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视域下大学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评《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
2015-01-31苏静
苏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核心价值视域下大学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评《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
苏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决定了该民族的精神走向。所以,当习近平主席满怀深情地提出“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族、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承载着中国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守望。这是一个民族信仰的回归,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复苏。大学作为信仰传承的主阵地之一,其文化育人功能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下赋予大学文化和生命的双重意义,是值得每个高校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于是,一本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对大学文化育人功能进行全方位阐释的力作——《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便应运而生。该书的三位作者田原、李晶和田建国教授凭借着在高教领域深厚的理论造诣和文化修养,为读者奉上了一道理论与实践,视觉与精神的饕餮盛宴。
一、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深刻的现实关怀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一本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往往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印记,通常是基于对当下某个核心问题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追问,从而寻求通达彼岸的精神路向和现实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的创作本身,就是基于问题意识的,即如何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来完成对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审理与省察,最终引领大学教育趋向对文化职能、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信念、文化规律的高度自觉,从而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使教育成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经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语)。诚如作者在前言中的表述:“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研究文化是实现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1](P1)
纵观整本著作,强烈的问题意识无处不在。除围绕着“核心价值如何引领文化育人”这一“大问题”外,每个章节中分析解决的“小问题”也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例如,在第一章,作者没有从传统的概念界定出发,而是直接进入对时代文化背景的解读,通过解构21世纪的“创新发展变化”、“文化创新战略”、“道德文化挑战”和“创新文化内涵”,为论证主命题进行了适切的先导理论铺陈和实践阐释,着重分析了“时代对大学文化育人的可能影响”这一子命题。如在谈到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时,作者指出:“将来在知识社会中会有两类国家:一类是生产知识和输出知识的头脑国家,另一类是引进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躯干国家。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对不能只有躯干而没有头脑。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要做既有头脑又有躯干的国家。”[1](P8)寥寥数语,便道出文化创新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深远意义,对全书理解核心问题的视野提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强烈的问题意识背后,必然隐含着深刻的现实关怀。本书的三位作者既有执教一线的高校教师,亦有经验丰富的高校管理者,因此对当下大学生的价值审视和高校的育人方略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核心价值”是本书的着眼点,“文化育人”是本书的着力点,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是两“点”的有力结合,恰恰体现了大学教育的人文情感和现实关怀。一种文化的高低之别,不在于其种族与国别,而在于文化本身所隐含的对真善美事物的追求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恰恰是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是大学文化努力保有的精神朝向,也是整个民族意识发展前进的应有姿态。因此,针对当下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普遍缺失的问题,作者明确提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核心价值引导就是要解决育魂问题”。当核心价值融入大学文化的主流意识,大学生的价值倾向将自然而然发生改观,对真善美的追求将成为大学生个体成长的主导方向和内在动力。因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内在觉醒,照亮自己的,永远都是自己心底的一米阳光。
