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按摩与运动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
2015-01-31孔令霞
孔令霞
·临床实践·
针灸、按摩与运动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
孔令霞
目的 分析针灸、按摩与运动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经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按摩。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较对照组78.3%高,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瘫患儿采取针灸、按摩与运动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针灸;按摩;运动;脑瘫
脑瘫是指小儿在出生前至出生30d内各种因素导致非进行性脑损伤,是影响小儿健康成长发育的主要疾病。目前临床对小儿脑瘫尚无完善治疗方法。现笔者以60例患儿为例,采取针灸、按摩与运动综合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脑瘫患儿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就诊,与全国脑瘫座谈会[1]中脑瘫相关标准相符;男64例,女56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2.5±0.7)岁;按照两组患儿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儿经常规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并配合物理疗法、痉挛肌治疗等措施。
对照组患儿经运动疗法。通过Vojta、Bobath法,以抑制性手技、反射性抑制异常反射、关键部位控制、异常运动模式等,并压迫刺激诱发带,促使反射性移运的产生,每天一次,每次20~30min,一个疗程20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和按摩。针灸: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针刺选穴,智力低下:神庭穴、左右本神穴、百会穴前后;语言障碍:通理、哑门、廉泉穴;上肢障碍:伏兔穴、环跳穴、髀关穴、康复(梁丘上1.5寸)穴、四强(髌骨上缘直上4.5寸)穴,腰软无力取背部膀胱经穴;手指握拳:合谷穴、后溪穴、八风穴;腕下垂:外关穴、养老穴、阳池穴、阳溪穴;足内翻:绝骨穴、申脉穴;足外旋:中封透商丘至照海;肌力低下:足三里、脾俞;前臂内旋后伸:肩前、肩贞、肘尖。头针取穴:运动障碍取运动区、足运感区、运用区;智力障碍取智力区,语言障碍取语言二区、语言三区;听力障碍取听区,视力障碍取视区。根据患儿针刺部位取仰卧、俯卧及抱坐位,充分暴露穴位,消毒,取0.5~1.5寸毫针,以补泻手法,留针25~50min,每天1次,1个疗程10次。
按摩:以按、揉、抹、捏等综合方法,对患侧上下肢、背腰部脊柱两侧及肌肉和相应穴位,并运用运动关节类手法及背部捏脊疗法,每次30min,每天一次,20次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各治疗3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按照《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2],满分100分,共50项,每项独立完成2分,能独立完成但耗费时间长为1.5分,需辅助完成1分,无法完成0分;分数越高,其生活能力越好。
1.4 疗效判定[3]
显效:异常姿势消失,运动发育、姿势反射、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异常姿势改善,运动发育、姿势反射及肌张力改善;无效:各指标无变化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60/60),即显效27例,有效33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3%(47/60),即显效13例,有效34例,无效13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45.6±4.7)分,治疗后(78.4±5.9)分;对照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46.3±4.5)分,治疗后(65.6±5.6)分;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因各脑部病变导致的运动机能障碍,多伴肢体、语言、智力等功能障碍,对小儿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中医认为小儿脑瘫的发生,因脾胃虚弱、肝肾亏虚,机体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致精血亏虚,筋脉失濡养,造成脑瘫。因此根据基础辨证辨病并结合现代中枢神经损害功能恢复理论,采取综合疗法,以此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运动功能是脑瘫患儿常用疗法,通过对患儿功能的运动训练,对小儿病理反射、异常姿势、原始反射的有效抑制,以此促进小儿正常运动发育,恢复肌张力。且运动训练可促使脑细胞复苏,提高小儿代偿能力,恢复运动功能。
针灸通过患儿临床症状、病情采取针对性穴位加以针刺,以此调节脑电活动,改善颅内血液流变学,调整脑内微循环及血浆中神经递质含量,以此提高小儿肌张力及认知能力,促进小儿脊髓中枢神经功能,改善小儿局部循环和肌细胞内环境。同时针灸可降低小儿血管紧张度,增加脑内血流量,恢复脑内营养和正常血供,并改善脑细胞代谢,促使脑功能代偿恢复正常,增强脑功能可塑性。
在对脑瘫患儿采取运动功能及针灸疗法时,并配以按摩,按摩可促进小儿局部循环,改善脑组织循环,使脑干脊髓中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且按摩可改善皮肤呼吸,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局部血液循环量增加,以此增强肌肉张力弹性,改善关节诸位血液淋巴循环,改善关节痉挛,提高小儿智力功能。因此联合按摩,促使患儿肢体血液循环改善,降低小儿肌张力,提高小儿运动功能。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8.3%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脑瘫患儿采取针灸、按摩与运动综合治疗,可使小儿肌张力恢复平衡,运动发育、姿势反射、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提高小儿日常生活能力。总而言之,对脑瘫患儿采取针灸、按摩与运动综合治疗,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促使小儿发育恢复正常,增强小儿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价值高。
[1]周开斌.针灸与按摩为主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5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46-47.
[2]张丽军.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与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 (10):107-108.
[3]李陵容,王茂法,王文才,等.全息针灸和按摩疗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医儿科杂志,2012,8(5):55-57.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Massage and Exercise Comprehensive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KONG Lingxia, Z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7,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cupuncture, massage and exercis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patients. Methods 12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physical therapy, joint observation group acupuncture, massage on this basi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10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8.3%, higher than that of daily living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ake acupuncture, massage and exercise combined treatment, the effect is signifcant.
Acupuncture, Massage, Sports, Cerebral palsy
R245
A
1674-9308(2015)30-017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0.125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