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研究

2015-01-31肖祥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温病传染病中医药

肖祥云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一病区,上饶334000)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研究

肖祥云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一病区,上饶334000)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最早的记录始于东汉时期。中医药辨证治疗急性传染病的基础是《伤寒杂病论》,其中很多方法都流传于后世,如清热保津、活血解毒等法。中医药将急性传染病归类于“戾气”,认为扶正祛邪是医治的关键。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在清朝时期发展到高峰,其温病学说为现代中医传染病学奠定了基础。金元时期的李东垣善用活血药,为后世治疫有很大的影响。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在人类不断与其斗争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并且自成体系,本文从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现状,论治体系等角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急性传染病;疫病;中医药疗法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中医药就和瘟疫、霍乱、天花等传染病展开了长期斗争,并且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宝贵丰富的经验,中医逐渐发展壮大自成体系。近年来,中医药在战胜传染病方面有很多成就,例如非典、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成绩卓越。这表明,中医药可用于现代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现状、论治体系进行分析,以供业内参考。

1 中医药防治急性传染病的特点

中医学重视整体治疗,追求天人合一,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不仅针对病原体,同时调理机体达到最佳状态,以健康生活、学习,长寿为目的。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主要方法是辨证论治。中医将传染病归根于气候所导致,加之人体的戾气共同作用而产生。中医重视医治“邪气”,注意维护体内之“正气”[1]。古代很多治疗传染病的中医名方都是驱逐邪气的典范。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重视感邪轻重、正气盛衰的情况,从而辨证用药。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和西药治疗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整体治疗,后者仅仅针对病原体。由于中医药注重整体治疗的特点,因此能够达到早期治疗急性传染病、减缓病情的目的,而对于慢性传染病而言能够通过祛邪扶正,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抵抗病原体对人体的危害。另外,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不会产生耐药性,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提高治疗效果。

2 中医学治疗急性传染病的论治体系

2.1 温病学奠定了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基础宋金元时期,温病学说在治疗急性传染病方面得到认可并自成体系,温病主要包括外感热病中发病急、传染性强的疾病,温病学说主要论证此类疾病的辨证治疗规律。明代末年,瘟疫猖獗,吴有性《温疫论·序》记载“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或至阖门传染。”吴有性认为这次传染病始于“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传播途径为“天受”(空气传播)、“传染”(接触传播),“某气专人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这种说法可认为是现代中医传染病学的启蒙。《温疫论》是第一部有关传染病的专著,其后中医温疫病学派形成[2]。在中华民族历经的成千上万次传染病疫情中,中医药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其理论在每次实践中得到完善。叶天士、吴鞠通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标志着温病学形成,为后世治疗急性传染病提供了宝贵的辨证思维。另外,一些治热证的方剂,如清瘟败毒饮、升降散等,治温热病专方桑菊饮、承气汤、神犀丹等,治湿热病专方杏仁滑石汤、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等治急性传染病均有显著疗效。在现代医学兴起后,中医药起到了补充作用,在一些病因模糊的急性传染病中,中医的辨证和温病理论都适用,并且疗效显著。

2.2 中医治疗传染病重视预防除了对症治疗,整体调和之外,中医学提出“治未病”,未病先防,从切断传染途径入手,尽量避免致病因素传染易感人群。《景岳全书》中记载了一种传染病的预防方式,即通过“福建茶饼”对口腔进行消毒,切断病从口入的可能。《本草纲目》对传染病的预防也有记载:常食大蒜可预防疫痢、霍乱等传染病。另外书中还记载了其他消毒方法,例如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苍术、艾叶、白芷、丁香、硫黄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的方法,用药物制成烟雾剂或气雾剂进行消毒,还可用食醋消毒,以上方法在现代社会依然使用。李时珍还提出蒸煮消毒法,即用沸水或者在蒸笼中对患者接触过的衣被进行消毒。清代陈无择所著的《石室秘录》记载了饮用水消毒法,可用贯众一枚浸入水缸之内,加入白矾少许。除了重视发病前的预防外,古人还重视已病之人的病邪深入,即“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病邪发展与传变。以上方法在现代社会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3]。2.3中医治疗现代急性传染病善用“清热解毒”之法清热解毒法可以在急性传染病的起病之时,发病过程中和发病后期运用,它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发病开始,在机体抵抗力还没较大受损之前利用毒邪盘踞的特性,因势利导,把邪气赶出体外;另一方面,对于发病迅猛、传变性很强的现代急性传染病,首先辨证治疗,而后将病邪深入的途径切断,阻碍其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在急性传染病起病之时进行早期干预,运用“截断扭转”的清热解毒之法结合辨证治疗,凉血化瘀、扶正以祛邪,最终达到治愈目的[4]。

3 近现代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状况和面临的挑战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经历了兴起、衰落再到兴起的过程。清朝时期温病学说的出现是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高峰时期,进入现代社会后,西药在国内广泛应用,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天花等被消灭,西医针对病原体的杀灭对抗治疗急性传染病方法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医学治疗急性传染病逐渐被社会淡忘。很长一段时间中医学治疗急性传染病的研究进展缓慢,个别时期停滞不前[5]。目前,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仍然面对诸多问题,例如中医药缺少治疗传染病的机会,治疗传染病的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相应医疗机构,缺乏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但是,随着西医治疗急性传染病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暴露后,很多病原体不仅具有很高的耐药性,而且出现了变异,致病因素模糊,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又重新得到重视,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不会被西医取代,长期使用中医药不会产生耐药性且无毒副作用,未来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有很大用武之地。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爆发,中医药工作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对于纠正人们对中医药防治急性传染病的偏见大有裨益。

新的传染病将不断发生,人类和传染病的斗争没有尽头,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既要发扬传统优势,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今后我国应大力发展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临床基地,创建突发传染病中医药救治平台,重视培养中医药治疗传染病人才队伍,增强中医药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发挥我国独特的中医药资源,将古老的中医理论在现代社会中起到更大的作用,降低传染病的病死率[6]。

[1]李星.论运气学说在传染病诊治中的作用[J].国医论坛,2011,23(6):18-20.

[2]罗云坚,罗翌,李际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3):246-249.

[3]彭胜权.中医药治疗病毒性感染性疾病的优势和特色[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1(5):336-339.

[4]刘士和,梁嵘,李菲.论师承中医瘟疫治疗法的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3(3):217-218.

[5]陈利平,王发渭,郝爱真,等.中医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与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8(11):1587-1588.

[6]康兴霞.中医药防治新发传染病疫情简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3(12):43-44.

Research on Trad itiona l Chinese M ed icine in the Treatm en t o f Acu te In fectious Disease

XIAOXiangyun
(WardOne,TheSecond People'sHospital of Shangrao,JiangxiProvince,Shangrao334000,China)

The Earliest record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bega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yphoid Miscellaneous Diseases,many of thesemethods are spread in later ages,such as clear heat protection,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 of detoxification method.The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classified as"epidemic pathogenic factors"b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strengthening vital qi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was the key point.The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developed to the peak in the Qing Dynasty,the science of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s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modern epidemi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yuan period of Li Dongheng was good at using 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 of medicine,and had a great influence for later generations to cure plagu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strive and struggle improved and created a system of its own.This article studied from the status quo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reatment system,and provided reference.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plague;therapy of TCM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1.070

1672-2779(2015)-11-0138-02

:张文娟本文校对:肖祥云

2015-04-30)

猜你喜欢

温病传染病中医药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