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推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2015-01-31烽张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

耿 烽张 倩

1.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2.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题

科学发展观推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耿 烽1张 倩2

1.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2.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南京工程学院在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兼顾企业需要,校企合作培养,采取模块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质量,推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发展观;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应该更加体现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内涵。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深刻把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推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1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思想

教育部在全国部分工科高校试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提高应用型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目标要求毕业生具备企业对未来工程师要求的六种能力,即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能力、社会能力、领导能力、学习能力,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而培养大批各类型工程师。[2]

南京工程学院一共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六个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在实际培养工作中如何有效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目标,学校进行了深刻思考和实践。

2 科学发展观内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密切联系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统一,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就是发展,而且是内涵和质量的发展,而不是规模与数量的扩张,是持续有序的发展,是在发展中解决高等教育中不断出现的需要深化改革的问题。发展的基点是以人为本,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和核心。要实现这一点,统筹兼顾是保证,这要求从多方位考虑与高等教育发展产生联系的综合因素。因此,深入贯彻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正是高等教育领域内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体实施,提升卓越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3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3.1 以人为本的培养方案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整个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制订改变传统的重成才轻成人,以提高人的单一素质为主要目标的专才教育偏颇,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重视学生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为例,比较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与传统人才培养方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学时分配中降低了理论教学的比例,专业和素质拓展以及人文素养学时比例大幅增加,并扩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工程实际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比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在时间上加大了综合素质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而且在培养模式上将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道德能力、人文素养能力由单一的能力培养凝练成综合素质的教学培养,使学生成为全方位发展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采用模块教学方式(公共基础模块、专业认识模块、机械设计基础模块、机械制造基础模块、检测与控制技术模块、流体传动技术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素质拓展模块、企业培养环节、综合能力课外培养环节),将若干个项目穿插于各个教学。基本按照实际情况,通过一个个精心选取的具体项目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将传统的以理论为重的教学方法向以实践应用为重的教学方法转变。

整个培养方案把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立足点,实现教师以讲为主的被动学习跨越至学生以学为主的主动学习,打破以老师为中心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面,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实现学生的专业素养与通识素养、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之间达到平衡。

3.2 统筹兼顾的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要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学校在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既符合了高等教育规律,又兼顾了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以校内三年和企业一年的“3+1”培养模式为周期,以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工程师为主线。前三年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基本相等,以“理论-实践-理论-实践”模式交替进行。第四学年学生进入企业在设计、工艺、加工、调试、管理、营销、服务等岗位定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实现企业工程师的培养。培养手段通过开展校企共建,让学生掌握行业专业最新发展水平,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有机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企业全程参与,协助学校整编教材,注重综合训练,实现项目教学,优化师资队伍,体现多元结合,为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创造条件。可以看出,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兼顾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需要紧密融合的趋势。

4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要求

在具体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兼顾多重因素,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这也给教学管理提出了与传统培养方式不同的管理要求。为此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着重建立并加强教学组织评价体系内涵建设,注重理论和实践课程质量效果评价,提升教学管理效能,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4.1 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管理要求

在卓越计划中,教学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所学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结合程度更为紧密。校内教师与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穿插授课,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和讲课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启发引导学生,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必然要求形成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新的教学管理模式。

4.2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要求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模块教学方式体现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教学体系按照若干教学模块进行构建,一体化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以教学模块为单位组织教学。这也要求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实施管理,系统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模块中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4.3 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管理要求

改变传统意义的实践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系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使得学生进行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项目教学不同于常规的教学管理,通常分小组和不同的老师进行教学,尺度很难统一。如何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是一个难题,也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管理体系。

5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实践

5.1 合理平衡 “学”与“教”的关系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而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权根据课堂教学效果选择授课教师,促进授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授课水平。授课教师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考核学生,将试卷成绩比例降低,采用让学生去加工工件或设计产品,或采用小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迫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通过开展各种报告、讲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觉塑造人文知识修养和自身素养的习惯。教与学互动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增加学生主动思考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设计、创新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构建客观真实的数据库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数据首先来源学生的反映。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再则来源于教学督导专家采用随机听课和专项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第三则是通过不同阶段的教学检查,结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习、实验、教学档案等专项检查得到相关数据。通过提炼数据库的信息,掌握学生学习的最新动态,了解教师教学状态并适时与教师沟通,加强教学薄弱环节的改进,保证教师教学质量。

5.2 有效处理“内”与“外”的协调

“内”是指学生的校内学习,该阶段的学习主要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通过校内学习学生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外”就是指学生在企业学习的阶段,这是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需要所具有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环节。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在大学第四年必须在企业学习和实践。合作企业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挑选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企业教师,学校也配备有实践经验的学校老师进行共同指导。针对企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滞后、与实际生产脱节等不足,校企合作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开发一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多样化教材。校内教师主要负责基础理论部分,而企业教师主要负责实践部分。理论部分编写要满足实践部分的需要,而实践部分编写又要与理论部分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教学活动。将多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个明确的企业“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考核评估—总结评比归档”等五个阶段,采用“团队学习”的方法,动脑、动手、交流和合作,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并以成果的形式予以展现。[3,4]南京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设定两个一级项目,三个二级项目。项目分为课程项目、课程模块(综合性)项目、学期项目、学年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等,落实于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等不同环节,真正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生产有机结合。

项目教学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企业实际课题。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带领若干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项目实施以学生为主,小组成员任务分工明确,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但又要有团队协助。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定期讨论执行方案,协商解决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目标任务。项目的实施过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意识不断增强,综合素质也逐步得到锻炼。

同时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建设校企联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经常聘请有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教学点评。聘请经验丰富的有双师特点的督导成员,专程重点去听课,把脉诊断,找出教学的弱点,不断分析引导,使得项目教学有效实施;鼓励学生提出相应建议,主动和学生现场交流,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不同意见和建议等方式,不但提高校内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可以解决一些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也为企业人才需求提供了储备。

6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适应工业化进程提出的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给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赋予了全新的理念和目标,特别为应用型大学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思路。但是,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却没有给出固定的模式,因此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南京工程学院将科学发展观内涵深刻融于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兼顾社会导向和企业需求,注重学生社会责任培养、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可以为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G].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会议手册,2010.

[3] 汪木兰,周明虎,李建启.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制定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15-19.

[4] 肖青,张美霞,杨秀,胡荣.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40-41.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Promote the Brilliant Engineers Training Quality by Means of Scientifc Development Concept

Geng Feng1, Zhang Qian2
1. School of Automotive and Rail Transit,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2.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brilliant engineers talent train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s adhered to the development law of higher education, given priority to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and entered into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under the scientif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he modular teaching and project teaching have been adopted,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and teaching quality have been had in mind, the culture of quality excellence engineer has been promoted.

scientifc development concept; brilliant engineers; talent training

2015-06-18

耿烽,博士,副教授。张倩,本科,讲师。

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教学方案及评价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编号:2014ZC19)。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青年工程师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当地区域经济
浅析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