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报审稿专家在推进学院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从审稿专家库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2015-01-31杨荔晴
□刘 红 杨荔晴
高职学报审稿专家在推进学院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从审稿专家库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刘红杨荔晴
高职学报审稿专家库中的外审专家,绝大多数有着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基本上是本行业、本专业中的领军人物,对于提升学报质量和水平、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报编辑部应充分挖掘审稿专家对于高职学院在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在学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在职教事业中的推动作用,努力促进学报与学院、学院与地方的协同发展。
高职学报;审稿专家;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高职学报是高校学报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尽管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在理论研究、教学科研上有一定的差距,但高职学报仍然有其独特的功能,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高职学报的审稿专家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各高校、科研院所的老师及科研人员;一类是企业、行业的专家;一类是职能部门的专家学者。审稿专家是提升学报论文水平的保证,是学报的智囊团。这些专家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论文的审阅、把关上,而且对于一个学院的教学教改、学科建设乃至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学报的审稿专家在学校与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是高职学报同仁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发挥职教审稿专家在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应“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职学报作为展示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和阵地,理所当然地要把推进本校的教学改革作为自己的使命。因此,高职学报大都开辟了展示本地区、本校职业教育成果和教学研究探讨的栏目,尽管栏目名称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
(一)聘请职教专家为审稿人,为教改论文质量把关
聘请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作为学报的审稿人,这是提升学报教改论文水平的关键。因此,拥有一批国内有影响的职教专家成为学报的固定审稿人,是每个学报编辑部努力的方向。《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职教园地”栏目,从创办伊始就得到了专家、学者及本校教师的厚爱。为了进一步提升教改文章的质量与水平,编辑部陆续聘请了64位专家,占审稿专家总人数的55%,他们有的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有着丰富的职教经验;有的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有的是我国一流职教期刊的社长、总编;有些甚至是参与修订我国职业教育法的顶尖专家,这是学报乃至学院的宝贵财富。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刊发的部分论文“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学徒制模式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探及思考”、“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的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等等,这些论文的刊发,得到了专家学者指导与帮助,论文的质量与水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学报在培养了一批专业作者的同时,能够联合学院教学部门,将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到教学一线,为学院培养高技能型的人才服务。
(二)约请职教审稿专家撰稿,引入教改新思维新理念
约稿是各学报编辑部争取优秀稿件的手段之一,而约请职教审稿专家赐稿,既能提升学报本身的水平,同时,专家们的新思维、新理念又能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起到引领作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刊发了的石伟平教授的文章《当前我国高职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思考》,徐国庆教授的文章《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发:问题、原理与方法》,这两篇文章的刊发,在全院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热潮,对于“如何深化课程改革,把重心由‘课程开发’转向‘校本实施’”以及“如何设计教学资源库的平台”等问题作了深入的学习与探讨。此外,还有臧志军副研究员的文章《疏离与平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一个原则问题》,这给刚刚被确立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发挥示范作用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成果也有所提升,2013年药学院曹健老师撰写的《开展第二课堂培育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一文获得“江苏省第十一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4年建筑工程学院蒋风昌博士撰写的 《基于高职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土建专业顶岗实训研究》一文获 “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由此看来,职教审稿专家学者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审稿专家的范畴,在他们的影响与扶持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二、发挥行业审稿专家在学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各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到企业实践或调研,感受生产力进步,培养与企业的感情,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方面都有规定,同时,学院也会从各行各业中邀请到一批行家里手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实行“走出去”与“请进来”[2]。各高职学报的来稿中也会有相当一部分是各行业企业科研人员的成果,这是高职学报的一大特色。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在目前拥有的116位审稿专家中,行业企业专家有40位,占34%。,约请这些行业企业专家为学报审稿人,既保证了稿件内容与生产一线的紧密联系,又对学院的学科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一)行业审稿专家是保证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
