学习指标体系。
4.3 实施客观结构化考核学生的毕业考试改变了以往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办法,实施客观结构化考核。包括7个站,具体的站点内容和考核模式如下:
4.3.1 站点设置体格检查站:中医望诊、闻诊、切诊等操作;西医常规体格检查操作大小项目各一个;模拟诊疗站:询问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信息,做鉴别诊断和诊断(中西医),开医嘱,回答教师相关提问;外科操作站:无菌操作、外科手术基本技能、心肺复苏等;内科操作站:胸腔、腹腔、骨髓及腰椎等四种穿刺术;骨科技能站:骨科检查法、手法整复及夹板固定等。妇产科技能站:妇科和产科常规检查;针灸推拿技能站:针灸、推拿技术操作。
4.3.2 考核内容考核总分值为100分,考核总时间为每人120分钟。体格检查站:抽考一个部分的体检。每2位学生一组,互相进行体格检查,考核时间为15分钟,分值为15分。模拟诊疗站:从内外妇儿科病例库中抽取一份考核病例,教师模拟病人,考生模拟医生,考核时间为30分钟,分值为30分。外科操作站:抽考3~6项考核,考核时间为15分钟,分值为15分。内科操作站:抽考1项穿刺术,考核时间为10分钟,分值为10分。骨科技能站:抽考2项操作,考核时间为10分钟,分值为10分。针灸推拿技能站:抽考2项操作,考核时间为10分钟,分值为10分。妇产科技能站:抽考2项检查,考核时间为10分钟,分值为10分。
5 “任继学”教改实验班取得的成效
5.1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突破引入中医传统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三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和评价考核方法,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医教结合,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遵守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2]。
5.2 加强了学生师承能力的培养师承是培养名医的摇篮,是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看古往今贤,从杏林医圣、国医大师、师承才是造就大师的摇篮[3]。师带徒教学方式使师徒之间总是时时、事事相随,老师随时都可以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言传身教,适于各种知识的传递[4]。另外,学生通过对不同病种验方用药特点和同一病种验方不同阶段不同症状表现进行探讨分析、归纳和总结,加强对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与提炼,探寻收集和整理名老中医验方的方法。
5.3 强化了学生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任继学教改实验班实训课。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掌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5]。我院任继学教改实验班学生开设了中医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操作、临床思辨能力、中医师承训练等在内的多元培训模块,包括中药饮片识别与应用、舌诊、脉诊、针灸技能等12项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操作水平。2014年我院从任继学教改实验班选拔出4名学生,参加全国中医药院校技能大赛,获2014中医药社杯中医知识技能大赛整体排名第8名。
5.4 促进了临床学院教学团队的建设由于“任继学教改实验班”学生优质,并且是小班教学,为我院临床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目前,我院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开展了案例式教学法;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开展了PBL教学法,并且在此期间学院派部分教师到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进行PBL教学法学习和交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临床教师教学改革意识,激发了教师申报教改课题的热情,推动了中医临床教学改革团队的形成。
[1]黄政德,熊辉,李江山,等.多层次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5):14-16.
[2]王德蒇.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4): 623-625.
[3]王自立,刘国安.浅谈中医的师承教育[J].甘肃中医,2008,21(B01):38-39.
[4]姚定国,沈敏鹤,王蕾.五年制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新疆中医药,2011,29(2):51-52.
[5]周然.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培养模式改革路径[J].中医教育,2012,31(3):4-6.
Research and Exp loration on the Re fo rm o f Train ing M ode o f Ap p lied Ta len ts o f Trad itiona l Chinese M ed icine
LIU Aidong
(Teaching Affairs of fice,The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Changchun 130021,China)
Ob jective Through the establishing"Chinesemedicinemaster Ren Jixu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lass",implementing the reform of trainingmodel of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M ethods Selecting top 30 students from Grade 2010 the specialty of TCM and integrated medicine through comprehensive TCM and English exam.They receive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management mode and teaching design.Results Through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clinica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in clinicalmedical college.Conclusion The reform talent of trainingmode has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On thisbasis,the schoolwould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re.
applied talents of TCM;reform of model,talent train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1.079
1672-2779(2015)-11-0157-02
:杨杰本文校对:杨杰
2015-04-27)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No:zc1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