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虚构倾向审思

2015-01-31贺克春

中学语文 2015年31期
关键词:虚构想象作文

贺克春

高考作文虚构倾向审思

贺克春

从近年高考作文来看,材料型作文是目前高考作文的主要呈现形式,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增加了写信、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突出了写作任务的指向。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就给了两个题目让考生选择:一为“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一为“深入灵魂的热爱”。第一个题目要求考生展开想象,尽情设想自己跟偶像共度一日的情景,叙述和英雄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理解英雄人物不朽的精神价值。这个题目明显属于虚构类作文的命题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激发学生充满个性色彩的虚构性写作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一命题的变化突破了材料型作文单一的呈现形式,也弥补了高考作文考查写作能力、表达形式较为单一的不足,更是为会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的考生一展风采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堪称是测试考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一个信号。

其实,这种命题形式早在1999年高考作文中就出现过,当年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是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的要求的: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关于写作评价也有这样的建议: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在考场上,当面对像《假如……》这样的作文命题时,如果考生从未写过类似的自由命题作文,或许就会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不知该写什么好。

然而,实际情况是,长期的中学作文教学,让“虚构”与“想象”总是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尴尬位置。“虚构”作为文学创作的第一手段,第一要义,一直备受冷遇。中学生写作文要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真实是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但对于写作“真实”的理解,许多师生存在着将之片面化的理解,使“真实”所应具有的内涵变得狭隘和单一。多年来高考应试作文训练总是盯着考试大纲与作文真题,考生平时练习最多的就是写记叙文、议论文这样的文体,老师在作文课上讲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明确的文体限制导致考生议论文越写越死,记叙文越写越呆。这与考生写作时出现思维简单化、单一化的倾向有关。比如在写记叙文时,他们就狭隘地将记叙文理解为必须是对“真人真事”的记叙和对“真情实感”的表达,在潜意识中我们也总是把“真情实感”“真人真事”与“虚构”对立起来,把提倡虚构写作看成是教唆学生说谎造假。这种重“实”避“虚”的应试作文训练过于偏重交际实用的取向,却忽视了写作的人文价值,不但钳制了考生的思维发展,也必然造成考生语言体系架构的不完整和写作能力的畸形发展。在我们把文学创作中的想象与虚构看作是作家专利的同时,我们的写作教学也就与想象力失之交臂,想象力也就无奈地从我们对虚构的忧惧中悄悄地溜走了。但是,当我们从学生的头脑中把虚构观念扫荡一空之后,我们所期待的“真情实感”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发生,相反,却带来了大面积的造假风气和无病呻吟的病症。因为,想象是情感的触发器和放大器,丧失了想象力的情感是不会持久的,它只能在贫乏的思想中慢慢枯萎下去。而且,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象便没有创造。虚构是培养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当虚构性写作远离考场,远离课堂之后,我们有理由担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终将荒芜,语文教学的文学基因也终将变异。殊不知,没有虚构和想象的写作训练,真实写作也很难走远。

基于今年高考命题的变化,我们觉得有必要在作文的真实与虚构方面建立更宽泛的认识。

一、概念澄清:作文的真实与虚构

作文的真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真实,一是表情达意的真实。材料的真实是说所写材料与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一致。表情达意的真实就是作文中的“情”“意”与心中所想一致。真实的人、事、景、物并不是反映表情达意的真实的唯一形式,童话寓言,本身就不是生活中某一件真实的事情,只是作者的虚构,但它们同样能表达出生活的真实,同样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可见这两种真实也是有区别的。在写作中,写真实的生活事件不见得就会给人以真实感。反之,写虚构的内容也并非不能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另外,材料的虚假是虚构,表情达意的虚假则是虚伪。一般情况下,虚构是允许的,虚伪是应该坚决杜绝的。考场作文一方面要求考生一定要写真人真事,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可是在考生真的陷入绞尽脑汁也无所得时,我们也很难拿出有效的办法来帮助考生到达“真实作文”的彼岸。因为我们的思想不能代替学生们的思想,而我们的阅历更不能代表学生们的阅历。学生们短浅的阅历和单纯的经历,很难提供多少丰富的、真实的写作素材。这时候如果我们再强硬地要求学生们写真人真事,就会使学生们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那么,怎样使学生们走出这种困境呢?我们认为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允许考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保证艺术真实的前提下,用适当的虚构来度过无话可说的尴尬。

