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重身思想简论
2015-01-31王永灿
王永灿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重庆402160)
“身”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是老子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老子以后学者如韩非、河上公、王弼等对老子重身思想给予较多关注。当前对老子贵身 (或重身)思想研究较多,如韩林合《简论老子的贵身思想》、韩扬文《有无之际——〈老子〉贵身与患身思想辨》、周叶君《对老子贵身论及其历史影响的重新解读》等,都是对老子的贵身所做出的现代性诠释。韩林合把身解释为“本真之身”与“非本真之身”,韩扬文则把身解释为“肉体”与“生命”,并且都是围绕老子贵身思想而展开,对于相关的修身问题,并没有展开;周叶君把老子思想中的身解释为身心一致,并认为老子修身的重点在于“修心”,而如何修,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身在老子思想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身与道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老子是如何通过道来论述身的?研究上述问题对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老子重身思想,进一步深化老子思想研究,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考察老子的重身思想,应当从老子的“身”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根据老子的道,讨论老子思想中道与身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保身、修身思想。
一、以道观身
“身”这个字在老子《道德经》中出现多次,如“没身”“贵身”“有身”等。而当代学人对于身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如周叶君把老子思想中的身解释为“身心统一的人”[1]41,韩扬文把老子思想中的身归结为两个层次:“其一是肉身,其二是生命。”[2]54众所周知,身属于象形文字,借以指代人或者动物的躯体。许慎《说文解字》把身解释为:“躬也,象人之身。从人声,凡身之属皆从身。”[3]170所以身的本义是肉体,这一点确实在老子思想中可以见到,如第13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但是又不仅仅是肉体,凡身之所属皆为身的内容,这一点也同样表现在老子思想当中,如第52章老子讲“终身不勤”“终身不救”及第16章的“没身”不殆等。如果把这些仅仅看作是肉体的话,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再进一步讲,身可以引申为生命体。如第7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①以下引文只注明章节,皆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版。。陈鼓应先生把这两句解释为:“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4]84既然是生命,也就不能仅仅包含肉体,还应当包含人的心灵或者精神。因为肉体和心灵往往是统一在生命体当中的,这一点在老子思想中也可以体察到。如第3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一章虽然没有出现身这一字,但是这章所讲的心、腹、志、骨都离不开身。而心、志则属于精神生命的内容,腹、骨则属于物质生命的内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统一于完整的生命体当中。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生命体本身的身,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身所包含的这两个层面,不可分割地统一在生命体当中。所以,之前的研究者并没有透彻理解身的真正含义,也就导致了对老子修身单纯解释为修心这样的片面理解。
道是老子思想中的最高范畴。首先,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始和开端。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4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作为万物本始之道,我们虽然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但是可以称之为天地的宗祖。这就意味着老子思想中的道,是先于天地万物的存在。其次,道作为万物所遵循的规则和依据而存在。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正是由于道的存在,才使得天地万物连绵不绝地存在,其作用的发挥也无穷无尽,这充分体现了道的功能和作用。最后,正是由于道在生成万物中的作用,导致道内在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自身所具有的属性,也就是德。所以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51章)
因此,从道的内涵上看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道生成万物、内在于万物并且成就万物,成为万物所应当遵循的最高原则。这里的“万物”包含了天、地、人,而道也贯穿天、地、人。因此,老子认为人与道、天、地并列为四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25章)而除了道之外,天、地、人的运行都要以道为根据,为原则。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人所效法的最终根据则是道,而道则以自然作为自己的总原则。而身所包含的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同样要以道为依据,以道为原则。
天地的运行是道的外在表现,因此天地的运行符合自然原则。老子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23章)从本然形态上看,人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也应当符合自然原则,如老子认为人的身体应当是“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76章)。而人在其思想上也应当做到“无为”“不争”,这样才符合道的要求,与道、天、地并列为“四大”。但是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外在的环境,如名、利、货等,自身的欲望、意志、情感等因素,使人的生命失去本然状态,逐渐与道相背离。人一方面过于对生命的厚养而损害自身的物质生命;一方面由于自身对于声色货利的过分追求而导致精神世界的自我异化。老子也正是深刻洞察到了这一点,才在强调以道为体的前提下,重视生命向道体的复归。