所以,当作者将“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进步,关注百姓疾苦”视为人才培养的崇高目标,将“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视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时,其间所凸显出的现实关怀不言而喻。
二、清晰的学理框架与缜密的逻辑分析
全书的学理框架清晰可见,逻辑分析缜密细致。作者围绕着“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这一核心命题,籍由“背景阐析——问题审理——现实要求——理想样态——实施策略——现实保障”的基本思路,呈现了一个宏大完整的论证过程。首先,作者从社会层面的“信仰缺失”、“价值倾颓”、“道德失范”、“文化负面”等核心价值面临的现实问题着手,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问题进行审理,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普遍缺失,总结为“三个注重”和“三个忽视”,即“注重现实功用与功效,忽视持续全面发展;注重个人利益与眼前利益,忽视全面与长远利益;注重感性思维与感官满足,忽视理性思考与理想信念”[1](P79)。其次,作者从核心价值的自身特点及功能出发,提出“加强核心价值引领”、“突出核心价值教育”、“把握意识形态导向”和“转变教育文化观念”的层级式理论,为满足大学文化育人的现实要求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引导。进而,作者从“实现大学德育科学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完善健康人格”、“打造人才创新素质”、“训练创新思维”、“发展创造个性”、“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弘扬倡导创新精神”、“善于创造成功机遇”等大学育人的全方位视角,尝试构建一种“全息全感式”文化育人的理想样态,以体现文化育人在学校场域中与核心价值的内在契合性。之后,作者围绕着“重视创新团队建设”、“构筑学科创新机制”、“深入开展创新教学”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出具体的育人策略,以促使理想向现实的转化。最终,作者将落脚点停留在制度保障上,通过“建立大学规章制度”、“坚持协同创新方向”和“推进特色名校建设”,实现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的终极目标。
除了整体框架呈现出的严谨逻辑,在每个章节之中,作者也力求做到结构清晰,说理透彻。例如在“深入开展创新教学”一章中,作者分别从“实现教育信息化”、“创新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规范”、“倡导价值追求”和“提升育人素质”四个小节进行阐释,细读下来,内在逻辑清晰可见:对于“创新教学”而言,实现教育信息化是其前提,创新课程体系是其载体,加强教学规范是其要求,倡导价值追求是其目标,提升育人素质是其保障。如果再深入其中的任意一节,依然能够从作者的表达中感受到缜密的逻辑。如在“提升育人素质”一节中,作者对优秀教师育人素质的四个特点总结如下:一是职业认同是底线;二是人文素养是基础;三是育人能力是关键;四是创新教育是方向。对每个要点分析,作者都是采用原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让读者不禁惊叹于作者严谨的学术精神和深厚的理论学养。
除此之外,在核心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论证过程中,作者极其注重“中间概念”的阐释。例如,在论证核心价值对文化的引领关系时,作者先从”文化软实力”这一中间概念入手,强调其重要性,指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并借用了美国麻省理工的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美国真正的实力,不在于生产了多少飞机、汽车、超级电脑,而在于美国是一个大学林立的国家,它有几千所大学,特别是几百所研究型大学。”[1](P35)继而得出结论,“教育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维系软实力的灵魂,缺少文化高度的软实力是短视的,缺少文化创新的软实力必然会僵化和萎缩。”[1](P35)而文化只有在合理的价值导向和驱动下,才能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流意识时,必然会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也必然会为大学的文化育人确立更高层次的目标。这种“中间概念”的精辟阐释和理性论证,于无形中提升了读者的理论视野。
三、开阔的生命气象与真诚的言说方式
作为一本近40万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作,《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呈现出一种开阔的生命气象和独特的精神气质。这既源自作者的气度与格局,亦源自作者的良知与真诚。纵观全书作者所传递出的人文气息和人文情怀,无一不是基于对生命的深切理解与共情。在作者看来,一所好大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育人,应努力使其具备“学园”、“乐园”和“家园”的三重属性。一是学园。学生是“向学而生”,学习理应成为经历美好事物的过程。作者认为,学生向学生命的成熟不仅在于“学”,更在于“思”与“问”。一所好大学所营造的文化,首先应充满浓郁的学术气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真诚的呵护,让每个向学的生命都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就是因为它能培育学生‘提出最难回答的问题’的能力。”作者还引用了李政道的12字“求学箴言”来佐证:“求学问,需学问,只求答,非学问。”[1](P153)二是乐园。大学生活应该是快乐的,这种快乐不是来自浅层的物质主义的高潮寻找,而是来自对自我生命的丰富体验和理性认知,是学生感受生命成长,追索生命意义的过程,是享受爱与自由,责任与权利共存共生的过程。诚如作者所言:“耶鲁大学有一个教育理念,什么是大学?大学就是有经验的老师和一些没有经验但有求知激情的学生天天思想激荡的地方。”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发现学生的天赋,加以培养,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这就是教育。”因此,一所好大学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一定是基于对生命潜在能量高度的信赖和认同,以帮助师生获得成功体验为其文化使命。三是家园。学生经历大学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拥有一个身体安顿,心理安全的临时性物质家园,更是拥有一个可以放飞心灵,自主呼吸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学生通过文化的涵养来提升生命底色,滋养生命元气。