虚构,一直是中学生作文指导中的一个敏感话题。在文学创作领域,虚构是艺术典型化的基本手法,其基本涵义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对生活素材进行集中、概括、融合、改造、移植、补充、夸张,使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更具有代表性,更能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或规律。这种手法在追求生活形似(生活真实)的同时,更追求“神”似地表现生活(艺术真实)。虚构的实质是“艺术真实”,这是一种建立在生活真实基础之上紧扣“神”似的文字表达,是超越了照相似的“生活真实”的“形”似。而作文写真实的理念,其核心意义是要学生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要敢于并善于通过语言文字讲真话、诉真情,在赞颂真、善、美的同时,更要敢于批判假、丑、恶。这和虚构追求的审美的终极价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虚构,常常是在想象力的激发下源源不断产生的。因此,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虚构是想象和联想的高级形态,体现着想象和联想的创造性和丰富性。如果说我们通常在作文教学中所偏重的记实性的写作训练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基本的表达、交往能力的作用的话,那么虚构性写作则是建立在对一般写作能力的更高要求之上的一种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写作。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几种文体的特点、写作的基本的技巧,老老实实地记录生活,而是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多年后从高考作文命题再次出现“假如……”这一类型趋向来看,作文的虚构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

二、概念阐释:虚构性写作

在文学创作中,虚构是一种能力,但也决不是真实的对立面,在真实内核的追求下,适当的虚构可以更好地为表达真实服务,而文学作品往往是虚构和真实合力的结果。虚构性写作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构成方式,在写作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想象和创造的介入。想象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写作构思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心理过程。但当构思成熟之后,要将自己的想象倾注于笔端,则需要选择一个最适合于表达的方法。虚构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很好地呈现想象的写作方法和媒介。作者或者可以在写作中运用虚构的手法对现实中的人、事、物进行合理想象和艺术加工;或者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幻想,直接在自己的文章中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

虚构性写作拓宽了写作者的作文思维和视野,呈现出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使他们在写作时能够汇集所有耳闻目睹的不同时间、空间里适宜表现作文思想感情的人、事、物,将生活素材在短期内裂变为写作素材,形成具有强烈自我色彩的东西。这是一种带有文学性质的写作,也是一个真正的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主体的自觉投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拓展,语言的感觉被激活,思想情感的火花异彩纷呈,文思处于一种活跃而敏捷的状态,能够快速地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既激发了作文兴趣,又培养了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事实上,许多优秀的少年作家出现在中学时代,也说明仅以真实写作来要求作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中学生虚构性写作与作家的文学创作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别。这主要是受到自身阅历、生活经验的制约,且写作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思维能力、故事的逻辑架构能力、语言驾驭能力等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文学创作中的标准是无法用来要求和衡量未成年的学生的写作的,但却依然可以为中学生虚构性写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再者,中学生虚构性写作自身具有虚构性、超越性、游戏性和艺术真实性的特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和表达自己文章的主题、思想、观点而进行的合理虚构。而且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那就是大多数优秀中学生作文都有着合理的虚构和虚构手法的恰当运用。

中学生虚构性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谎言,而是要刺激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调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机,促使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写出有自身特点的文章来,从而打破一味“写真”的坚冰,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选材的“物质世界”。虚构绝不是虚伪的代名词。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也就是说所写的内容要与作者的思想、性情等相一致,达到充分的“诚实”。虚构性写作要有其合乎情理的逻辑结构,相比之下真实的内在情感更为重要。虚构性写作虽然在写作手法上运用的是虚构的方式,但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或愿望都应该是真实的。有时这种情感所带给人们的真实感能让人忽略掉写作内容在逻辑结构关系上存在的破绽。而这种内在的真实情感对虚构的逻辑结构的超越恰恰就是其艺术真实性之所在。虚构性写作中虚构手法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表现主题、反映现实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现力的成长提供一方土壤。此外,虚构性写作还可以作为学生情感宣泄的一种途径。可以说,虚构性写作是学生通过写作来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种良好渠道。

三、方法辑要:粘合、复现、重构、奇幻

中学生虚构性写作要打破写真人真事的局限,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进行虚构,这是改变当前作文状况、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借助文艺创作的虚构方法,在行文中对人物、事件、行为、心理,特别是细节部分进行合理的想象,作一些艺术化的处理。处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写作材料加工、改造的过程。写考场作文,特别是写记叙文,懂不懂得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对提升作文档次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虚构性写作训练中,如何将虚构这一艺术手法运用到作文中去呢?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主观复现法

