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事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最新进展

2015-01-31周吉银周世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药品

周吉银 周世文 张 祚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药事管理学教研室,重庆400037)

药事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最新进展

周吉银 周世文 张 祚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药事管理学教研室,重庆400037)

药事管理学属于药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应用性较强,可深远地指导药学实践,课堂教学质量与毕业生从事药事管理活动的能力密切相关,故单纯地采用传统的"老师灌,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概述了药事管理学的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有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关注药事新动态等。将为药事管理学的新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药事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培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药学人才。

药事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综述

《药事管理学》属于我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药事管理学》涉及“药事”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是以解决人民群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1]。该学科是药学理论与药学实践的桥梁,其教学质量与毕业生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的能力紧密关联。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单位的实用型人才。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药品生产、检验、营销等专业工作,工作期间不可避免地涉及药品研发、申报及注册、药品生产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质量管理等一系列药事管理工作。唯有掌握和了解了相关药事活动的基本规律,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知识,方能满足社会对药学毕业生要求。可见,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好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学科属于管理学科,课程的内容变化快、涵盖面广、应用性强,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的明显特征包括文字叙述多、法律思维严谨、政策性强、药品管理法规部分用语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等,这给教学和学习造成很大的难度。《药事管理学》课程存在以下难点,概念抽象,学生不感兴趣;相关学科较多,需大量时间和精力记忆;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背景下,缺少有吸引力的案例设计与分析,无法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可见,提升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地采用专业知识剖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困难的能力,以满足我们快速发展对药学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的要求,这都促使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索《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改革问题。引入新教学模式才能保证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鉴于此,该文综述了已有《药事管理学》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切实可行的新教学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现有《药事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讲课缺乏吸引力《药事管理学》涉及大量有关我国制定与药品相关的法律规范内容。传统教学模式只针对教材知识点的系统授课,虽理论性较强,但往往忽视学生尚无社会经验和常规药事管理过程的体验。繁多的法律法规条文,单调内容和抽象的管理理论专业术语,这些都导致授课缺少趣味性,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的效率低下,难以完成教学目标。该现象同样存在于药学教学水平较高的大学。

1.2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药事管理学》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脱离社会的《药事管理学》教学犹如无本之木。现有药事管理教学缺乏走出课堂的机会。该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觉得课堂授课单调枯燥,甚至认为《药事管理学》不用上课,死记硬背就能过关,糟糕的是工作后学生对《药事管理学》的认识一片空白。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完成《药事管理学》的教学任务,也难以实现教育部制定的《药事管理学》教学目标。学生很难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缺乏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师生及同学间的交流不足纯粹课堂授课时间,学生很难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如果通过讨论模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设计和思路进行评价,并通过不同小组的互相讨论,达到“教”、“评”结合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之间也缺乏学术及情感的交流,无法掌握怎样与他人沟通和协助,团队意识不强。新教学模式的小组协作能通过学生不同角色的分工和协作,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责任感,甚至培养了团队协助能力。

1.4 教材内容滞后《药事管理学》内容包括药品注册管理、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特殊药品管理等多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药品监督趋向法制化和制度化。当前,我国药事管理正处于法律法规继续修订完善阶段,更新速度快,导致《药事管理学》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现行高等药学院(系)使用的《药事管理学》(第五版)[2],根据2007年7月《药事管理学》第四版出版以来,国家新增、修订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规政策,增加和更新相关内容。但规划教材每5年重编一次,难以适应药事管理现状,这意味着学生很可能学到的是过时的信息,无法从教材获取最新有效的药事管理知识。更加可怕的是当学生们进入职场后,才发现这些过时的知识无实际意义,不得不重新学习。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PBL教学法的应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自学、查阅文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该方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鼓励自主探索,激发和支持学生的高水平思维,并督促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药事管理与法规学科的特点与PBL理念不谋而合。该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需要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解决问题时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可见,学生要具备开放性思维和自学能力,能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鉴于PBL的《药事管理学》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自学解疑,师生互动,讲授评价和归纳总结。例如,讲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时,设定一个情景模式,使学生完成一个新药研发的全过程,包括选题、选择组方、确定制备工艺、制订质量标准、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稳定性实验以及产品的申报、中试实验、技术转让、寻求保护等工作。第一,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事先把该章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提出来,设定情景,小组讨论,学生间可相互提问、解答问题,提出见解。第二,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评价和补充。第三,教师归纳和总结,形成教学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根据课堂内容,也有作者[5]选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进行实践,教师精心策划10个问题,如“连锁药店、零售药店选址、环境条件等有何要求?药品陈列有何要求?仓库中如何合理安排药品位置?”等问题。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等准备1周。学生根据问题查阅资料,通过多种途径寻求答案,可到各大药房实地调查研究。再次上课时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展示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或修正。实践表明,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协作的能力,而且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在《药事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在恰当的时间,用适当案例将教学内容反映出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真实有趣的药事管理案例中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启发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典型问题,从而熟悉药事管理过程,积累管理经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属于在“干中学”的教学方法[6]。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模拟现场开展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协作,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强理解涉及的理论知识,并能培养提高其药事管理的实践能力。例如,讲授“药品广告规范化”内容时,教师提出一些比较典型的社会上不规范的药品广告,学生依据所学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指导。又如对“生产、经营假劣药品处罚”的法规内容,导入形象生动的具体案例,如提供“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和“梅花K”黄柏胶囊假药事件等社会事件的详细背景资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解答案件违反哪些法律法规,该受到哪些处罚,加深学生对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理解,鼓励学生讨论协作解决有分歧的问题。案例教学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升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选择案例要注意典型性、时效性、真实性和难易性。李越峰等[7]专门梳理《药事管理学》的案例来源,有《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和《中国药事》等专业报纸杂志;权威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法制类节目的视频短片用于案例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极佳;当地药监部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等单位的第一手案例,这些案例有很强的地域特性,让学生做到关注身边事、关注行内事,以小见大;最后是利用无处不在的网络途径,获得丰富的各类案例资料、数据、图片和视频,特别在教学课件中穿插一些相关知识点的实物、图片或视频,增强学生记忆效果。

