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泌尿系感染36例临床分析

2015-01-31张延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泌尿系尿路婴幼儿

【摘要】 目的 分析婴幼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选取36例在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泌尿系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选患儿,在通过综合治疗以后,其临床表现全部消失;血尿常规、肾功能检查都恢复正常;复查尿细菌培养均呈阴性。结论 经过对婴幼儿泌尿系感染研究发现,其泌尿系症状不显著,极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情况。因此,临床医师必须提高重视度。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047

作者单位:471800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民医院

Clinical Analysis of 36 Cases of Infa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ZHANG Yanwei (Xin'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Henan, Luoyang 4718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in infa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36 children cases from July 2012 to Octo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accept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 adop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selected children disappeared, blood and urine routine, renal function tests had returned to normal, urine bacteria culture reviewed were negative. Conclus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infant urinary infection, found that the urinary tract symptoms was not significant,could easily appeared missed diagnosis , therefore, clinicians must pay high attention.

[Key words] Infa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Bacterial culture, Clinical analysis

经临床研究发现,泌尿系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仅有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 [1]。虽然婴幼儿泌尿系感染属于临床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但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 [2]。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则极易发展为慢性泌尿系感染,进而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3]。而临床广泛应用抗生素,造成致病菌出现变异,耐药性增强。通过分析婴幼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提高临床诊治效果。本次研究选取36例该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36例患儿,为2012年7月~2013年10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泌尿系感染患儿。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段分布情况:0~1 月6例;1~6月15例;6月~1岁11例;1~3岁4例。

1.2 临床表现

36例患儿中出现发热20例,呕吐5例,伴腹泻7例,肉眼血尿4例,可疑腹痛3例,尿频3例,不明原因哭闹2例。合并症情况:4例合并有包茎,1例合并有肾积水,2例合并有输尿管狭窄。

1.3 实验室检查

(1)行尿常规检查发现:所选36例中,有4例呈现阴性,32例呈现阳性。(2)行血常规检查发现:14例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高,7例血沉加快,余下都为正常。(3)尿细菌培养结果:36例中,有14例检出大肠埃希菌,5例是变形杆菌,3例是表皮葡萄球菌,3例是亚利桑那沙门菌,2例是不动杆菌,1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未长菌者有8例。(4)12例行肾功能检查发现:有3例为肌酐轻度上升,但尿素氮呈现正常,余下均为正常。

1.4 治疗方法

所有36例患者,在其入院后,都实施综合治疗和对症处理(主要包括:抗感染、退热等);如果细菌培养呈现阳性,则按照药敏试验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肟钠,或氨苄青霉素静滴(其治疗原则是:作用要强,但毒副作用较小)。药物治疗均以2周作为一个疗程。

2 结果

全部患儿在通过综合治疗后,其临床表现(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全部消失;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都恢复正常;复查尿细菌培养均呈阴性。此外,对36例患儿都进行3个月的随访,并未发现复发病例。

3 讨论

在儿科临床中,泌尿系感染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在任何年龄阶段,均可能发生泌尿系感染 [4]。若长时间对患儿应用抗生素,也会增加其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可能 [5]。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婴幼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3.1 婴幼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

因该病临床表现一般都不典型,因此,很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情况,应加强重视。临床上可将该病分为两类:(1)症状性泌尿道感染,起病时主要为:呕吐或者发热,但尿路局部症状并不是十分显著;(2)无症状性细菌尿:患儿无任何症状,通过尿培养发现有细菌生长,且行菌落培养呈现阳性。

3.2 婴幼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

若为典型病例,则按照其症状表现,以及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就可确诊。而年龄较大患儿,其症状同成人相似,且其尿路局部症状比较显著,所以比较容易确诊。而在婴幼儿,其排尿症状一般都不典型,通常都为全身性症状(例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因此,若是其发热原因不明,则应注意化验尿甚至反复查尿,明确病因后积极合理抗菌治疗。

3.3 婴幼儿泌尿系感染的细菌培养

在婴幼儿泌尿系感染中,其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近年研究发现,葡萄球菌与变形杆菌所占比例也有所上升。以上三类细菌具有较高耐药性。所以,对于婴幼儿泌尿系感染进行治疗时,如果具备细菌培养所需条件,则应按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生素的选用。

3.4 婴幼儿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措施

在对婴幼儿泌尿系感染进行治疗时,其原则及方法同成人相似,需注意的是:纠正尿路功能所出现异常,以及器质性病变。治疗原则:(1)根除病原体;(2)改善患儿症状;(3)消除诱发因素,以防复发。此外,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做到全程与足量,并确保一定治疗疗程。对于病情较轻者,用药不能低于3天;而病情较重,或者再发者,则用药需要超过1周时间,通常以1~2周最佳。

综上所述,对婴幼儿泌尿系感染应注意详查病因,及时合理针对病因治疗,方能降低漏诊误诊率,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泌尿系尿路婴幼儿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X线与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结石诊断价值的比较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理念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