这种方法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因主要人物不在场而造成的时空断点,作者为了站在当今立场上重新解构文化、历史现象,提出自己的认知、见解和疑问、反思,采用主观设问、情景重现、虚构搬演等手段,通过改造、拼接、更换,将几个人的特点融于一个人,或将几件事的情节剪辑组合为一件事,或将发生在不同时段性质相同甚至相反的事剪辑到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通过重构场景来弥合时空断点,或通过呈现心绪来弥合主体感知感受的断点,巧妙地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出作者的创造力。

2015年高考作文中不乏运用此种方法的佳作,尤其是以北京作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多。一篇写司马迁的作文,为了弥合时空断点,作者采用虚构之穿越千年,主观设问,情景重现,设想以卑微的小吏的身份得以近距离与司马迁相处,选择时间节点为深夜,地点为天牢,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内心激烈的情绪变化,借助《报任安书》中的话语来设置人物之间的对话细节,把司马迁的思绪无限延长,设计矛盾让人物内心如波澜壮阔般出现剧烈思想斗争从而充分凸显英雄品格,叙述不拖沓,足见想象之丰富。又有一文以读《南冠草》为由头引出少年英雄夏完淳,感染中渐入梦境,设置时空节点扣题扣料。梦中复现会面情境颇有红楼遗梦之风格,虚构搬演戏台,选择老舍茶馆和包子店两个地点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景,时空集中,有戏剧效果。把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添枝加叶等虚构手法恰当运用,描绘相貌,将发生在不同时段性质相同的事例,例如穿插林觉民等革命党人的故事巧妙地把明末和晚清同为抗清事件贯穿起来,笔法灵动,历史真实和虚构场景交融,古代风云与现代文明际会,把夏完淳的才情和英雄事迹通过诗化引用,立体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种方法常用的组合方式有三种:1.串珠式,就是用一条主线将与人物有关的事件有机地串起来。这种主线的设计方式很多,可以是事件、人物、物品,也可以是情感。2.扇面式,就是围绕中心横向展开,从几个方面(侧面)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其结构方式如同逐渐展开的扇面。3.连环式,文中由一个材料巧妙地引出其他若干个材料,像“连环”一样,环环相扣。当然这些材料应有主次详略之分。鲁迅的小说中有一系列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塑造有很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想要表现政权、夫权、族权、神权对中国妇女的压迫,抨击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就必须有一个能代表广大妇女的典型人物形象,而祥林嫂正是这一形象的浓缩。鲁迅先生在深刻把握中国妇女悲惨命运的基础上,集中了她们的共性,使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既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又非常个性化。尤其是那双“间或一轮”的眼睛,栩栩如生,令读者如见其人。

(二)细节虚构法

这种方法就是题材的内容是真实的,而个别细节是虚构的。在作文中描写某一真实事件,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者只是一个轮廓、梗概,这就要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之曲折生动丰富深刻。作家茹志鹃在解放战争的莱芜战役中,只是跟着一个通讯员,在弹火纷飞的夜晚,“默默无声地展开了一场紧张的竞走比赛”。后来通讯员的面貌也记不清了,为什么要去前沿阵地也记不清了,真人真事就如此简单,但作家在写作时充分发挥了想象,洋洋洒洒,细致入微,一系列的动作、肖像、对话、环境等描写,使得故事妙趣横生,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百合花》之香气经久不衰,我们作文也可效法。

细节虚构法的结果,会使生活之树婆娑繁茂、摇曳多姿。如2015年江苏考生写的《王大爷的早餐店》,是一篇得了68分的考场作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你大妈啊,陪着我呢!可不就是她派你们来陪陪我嘛。我这就够啦!有吃有喝,有人说话,干啥不满足?想这想那,争来争去的人还没我快活哩。小妮子你知道不,人要会知足!你往后长大了还像他们来我这小店陪大爷讲话,我也知足啊,哈哈,你说我这傻不傻?”透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智慧的王大爷温情脉脉、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的特点,言语中充满着强烈的哲理意味和轻松自如的道家风范,犹如从大学走出来的隐居在小区的教授,身份的改变就是演绎思想智慧的细节虚构。