2.3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药事管理学》具有社会科学属性,须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时,组织学生到生产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车间参观或者播放教学视频,到药店边参观边讲解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知识。也可请药品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介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或药品销售等知识,使学生与药品企业亲密接触,掌握药品第一线信息,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为毕业后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

2.4 关注药事新动态为保证用药安全性,药品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可见,关注药事管理新动态非常重要。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查阅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例如,安排学生查阅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进口管理办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教师更需及时关注相关专业网站的最新信息,将药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学生及时交流,提高授课的时效性,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3 讨论

3.1 PBL我国高校PBL模式开展《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培育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交流和协作技能,增强自学和能力习惯。新型的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药事管理学》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提高,如PBL教学模式要花费大量时间,这与计划学时数有矛盾。怎样合理高效地设计课程,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制定PBL实施范畴,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等。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结合各高校教学实况做深入的探讨。

采用PBL教学法时,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PBL教学法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扮演着关键角色。与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需求,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要善于把握讨论场景,传授学习、记忆、文献检索和写作方法,也要掌握教学进度、深度和广度。

3.2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积极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观点。案例教学法使课程问题尽量地当场解决,讨论中可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观点,加深对正确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及时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缩短学习过程,加深理解。案例教学法对理论学习有益,也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等。

3.3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药事管理学》属于时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教学的原则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可见,应结合课程内容,教学中引入现场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离开教学课堂,到药厂参观学习;跟随医院的临床药师、药事管理中心和医务科的工作人员,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边学习边监管,处罚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制度,在处罚的过程中体会这种制度建立的意义及作用,使学生不仅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而且了解如何去做。例如,文爱东等[8]在进行“药品生产管理”授课时,采用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西安某制药厂,与药厂工作人员互动交流,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感性地了解药品生产环节的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理解厂房的整体布局和设施设备要求对药品生产过程及药品质量的影响。通过药厂工作人员介绍各生产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各工序、各环节、各岗位的质量控制,明确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对药品质量的重要性。还在讲授“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时,组织学生到附属医院参观学习,跟随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参与查房和会诊,学习处方和病案的点评,学生在学习法规时能深刻体会每一条法规如何落在实处,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4 及时关注药事新动态药事管理领域随时存在变化,如2010年以后出台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2号)》等。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互联网站上的最新信息,包括新近出台的法律规章、条例办法、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等。教师还应定期编撰与《药事管理学》相关的最新法规信息作为补充教材,将药事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进展及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当前药事管理领域的发展现状,掌握其精神和重要意义。如通过比较新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分析药品注册审评机制、药品注册审批程序等内容的不同,加深学生对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理解;通过及时补充药事管理的新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体会到药事管理活动的严肃性和学习《药事管理学》的必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4 展望

《药事管理学》教学应以人民群众合理用药需求为牵引,以国内外现行药政法规为依据,以活学会用为教学重点,构建一套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新体系,即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关注药事新动态,定期编写相关的最新法规信息为补充教材,采用PBL和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可把PBL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遵循课程学习规律,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点。这些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助推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教学模式在《药事管理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尚需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发展成为更科学、高效和成熟的教学方法。

[1]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杨世民,冯变玲,方宇,等.我国药事管理学教材建设的探讨[J].药学教育,2012,(2):12-16.

[3]YaqinuddinA.Problem-based learningasan instructionalmethod[J].JCollPhysiciansSurg Pak,2013,23(1):83-85.

[4]Galvao TF,Silva MT,Neiva CS,Ribeiro LM,Pereira MG.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harmaceuticaledu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J]. SciWorld J,2014,2014:578382.

[5]刘可越,刘海军.创新教学模式在《药事管理学》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9):1858-1859.

[6]Chen J,Li Y,Tang Y,et al.Case-based learning in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a systematic review[J].JTraditChin Med,2013,33(5):692-697.

[7]李越峰,吴平安,李芸,等.PBL结合CBL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4):56-58.

[8]文爱东,翁琰,奚苗苗,等.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324-326.

Latest Prog ress o f Teaching M ethod Re form in the Science o f Pharm acy Adm inistration

ZHOU Jiyin,ZHOU Shiwen,ZHANGZuo
(Department of PharmacyAdministration,XinqiaoHospital,Third M 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7,China)

Sci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harmacy education,there is a strong application,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pharmacy practice,closely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courses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 activities after graduation in pharmacy administration,so only use of traditional"cramming"teachingmethod has been unable tomeet the demand.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teaching Sci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existing innovative teachingmodes,includ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case-based teaching,classroom teaching and social practice closely,concerned about new dynamic pharmaceutical concern.This review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new teaching system of Sci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help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 teaching level,and cultivate new pharmacy personnel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Sci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teachingmethod reform;problem-based learning;case-based learning;review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1.054

1672-2779(2015)-11-0105-04

:杨杰本文校对:李聃丹

2015-05-15)

猜你喜欢

药事管理学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浅谈管理学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