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骨伤专业《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5-01-31冷晓明邱士军赵萍姜胜攀赵曼韩晓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骨伤科骨伤诊断学

冷晓明 邱士军 赵萍 姜胜攀 赵曼 韩晓蕊

·教学法研究·

中医骨伤专业《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初探

冷晓明 邱士军 赵萍 姜胜攀 赵曼 韩晓蕊

本文根据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师多重传授理论而轻临床实践等问题,主要从中医骨伤专业《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升中医骨伤专业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中医;骨伤专业;影像诊断;教学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不仅是医学影像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是中医骨伤专业的重点课程。随着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放射影像科的检查手段更为先进,传统X线诊断技术逐步发展为超声、数字化X线摄影、CT和MRI等多种影像技术,为现代医学提供有效的诊治方法。但实际中医骨伤专业《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发展要求不符、教学方法传统以及课程结构单一等问题,因而探究中医骨伤专业《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1 中医骨伤专业《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多先将机器设备分类,然后分别开展课程教学,具体如X线、CT、MRI、超声等均设为独立学科,由不同教师进行教学。相对于传统医学影像学,现代医学影像学领域扩大、特点增加:静态发展至动态,二维发展至三维,形态学发展至分子学,定性诊断发展至定量诊断,单一诊断发展至诊治并行[1]。加之各教师间的交流、沟通较少,易导致多次重复教学基础内容;《骨伤科影像诊断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骨与关节感染、创伤、肿瘤等,但传统教学课时中X线诊断骨骼外伤安排过多,造成CT、MRI、介入放射学等内容不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讲授课程理论为主,易致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

2 中医骨伤专业《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传统《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中根据机器设备分类并分别教学的问题,中医骨伤专业可以转为根据人体系统分类、将疾病作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以避免病理、临床症状等基础内容的重复,从而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2]。针对课程课时不太恰当的问题,中医骨伤专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减少骨外伤课时,同时合理增加骨感染、骨肿瘤等课时。针对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讲授理论知识的问题,中医骨伤专业可以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结合配套临床见习模式,以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的感性认知。

2.2 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医骨伤专业教师开展骨伤科《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的理论教学内容时,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模式:向学生展示经由病理、手术等确诊的典型患者案例,并引导学生积极收集、分析以及处理所得信息,然后发现、讨论并解决问题,从而增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的结合[3]。开展《骨伤科影像诊断学》的临床见习教学时数,教师可以运用倒叙教学模式:将教师读片、分析阳性征象然后给出结论转为学生自主阅片、查找阳性征象然后组织学生共同总结,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提供有利条件。

2.3 教学设备的改革

教学设备是教学过程因素之一,多媒体可以同时呈现图文声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一方面增加教学信息的量,另一方面提高教学信息的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多样化、趣味化和科学化。其动静结合的优点有利于综合骨科学、解剖学等相关性学科知识与影像诊断学知识,以弱化学习难点;局部放大、动画闪烁和箭头指示等特点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并突出学习重点;超级链接功能有利于连结课程前、后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课程思路而加强记忆;联想式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横向与纵向思维[4]。随着影像科PACS系统的应用,为见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只需提供相应典型病例的影像号就可以方便的进入PACS系统查阅申请单、影像图片、诊断报告等,省略了以往胶片、纸张存储不易等缺点,提供了见习效率和效果。

2.4 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属于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实施教学评价不仅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强化练习。教学水平评价与教学效果评价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包含的两个方面,就教学水平评价而言,学校和教研室会组织考评团对教师的讲课方法、艺术水平予以系统性评价,因而中医骨伤专业中的年轻教师应当接受经验丰富的深资教师的指导,提高教学水平。就教学效果评价而言,中医骨伤专业应当按照教学大纲等要求制定明确考核与评价标准,学生考试前由学校教务处盲选测试题目,考试后由计算机予以评分,进而为骨伤科X线诊断学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可适当考虑加入见习阅片的考试,以激励学生自主阅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学生的临床阅片实践水平。

3 结束语

重视《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中医骨伤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为此,中医骨伤专业教师首先应当明确《骨伤科影像诊断学》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评价等具体方面着手改革,以便促进中医骨伤专业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的增强,提升《骨伤科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1]马国平,王博,李红方,等.西医诊断技术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28(15):3310-3312.

[2]赵娟.浅谈数字化与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以X-CT为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4,13(33):82-83.

[3]陈兆军,王庆甫,刘丽芬.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医教育,2012,2(31):75-76.

[4]王羿,马先丰.多媒体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1(36):157-158.

Teaching Reform of Orthopedics Specialty Orthopedic Imaging Diagnosis

LENG Xiaoming QIU Shijun ZHAO Ping JIANG Shengpan ZHAO Man HAN Xiaorui,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405, 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existence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multiple teach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issues such as light, mainly from the necessity of orthopedics Imaging diagnosi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and orthopedics Imaging diagnosi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specific measures to analyze two aspec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rofessional orthopedics,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TCM, Orthopedics specialty, Imaging diagnosis, Teaching

G642

B

1674-9308(2015)15-000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5.001

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骨伤科骨伤诊断学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基于CBM数据库中医骨伤学文献计量分析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