二、以道保身
道生成万物并成就万物,在成就万物中显现自己,成为万物内在的属性,也就是德,而道自身所具有的属性同样会体现在万物之中。身为万物中之一物,所以道与身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道的属性也应当是身所具有的属性。
道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自然、无为。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51章)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当顺着它自身的本性去发展,不需要任何外力加以制约,任何外力的制约都是有为,是对事物本性的伤害,因此天地人都应当以自然为法,这种特征贯通到天地人。在自然界中,“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第23章)。刮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这就是天地自身的运行法则,没有东西来制约它,而是顺着自己的本性行事。
因此对于生命而言,应当效法天地,做到自然、无为。顺着生命的本性,而不是过分地追求声色货利来伤害生命本身。因此,在老子看来,任何超过生命本身正当需要的追求,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对生命有伤害的。所以王弼在《道德经》第12章中的解释为:“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盲、聋、爽、狂也。”[5]31耳、目、口都属于物质生命,如果按照人的自然属性来看,耳是用来听的,目是用来看的,口是用来吃的,而心则是统率这些感觉器官并且进行思维的。但是由于外部世界的物质诱惑和内部世界心灵的迷失,导致心灵和这些感官器官失去了本来属性,反而对自己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造成损害。因此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44章)所以老子以婴儿为例:“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55章),告诫我们要保持淳朴的自然状态,才能保持生命的本真,显现生命的活力。
道除了以自然、无为为根本特征之外,还体现出柔弱不争的一面。老子在《道德经》中用大量的篇幅论述柔弱不争这一道的基本特征,如老子第22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36章:“柔弱胜刚强。”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76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从根本上讲,柔弱和不争与自然无为不同,自然无为体现了道的本质内容,而柔弱和不争体现了道的功能。具体而言,柔弱和不争体现的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表现为事物本身处于一种向上升但是又不完满的状态,因此,柔弱和不争往往会使事物发展更加长久。
因此对于个体生命而言,也要处于一种柔弱不争的自然状态。从物质生命上看,婴儿的状态是最自然的状态,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55章)婴儿的身体处于最柔弱的自然状态,而这种柔弱恰恰是道的具体表现,所以婴儿虽然弱小,但是在实际上却是最强壮的,包括拳头、生殖器乃至哭号等。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要时刻保持物质生命的自然状态,不使生命本身有所损害。
相对于道而言,柔弱体现了生命的本质,而不争则是生命的具体表现。不争对于生命而言,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努力去做,只不过是不要抱有太强的目的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平静,保全生命。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圣人表面上是无为不争、谦让处下,但实际上是顺自然而动,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这恰恰成就了圣人从容中道、自然无私的精神品格。
道自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了人自身应当具有的属性。而道所具有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这样的属性,也应当成为人应具有的属性。但这只是人的应然状态,而在实然状态上来说,人却是与道相背离的。因此,人要通过修身的方式复归于道,使身与道相一致。
三、以道修身
道超越于万物,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法则;道又内在于万物,作为万物本身的属性。因此道不仅仅是超越于万物成为一种绝对实体而存在,同时内在于万物并通过万物表现自己。而最符合道的特征的,就是天的运行。对于人而言,也应当效仿天道,而老子则把与天道特征相一致的人格称之为圣人,天道与圣人之道具有一致性:“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而一般的人道恰恰是与天道相违背的。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77章)天道讲究公正,减少有余来补充不足,而人道则剥夺不足来供奉有余。因此在老子看来人道是违背天道的。能够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这种人,便是圣人人格。
既然对于一般人而言,其生命是与天道自然相违背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当通过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方式实现与天道合一,复归于天道,也就是实现圣人之道。这里的圣人之道,不仅是个体修身的基本依据,而且也是修身的最终目标。因此,老子的重身思想,也正是通过爱身走向修身,通过修身实现与天道为一的圣人之道。
在老子看来,修身的基础是患身、爱身、贵身。只有懂得身体的重要,才能主动去修身,使生命复归于道。生命作为刚刚诞生的赤子之时,与道是相一致的。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命离道越来越远。因此,道与本然生命的一致性,以及老子对实然生命的担忧,导致老子由患身落实到爱身、贵身。老子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13章)