习主席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曾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去中国化是很可悲的。”因此,面对当下部分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荒芜与失落,作者主张应将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作为大学文化育人的根基,因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1](P120)。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大学生拥有了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基因的深刻认识和强烈认同,才能拥有属于自己永不褪色的精神家园。
纵观全书,开阔的生命气象下隐含着涓涓溪流式的表达。一本近40万字的著作,读下来却一气呵成,意犹未尽,毫无艰涩之感。究其原因,除了上述的分析外,真诚的言说方式也是本书的一大亮色。作者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大量精彩案例的呈现和分析有力地佐证了观点,并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而作者诙谐幽默,精简个性且极富节奏感的语言也让读者过目不忘。如谈到大学的浮躁之风时,作者形象地写道:“心躁的人专看‘三个头’——风头、势头、苗头;爱喝‘三面汤’——脸面、情面、场面。”而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项目越来越多,成果越来越少;论文越来越多,创新越来越少;教授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在谈到文化育人策略中的“认识做人道理”时,作者将做人标准形象地表述为:“大公无私是圣人,公而忘私是贤人,先公后私是善人,公私兼顾是常人,私字当头是小人,假公济私是痞人,以公肥私是坏人,徇私枉法是罪人。”继而提出大学生的做人标准应该是“提升常人,提倡善人,学习贤人,向往圣人。”[1](P81)在论证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时,作者一语中的:“网络社会,键对键永远代替不了面对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大道至简,这种看似不合学术规范随心随性的;特殊表达,恰恰体现出作者作为真学人的生命本色以及对现实问题的真知灼见。
纵观全书,作者基于核心价值的视角,为大学文化育人这一主命题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的指导。从一定意义来说,大学的文化意识直接决定了大学的现实走向。一所有生命力的大学,往往是基于其自由、美好、充满正能量、有生命力的文化而存在,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从人的全面发展,即整全人格的角度,为大学应有的文化形态提供了精神的底色。大学的文化功能自身所带有的保守性与超越性,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文化育人的功能又通过对文化的理解与创生,形成基于本土特色的,与实际相适切,又与未来相关联的文化形态,从而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判断,为实现其整全人格奠定基础。一所大学蕴含的文化,直接承载着它历史的流脉和现实的精神,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又直接依赖于传承者的理念和态度。因此,在《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一书中,作者引述了世界上众多卓越大学的成功案例,来证明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一所现代大学的文化要素应是“大楼、大师、大爱、大气”。一为“大楼”。这里的大楼,并不是单纯的宏伟建筑,而是将建筑变成凝固的音乐,传递出一所大学独有的文化气质,如音符般具有美学特质。如是激昂的交响乐还是宁静的小夜曲,是严肃的歌剧还是诙谐的小品,都应该根据大学的文化主旨来进行设计,让每一座大楼都会说话,让每一座建筑都打上这所大学文化的烙印,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学生都情不自禁的驻足凝神,浏览往返。让文化育人的力量在每座“大楼”中都得以体现。二为“大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一所大学只有拥有了大师,才能拥有文化的底气和高度。这一点,从世界各个知名大学都可以得到印证。在中国,西南联大也是很好的例子,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它所拥有的文化高度,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中国高校的“精神雕塑”。三为“大爱”。这是大学文化回归内心世界的理想依托与现实关照。一所好大学的文化,必然是充溢着爱与信任,安全与期待的文化。这种大爱,既是师生之间的外在关照,亦是师生自我心灵的内在审视。四为“大气”。气度影响格局,性格决定命运。一所大学的文化形态,应是海纳百川的宽容与豁达。文化的保守不代表固步自封,文化的超越不代表标新立异。真正的大学文化,恰恰是基于对自身历史的珍视与理性反思,然后以适应时代与发展自我的姿态来选择与定位价值追求与文化走向,注重交流与分享,悦纳美好与崇高,以此成就自身的文化高度与纯度。综上所述,一所大学能否拥有健全的文化要素,最终依赖于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行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恰恰为大学文化育人提供了价值导航。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掩卷深思,《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所蕴含的,恰恰就是一种唤醒的力量,一种信仰的力量。而今天大学教育的应有之态,也正是在对生命的唤醒与信仰的追求中走向美好与崇高。
[1]田原,李晶,田建国.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郭震旦]
2015-05-30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诗教视域下师范类本科生人文素养研究》(项目编号:XJKO15CGD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苏静(1978-),女,山东青岛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