学报的特色栏目是学报得以生存的基础,特色栏目的建设应与学院的重点学科相互依托,重点学科对学院学科建设又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提供最直接的保障。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是教育部、卫生部国家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点、江苏省护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重点专业群建设核心专业。护理专业建设已成为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此外,泰州市拥有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大批科研开发研究所落户于此,这给学院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学报于2014年创办了“医药探索”专栏,聘请了一批工作在一线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作为审稿专家,通过组稿与栏目策划,有意识地宣传学校与医药卫生相关的科研成果,同时,再选择校外来稿中与学院重点学科建设有关连、有借鉴的科研成果[3]。学报2014年共发医药类论文30篇,2015年已出版的5期中,医药类论文已刊发32篇。这些论文的发表对于学院的重点学科的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学报依托重点学科吸引审稿专家提供优质稿件
优质稿件是学报质量的体现,相对于本科院校学报而言,高职学报很难吸引到优质稿源。但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崛起和国家、省重点学科的建设,高职院校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对于一些重点学科,学校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学院会通过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及国内各级学术会议,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院讲学,同时鼓励学科点教授到校外开展学术交流,增强学科影响力,促使他们多出成果,其论文也更容易被核心期刊录用。学报在此期间应关注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其中,动员他们向本院学报投稿,并建议学院出台奖励性政策,拿出更多的版面展示他们在重点学科建设中产出的新工艺、新成果,为其项目结题创造条件,以此吸引优质稿件。在来校讲学的专家学者中也有不少审稿专家,学报编辑部应积极与这些专家联系,抓住有利时机,约请他们为学报撰写稿件,在为学院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同时促进学报的发展。
三、发挥职能部门审稿专家在职教事业中的推动作用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掀起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高潮,高职院校纷纷成立,高职教育真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它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决定》以及2005年国务院颁发的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面向生产一线,那么教育的发展就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作为展示本院校、本地区科研成果的学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也成为其发展的方向。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在2013年和2014年两年间,共刊发当地职能部门研究人员的稿件67篇,占刊发总数的22%,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要求学报的审稿专家库中必须要有适合的审稿专家。在对审稿专家库的建设中,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认为无论是在稿件的政治性、时效性和学报专栏建设方面,都有必要建立一支由职能部门专家组成的审稿队伍[4]。而职能部门的审稿专家对于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
(一)职能部门审稿专家为地方职业教育献计献策
职能部门审稿专家库的建立,加强了学院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使得原本一些不太重视职业教育的领导,通过不断的审阅稿件以及与作者、其他专家的互动,从根本上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认识到要发展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必不可少,而且必须将其放到突出位置。这就调动了他们参与职教的积极性,从而发挥他们的能量,为地方职业教育献计献策。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以泰州为例,职业教育的投入从2011年的2.98亿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4.77亿元,这充分说明当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日益提高。
(二)职能部门审稿专家指导教师参与地方经济文化课题研究
学报应不定期地邀请职能部门的专家来学院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对一些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开辟专栏,约请专家为学报撰稿,增加地方与学院的沟通。各地科技局、科协、社科联以及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每年都会向社会发布一些课题,这是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学报可以借助这些部门的审稿专家,邀请他们来学院为教师解读课题研究方向,指点申报的方法和关键。申报成功后学报应与课题组紧密联系,关注课题研究进展,鼓励课题组在学报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并与发布课题的相关职能部门合作,把学报作为其课题发表研究成果的阵地,同时作为课题组结题的依据。这样,学院、学报、地方三方联手,将学报打造成地方经济文化的窗口,可实现学院与地方的“共赢”。
高职院校的学报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相辅相成。高职学报审稿专家在推进学院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一方面对学报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职业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高职学报的编辑不仅仅自身应成为职业教育的研究者和探索者,更要在如何发挥审稿专家对于职业教育的作用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学报和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1]周晓芸.高职院校学报对职业教育的价值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9):150-152.
[2]孙莉莉,刘红.加快泰州高等教育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27-30.
[3]张英健.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刍议[J].编辑学报,2014(6):560-562.
[4]刘红.高职学报聘请地方职能部门审稿专家的探讨[J].出版广角,2015(9):60-61.
责任编辑秦红梅
刘红(1966-),女,江苏兴化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编审,研究方向为编辑学、教育管理;杨荔晴(1978-),女,江苏常熟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编辑,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编辑学。
2013年江苏省科技期刊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学报审稿专家队伍的构成研究”(编号:JSRFSTP2013C12),主持人:刘红。
G717
A
1001-7518(2015)35-00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