这里的身体,主要指的是物质层面的生命。之所以要重视身体,就在于身体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对于身体的存在,我们是不能自由选择的,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要做到重视身体,爱惜身体。
道的根本特征是自然,人道也应顺应自然本性而为。对于修身,从自我修养层面上讲要做到寡欲和知足;从更高层面上也就是在社会层面上讲应当做到为而不争,并以此达到无私的状态。最后实现圣人这一理想人格。
当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会产生各种物质需要以满足自己的生命。从道的角度讲,对于自然生命,能够做到基本的满足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就足够了。但是由于人类对于利的追求,导致了各种“难得之货”的出现,使得人类越来越脱离人的自然本性,损害了人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而去追求所谓的声色货利。由于奉养太过导致普通人不懂得珍惜生命,其结果是走向死路,所以老子说:“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第50章)对生命奉养太厚,都是对道的背离。鉴于此,老子主张寡欲、知足。老子要求我们将由于人类发展而产生的种种机巧统统抛掉,才能回归人的自然本性,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节制自己的欲望,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44章)。
寡欲和知足是个体修身最基本的要求。体现在社会层面中,要做到为而不争。为和不争在老子思想中具有一致性。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8章)最高的善,是做而不去强争。在老子看来,真正的为而不争,一是做任何事情要都要顺自然而为,不妄做,不造作;二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抱有太强的目的性。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要抱有太强的目的性的话,也就变成了一己之私,而在没有目的性的前提下做事,才可能会成就自己最大的私,这也是老子所讲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
内在的寡欲、知足以及外在的为而不争都体现了道自然无为的特征,因此,修身所要达到的理想人格,便是圣人。在老子思想中,圣人与道是一致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因为圣人是道的具体体现者。普通人难以做到节欲,但是圣人却可以做到,所以第12章在批判欲望对生命损害的同时,指出圣人的做法是“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而在社会层面,普通人的做法是追求一己之私或者急功近利,但圣人却是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也正是为而不争,恰恰成就了圣人最大的私。而圣人将这种自然之道用于治理国家,最大的目的仍然是保存人民自然淳朴的本性,保持生命的自然状态:“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
综上,在老子思想中,修身实际上是修道,以道的标准来调整我们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使生命体本身以及个体行为按照道的要求生活和交往,以实现圣人之道,恢复人本真的生命,达到以道治国的目的。
四、结语
道是老子思想中最核心的范畴。这一范畴虽然是一种超越形态,但是这种超越形态的实现,离不开天地人。人与天地一样,本应当是道的具体体现者,由于受环境及错误认识的影响,人逐渐脱离了自然之道。所以老子的身,从根本上说,指代的是完整的生命体。这一生命体,不仅与道相关,而且还关联着人的心灵与肉体,关联着公私、利欲、生死等诸多范畴。这些范畴的提出,表明了老子对现实生命的深切关注,也体现了老子对修身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而当代人在研究老子关于身的思想时,往往忽视了身与道之间的关系,忽视身与公私、利欲及生死等诸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了对老子重身思想研究的片面化。
老子的重身思想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企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已经完全变为一体,经济要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生产、不断消费,为了实现再生产,就必须不断刺激消费者,把商品变成一种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我们往往会失去抵抗力而变成物质的奴隶。因此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也是一个让欲望充分释放的时代。同时,人自身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人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为了和社会保持一致,就必须学会生存,迎接各种社会挑战,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那么今天社会中的人如何面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诱惑,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不受损害?如何才能在社会上做到从容不迫的生存?老子的重身思想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答案。面对种种诱惑,我们应当做到以生命为重,做到知足、寡欲;面对社会生存压力,我们应当做到为而不争、利而不害。
因此,老子的重身思想,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启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1]周叶君.对老子贵身论及其历史影响的重新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2012(7):41-42.
[2]韩扬文.有无之际:《老子》贵身与患身思想辨[J].湘南学院学报,2012(6):53-57.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老子道德经注[M].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