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手术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2015-01-31杨震李凡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安全性

杨震 李凡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手术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杨震 李凡

【摘要】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全身麻醉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根据BIS进行调整给药,对照组根据血压、心率等进行调整给药。结果 观察组苏醒、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S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一种较好的监测手段。

【关键词】全身麻醉;麻醉深度监测仪;安全性

作者单位:833300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erebrum and Electricity Dual Frequency Index in Surgical Anesthesia for Elderly Patients

YANG Zhen LI Fan Wusu People's Hospital in Xinjiang, Wusu 833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dual frequency index (BIS) in the general anesthesia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Selected to 6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ho had accept general anesthesia,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30 cases, given propofol and sufentanil maintain anesthesia,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BIS adjusted to medicine,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hypertension, heart rate and other adjustments to medicin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gained consciousness, drawing tube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hypertension, heart rate were stabl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BIS is a good monitoring method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Key words]General anesthesia,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 Safety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患者已成为麻醉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如何准确判断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的麻醉状态,麻醉深度,避免术中知晓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麻醉深度监测,不仅要预防术中知晓,还要防止麻醉过深。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监测,指导麻醉医师根据患者情况个体给药,加快术后患者从麻醉中恢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择期老年患者,ASA分级I~II级,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0~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BIS监

测组(B组)和常规对照组(C组)。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水8 h,入室后开通静脉,两组患者均给予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B组另行BIS监测,用酒精棉球脱去前额和双侧眉弓皮肤上的油脂,粘贴BIS专用电极贴,开始BIS数据采集。BIS来源于脑电图,其原理是通过收集、分析处理脑电信号获得一系列连续的0~100的数值,与镇静催眠的深度有非常良好的相关性,BIS数值越大,代表患者越清醒,其中100代表患者完全清醒,通常为93以上;其数值越小代表镇静或催眠程度越深,低于60时患者很少发生术中知晓,BIS为0时表示等电位,即大脑皮质没有任何电活动,手术期间一般BIS值维持在45~60[1]。

1.2 麻醉诱导

两组均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舒芬太尼6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6 mg/kg,呼吸停止后置入气管导管(7~7.5号),并连接麻醉机行机械控制呼吸,麻醉维持:瑞芬太尼0.2 μg/(kg·min),丙泊酚4 mg/(kg·h)泵注,B组BIS维持在45~60,C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调控,两组均在手术缝皮时停止用药,术毕常规新斯的明0.5 mg、氟马西尼0.5 mg静推,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导管,所有患者行术后随访,记录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等发生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记录患者麻醉时间及拔管时间。(1)麻醉时间:麻醉诱导至麻醉结束。(2)苏醒时间:麻醉结束至呼之睁眼。(3)拔管时间:麻醉结束至拔除气管导管。

1.3.2 随访并记录患者术中知晓情况。评估表:参照Mashowr等[2]的方法,分为6级:0级:无知晓;1级:仅存在于听觉感知;2级:触觉感知(如手术操作、气管插管);3级:痛觉感知;4级:麻痹(如不能动,说话或者呼吸);5级:麻痹和痛觉感知,如患者同时存在两个或以上分级的临床表现时,术中知晓分级则以其中最高分级的临床表现来确定。另外,患者主诉有恐惧、焦虑、窒息感、濒死感时,则在相应分级后加上“D”,以评估患者情感上经历的痛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BIS监测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2±11)岁,平均体重(66±8)kg,麻醉时间(63±12)min,手术时间(46±7)min。规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72±11)岁,平均体重(67±8)kg,麻醉时间(64±14)min,手术时间(44±6)min。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苏醒、拔管时间比较

C组、B组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为(6.2±1.1)min、(14.1±1.8)min,拔管时间分别为(11.1±1.0)min、(18.5±1.6)min,C组短于B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B组出现有1例患者出现躁动,C组分别有3例、1例患者出现躁动、术中知晓,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老年人人口增加,我国已接近老龄化社会(占人口的10%以上),老年人因病就医而需手术治疗者增加,麻醉医师在对老年病人进行评估时,除参照其实际年龄外,应根据其病史、化验和特殊检查、体格检查等对其全身情况、脏器功能做出准确评估,也就要求患者术中麻醉深度适宜,麻醉平稳,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引起的副作用,更好的突出个体化用药[3-4]。脑电双频指数(BIS)[5]是一个统计数值,它来源于大样本的接受不同麻醉药物(包括吸入,静脉麻醉药和阿片类药),输注的受试者的双额脑电图的记录,所有被记录的脑电图及其相联系的意识状态和震惊水平组成的数据库,BIS指数可以导出一个循序渐进的表格,从0~100,100代表完全清醒,>93清醒患者,<60患者很少发生术中知晓,BIS为0时表示等电位,即大脑皮质没有任何电活动,手术期间一般推荐BIS维持在45~60。

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BIS的使用减少了全麻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全麻药使用剂量的错误频率,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本研究中B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都较C组缩短,进一步说明BIS可以为麻醉医师进行个体化的管理提供指导,为一种较好的监测手段。

参考文献

[1] 邓超,代志刚,张红.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387-389,370.

[2] 毛仲炫,林艳,杨瑞敏,等.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1):1703-1705.

[3] 王平超.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2013,19(19):3645-3646.

[4] 杨晓辉.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评价[J]. 现代医学,2014(11):117-118.

[5] 吴新民. 麻醉学高级教程脑功能监测[M].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526-53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9.043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9-0057-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614.2

猜你喜欢

全身麻醉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