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对“学困生”转化的作用
2015-01-31王真
文 王真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对“学困生”转化的作用
文 王真
“学困生”概念在教育界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而产生学习障碍的学生,另一种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由于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低下的学生[1]。我们通常所指的“学困生”属第二种情况。“学困生”是广大教师“难以言说的痛”,是教育界的普遍现象,甚至成为实现教育教学平等和进步的瓶颈。据调查,“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学习方法不恰当,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身自信心、进取心不强以及教师不恰当的评价方式等。“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尤其是对“学困生”。
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融入而更加快捷有效。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和学习也越来越被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认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语文学科的学习关系每名学生掌握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从语文的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范围广、任务多,难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识字环节,将需要认识和书写的字做成形式各异以游戏为主的课件,包括“摘苹果”“开火车”“降落伞”“送宝宝回家”等多种,让学生共同学习。颜色鲜亮的卡通图片结合游戏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再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成了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次教师出示生字,学生都抓紧时间识记,争取不给自己的小组丢分。班内的“学困生”更是专心致志,丝毫不敢懈怠。而旁边的“小老师”为了集体的荣誉也尽职尽责地帮忙。小组展示时参与的学生专心认读,不参与的学生也能认真聆听。因为有了趣味教学课件的辅助,识字环节变得轻松有趣,学生兴致盎然,课堂也总是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带领学生走入文本的一条捷径,信息技术教学在这个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以《黄山奇石》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伊始就带领学生欣赏了黄山上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石头;而讲到《画风》一课,教师借助精美的动画和图片展示了风的不同形态,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配多幅雷锋帮助别人的场景,使学生激情澎湃、情感真挚;学习《雷雨》时,结合动画课件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背诵课文如鱼得水、毫不费力。这些都归功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使一篇篇静止的文字变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一曲曲动听的旋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在这些场景中,“学困生”则表现出更大的兴趣,逐渐主动参与到自我学习中,有效提高学科成绩。
二、帮助“学困生”掌握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也许其他学生已经掌握了这样的学习方式,但面对“学困生”,教师应帮助他们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这比教会他们这种学习方法更重要。
传统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因缺少感官和形式上的刺激,使“学困生”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这是学习中的大忌。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识字教学中,“学困生”会被教学课件的精美动态吸引,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在自主学习中轻松完成学习目标。在课堂游戏环节中,“学困生”为了集体的利益,也为了展示自己,会表现出了比其他同学更高的学习热情,积极想办法、请教同学,在合作学习中习得知识。在遇到一些难记易错的生字时,他们也能主动与其他学生探究,寻找最简便、正确的方法记住字形,同时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有了教学课件的辅助,教师教的少了,简单的知识学生自学便可解决,难的知识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在每一个教学步骤中,每名“学困生”都主动参与,在不知不觉中夯实了基础知识,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笔者还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关注时政新闻、电视教育栏目、浏览相关网页以及参与各类比赛等。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交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和学习,“学困生”在合作、分享、交流中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
三、拓展“学困生”的语文视野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认识丰厚的中国文化,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如果只是通过教材教学显然难以达成以上目标。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利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对于“学困生”,一个个方块字也许确实晦涩难懂,会让他们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语文学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制作和应用教学课件,巧妙借用各种教学资源降低语文学习的难度,达到“减时增效”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我是什么》一文时,为防止学生对说明文连读产生厌学情绪,设计了精美的图片和动画,将文中难读的字和句结合,并将朗读方法用“小淘气”的口吻教给学生。课堂上的角色的转换和环境的创设使学生兴趣浓厚,自然完成了朗读的教学目标。“学困生”在这些课件的指引和全班气氛的渲染下,也一同享受着这种美好。笔者在黑板上贴上云、雨、雪、冰雹等图片,使学生将这些自然现象直观地与“水”联系起来。在比赛朗读的环节中,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困生戴上各种头饰开开心心地完成了学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困生”慢慢“消失”,所有学生的朗读都更精彩、更投入。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充分开拓学生的语文视野,将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身边处处是语文”,学好语文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学生学习语文的劲头也更足了。
四、提升“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
新课程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现今教育将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归属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般认为非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六大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非智力因素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并以其整体的相互渗透影响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2]。
在教学《画风》一课时,在想象拓展环节,笔者先利用动画演示“风吹窗帘”的情景,告诉学生“风”藏在飘动的窗帘中;再演示风筝在空中飘的画面,告诉学生“风”藏在飘动的风筝里;后出示落叶的图片,让学生说出“风”藏在飘落的树叶上;最后,让学生想象风还藏在哪里。学生的想象很丰富,有的说“风”藏在妈妈的头发里,有的说“风”藏在飞舞的枝条上,还有的说“风”藏在荡漾的涟漪里。在没有课件演示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而在看过课件后,学生的思路受到启发,尤其是让“学困生”对教师的要求有了更直观地理解。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在学过这一课后,学生不但学会了观察“风”,还学会了诗意地表达,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的提高。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为“新课程”赋予了新的意义,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也充分地挖掘出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在这一点上,“学困生”一点也不“困”,学生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叹服,也让其他同学刮目相看,大大增强了“学困生”的自信心。
五、构建丰富的课堂文化
新课堂教学文化提倡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体验、认识,从而通过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来促其生命的发展。课堂教学文化是指教师由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所创造的具有本班,本校或本地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物质形态,它是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2]。
在构建课堂文化的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努力将课堂构建成进取、灵动的课堂。时刻关注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生命课堂教学文化”,尽量创设人文的教育环境,再现生活情境,营造和谐氛围,挖掘教科书蕴涵的生命教育因素,体现教材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展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转化“学困生”这一目标上,更注重创设尊重的课堂文化,利用课件对“学困生”进行评价,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校讯通上面向全班家长发表扬有进步的“学困生”,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加快转化速度;每天早读或课间播放舒缓的音乐或三字经、唐诗录音等,为“学困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随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为自己加油。这些措施和方式都为“学困生”营造了平等、尊重、好学进取的课堂文化,为他们的语文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六、结束语
“学困生”是个老问题,而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则是个新办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转化“学困生”问题上,我们看到了依靠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可喜成绩。也许,这把钥匙还有更多的作用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尝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笔者也将继续把信息技术教学有机融入课堂,争取解决更多的语文学习中的“学困问题”。
[1]侯一波.一个都不能落[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蔡京玉.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作者信息
王真,大专,中小学一级,教研室主任,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水工学校,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