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所给材料基础上展开想象,这种想象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示,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填补“空白”之处。2.要精心选择典型细节表现人物,准确捕捉事物特征写景状物。如微作文要求根据所提供材料,为一对孪生小姐妹作肖像描写,就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细节,从声音、色彩、情状等多方面写出孪生姐妹的个性来。3.添枝加叶应该是在原材料的主干上丰富细节、展现形象,切忌离开材料节外生枝地喧宾夺主,从而导致偏题离题。

(三)部分虚构法

这种方法就是部分题材内容或人物是真实的,另一部分是虚构的。在作文中,将真人真事加以改造更换,使之更有利于表达主题。如鲁迅写《范爱农》本来在日本,就徐锡麟案件,作者和范爱农都是不主张发电报的。但在写这篇散文时,却将自己换成是极力主张发电报的,范爱农是极力反对发电报的,双方剑拔驽张,矛盾尖锐到白热化程度。作者一番偷梁换柱,使文意曲折跌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再比如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面很多人物的塑造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主人公孙少平曾激励了一代青年,而塑造这一人物,作者路遥就直接取材于自己的弟弟王天乐。路遥说:“他(王天乐)对这个我最薄弱的生活环境提供了特别具体的素材。《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等于是直接取材于他本人的经历。”所以在这番“张冠李戴”“偷梁换柱”之后,孙少平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尤其是在第三部里,真实地反映了他在矿区的生活、工作,从多方面再现了煤矿工人的典型形象,使孙少平的性格也更加鲜明。

综观近年来江苏高考阅卷组专家推出的高分作文,卖馄饨的老婆婆、摊大饼的青春不朽的女人、绣花鞋的太婆、桂花树下做小吃的神秘女人、富有“夫子气”和“农人味儿”的传奇爷爷等典型人物形象均有粘合类型人物的影子。

(四)完全虚构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题材的内容全是虚构的,如果有的作文命题完全超出了自己的生活范围和视野,不能写实,又不能“移花”“添枝”,那就得有“无中生有”的本事,通过奇幻的手法来完成。但这种“奇幻法”也并非凭空捏造,它同样是以实际生活作为依据,只不过不是完全重复某一件真人真事,而是按照写作要求对各种真人真事经过合理取舍加工,用艺术的笔法编写出一个崭新的作品来。例如《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节选——

一幢小小的别墅。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吉尼孤独地坐在房间里。

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他心头一颤。他犹豫着、慢慢地小心而又紧张地拉开了门。

“啊——”他惊叫一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门外站着一个女人!她身穿雪白的羽衣,安祥而美丽的脸上漾着微笑,一只手举着翠绿的橄榄枝,另一只手拥着一只洁白的和平鸽。

“地球人,不要怕,我是和平女神。我奉天主之命来拯救你。”

这就是作者无中生有,虚拟了一个想象中的生活场景,把客观的时空变为心理的时空,使想象主体超越其本身固有的性质、特点、存在意义等,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声。

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说:“虚构愈切近真实就愈妙,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读者喜欢。”这就是说无中生有得有一个条件,就是熟悉生活,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有一定提炼、概括生活的能力,不能让人看出你是在虚构,否则会吃亏。

综上所述,虚构,是写作中的客观存在。即使像《史记》这样的史书,也有大量虚构的成分。作家小说戏剧的创作就更不用说了。中学生作文训练要合理恰当地借鉴文学创作中的虚构手法。人类的发展,除了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学习、继承和积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学作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记录真实的生活,还应该把眼光投向未来,去探寻那个前所未知的奇妙的可能性世界。早在1999年,高考作文就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并为考生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幻想人类目前在现实中尚且无法做到的事情。可以说类似于这样的作文题,能为学生开拓积极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虚构性写作应注意以下两点:1.要明确虚构想象的目的。我们在虚构想象时,常常重虚轻实,让自己的想象变成了漫无边际的胡编乱造。其实,任何好的虚构想象作品,无论看起来多荒诞,它都是紧紧围绕着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而展开的。2.虚构要合情合理,以真实生活为基础。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虚构,都应该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即虚构一定要合理,既要合乎事理,也要合乎情理。虚构既要符合客观规律,又要符合人类的情感伦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尽可能多地占有生活素材。

尽管虚构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理解世界的方法,但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在进行虚构性写作时,一定要避免一些带有消极情绪和影响的虚构。有的学生在平时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在写作的时候会极力地虚构和表现一些暴力、血腥的内容,这种现象应及早戒除,以免对自己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作文教学序列研究”成果之一,编号:B-b/2013/02/197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虚构想象作文
快乐的想象
虚构
虚构的钥匙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