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校内外“双师”教学、研究生助教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2015-01-31黄丽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双师妇产科教学模式

【摘要】 有效教学是学生必要的学习过程。在社会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不断转变的情境下,传统的以“教室教学为主”、“老师为中心”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和临床脱轨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本研究探讨校内教师与临床教师利用规划、实施、反馈循环,创新妇产科护理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探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型教学。在有效的教学中使用现场经验;在课后,以研究生助教为辅,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doi :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005

作者单位:542400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妇幼保健院

Obstetrics Nursing Campus "double" Teaching, Graduate Assistants Supplemented Teaching Mode

HUANG Lifen (Guilin Pingle County MCH Of Guangxi, Guilin 542400,China)

[Abstract] Effective teaching was a necessary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changing context of the medical model, the traditional ways, such as the "classroom-based", "teacher-centered" focused on theory of heavy imparting knowledge, light ability, teaching and clinical derailed Maternity Branch nursing teaching model was no longer adapt. In this study,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clinical teachers used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feedback loops, innovative teach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to explore both the theory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the use of field experience in effective teaching , after school ,the graduate assistant teaching would be the main activity , to give a solid foundation,and develop creative ability.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Teaching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其教学内容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而妇产科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娴熟的临床技能。因此作为一门临床课程,妇产科的教学不能按照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灌输 [1],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效教学是必要的学习过程,在护理教学领域,大学教师应利用其在课程教学和现实临床工作中的冲突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此外,大学教师的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是创新妇产科护理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突破口,以促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设;同时,本研究还探讨以研究生助教为辅导,增强对护理教学的正面影响。

1 深入岗位调研,重构课程体系

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医学模式不断创新转变的情境下,迫切要求人才培养由“知识型”向“创造型”方向转变 [2],护理教育要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遇到的首要瓶颈问题就是课程体系不科学,教学内容冗杂,教学计划不明确,现代医学、现代科学课程薄弱,课程体系与新时代医学发展脱轨等等。因此,妇产科护理学院课程教学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学、做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1.1 组建考察队,广泛岗位调研

要充分了解临床护理岗位工作实际需求,应该组建一支由省市教育厅、医院、学校三方相关妇产科护理领导、专家等组成的调研队,深入省、市各级医院以及医科学校等相关部门、领域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可包括医院护理岗位设置情况、护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状况、妇产科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工作能力等内容。针对学生护理实践技能不足;学校护理教学落后于临床护理的发展;学校课程设置不能体现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特色和理念等现象进行评估分析。

1.2 校企充分合作,建设“双师”教学模式,创建“教、学、做”的课程教学体系

妇产科护理专业学校要积极与校外医院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以临床护理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开展校内学习、校外见习的“双师”教学模式。要求如下:妇产科护理学实习医院临床带教教师与护理学院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及内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教案要围绕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目的的情境展开,描述的情境应能引发出学习议题,促进内化、统整及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并与该课程其他部分的教案相衔接。

1.2.1 校内基本职业能力培养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修订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以现代临床工作项目为主线、医疗方式为内容,任务引领式的校本教材 [3]。加大实践教学时数,按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要求进行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更早、更频繁地接触临床并增加实验室操作练习。

1.2.2 校外临床见习实践能力培养 在新学期之前,学校组织护理教师和合作医院临床带教教师参加临床教学的研讨会,研讨活动包括临床实践的概述和床边教学,运用教学方法和使用“计划、实施、反馈”循环的研究型教学,制定包括指导方针、教学计划和临床课程。

具体有:临床实践教学保持在校期间不间断,课时安排讲习比为1:1。临床见习时,学校和合作医院不仅带领学生参观护理实践场所,而且要求学生跟班观察临床护理工作,见习卫生保健宣传、家庭病床护理、护患沟通等内容,同时在临床护士带领下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把医院变成学校,把课堂带到了病房。对专业课采取一天讲课,一天见习,形成“课堂讲授—医院实习—座谈讨论—课堂讲授”的循环模式,努力开设综合实验课,创建综合实践的考核方法 [4]。从而给学生创造接触护理、扩大认知范围、培养实践能力,巩固专业知识的环境。

1.2.3 支医、顶岗实习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的最佳途径 [5]。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护生在毕业前一个学期通过到医院一线工作实习,有效克服长期以来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发展的能力。

护生在合作的医院支医或顶岗实习,履行学校和合作医院共同定制的护理专业实习大纲,如:规定学校临床实习的目的、要求、科目、内容等。一方面,有利于护生掌握在临床各科中的护理程序和护理模式,熟练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同时,有利于护生进一步巩固护理理论知识,加强应对临床一线突发病情病况等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使护生成为更能满足当今医学不断发展所要求的高素质 “研究型、创造型”劳动技能人才。

2 创新妇产科临床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教育观念比较陈旧,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以“教室教学为主”、“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手段简单落后,师生交流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于妇产科教育来说,创新教育就是要引导医学生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留下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新知识,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6]。

2.1 使用教学媒介和方法必须与主题的需要和解决每个学习目标相适应

在临床教学方法策略层面,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体和方法,积极利用迎合护生特点的各种教学方式。包括视频或者视觉材料、案例研究、实际作业;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学习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邀请专家、嘉宾进行现场指导讲解等。

2.2 将学生学习过程变为积极探索与思考的过程

学习不能被解释为一个被动的过程。吸引学生积极讨论、提问和互动的学习要求教师是“活动“的,教师促进整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提出不同意见;因此,在理论教学或临床带教中,教师应有效利用手边的材料、案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的课程对接设置,如课堂理论、概念在临床中的应用、验证等。此外,教师要积极采用讨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等方法,按照学科研究的一般规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条件,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研究课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将教师的实践和个人经验所产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的纳入教学体系和学生的学习当中。

2.3 “双师型”护理教学

改变传统的学生在校学习2~3年,护理实习集中在最后一年的教学培养模式。代之以在讲授临床课的同时进行临床见习,将临床见习贯穿于整个临床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把1:1的比例应用于理论和实践课的课程设置中。具体操作方法:临床见习的教学模式依据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即由专业临床老师带教(依据临床医师和学生的人数情况确定多个小组同时进行),临床带教老师根据校内护理教师设计好的临床护理教学内容、教学路径进行带教。同时,在此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临床护理教师、学生三方要定期针对临床护理教学内容、路径进行审查和反思,及时改进临床护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路径,制定贴近前沿医学技术的教学大纲和实习大纲。

3 研究生助教:夯实医疗护理临床教学结果

要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护理带教老师是关键。这些教师占大多数的临床教学力量,并且牢固地掌握临床护理技能,接触了在临床护理的最新发展,精通面向临床的教学风格。然而,面临护理专业学生的扩招以及医院护理人员短缺的实际情况,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带教教师承担繁重的护理工作,不能专职带教,导致在教带方面倾注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削弱了教学效果。

作为一个潜在的方案,将在高校经过严格筛选和评估出的优秀护理研究生加入到教学队伍中,经过考核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技能。将评选出的研究生分配到省市各级医院,一方面可以解决教师短缺的问题,同时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了解临床护理实践的机会,为我国提供发展全面护理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研究生助教(1:5或视情况而定)可有效地解决护生在课后的理论学习或临床操作过程中有疑难问题找不到老师而得不到解决的尴尬情况,这也能够有效地巩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双师妇产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