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2015-01-31曹福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8期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化疗

曹福彬

原发性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曹福彬

目的 针对临床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介入疗法的近期疗效开展相关研究。方法 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VA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CAP方案治疗。每月进行一次化疗,三次化疗为一疗程。介入组患者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介入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达71.4%(20/2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达44.4%(12/27)。结论 支气管动脉介入疗法相对于全身静脉化疗具有较为明显的近期疗效,且操作便捷,对患者机体基本不产生创伤,易被患者所接受,是临床中晚期肺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原发性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很多肺癌患者被临床发现并得到确诊时都已达到中晚期,使最佳的手术根治时机被错过,且这时进行手术治疗容易使肿瘤细胞产生扩散并发生远处转移情况。中晚期肺癌采用的全身静脉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随着临床中介入医学的广泛应用及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中晚期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方法也成为首选的一种非手术微创治疗方法,对于中晚期肺癌治疗优势比较明显,不仅可以杀灭肿瘤细胞,还可避免患者机体受到损伤,可获得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1]。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患有原发性中晚期肺癌的

55例患者相关资料,都经肺部CT或核磁共振及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得到证实。其中有30例男患者,25例女患者,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为(53.9±3.1)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40天;患者中有42例中央型,13例为周围型;27例为鳞癌,8例为腺癌,5例为未分化癌,15例为其它类型癌;8例患者伴有上腔静脉阻塞,7例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肿大,5例患者声音嘶哑。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将28例列入介入组,27例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并将转移性肺癌及其它介入治疗禁忌证进行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静脉化疗,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顺铂、足叶乙甙及阿霉素进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顺铂、环磷酰胺及阿霉素进行治疗。每个月进行一次化疗,一疗程需三个化疗周期[2]。介入组患者应用Seldinger技术进行介入治疗,欧乃派克造影剂采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使其浓度小于40%,以每秒0.5~1 ml速度缓慢注入,对肿瘤血管及供血动脉情况仔细辨别,使导管准确定位在肿瘤靶血管。再结合患者肿瘤分型采用不同抗癌药,一般可联合应用顺铂、丝裂霉素及阿霉素或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等两三种化疗药物,根据患者体重对药物剂量进行相应增减。术毕拔管,压迫穿刺部位进行止血并卧床休息,采用静脉补液水化、抗生素消炎等对症进行处理,对患者排尿及下肢活动情况注意观察,一个月进行一次治疗,3~5次为一疗程[3]。

1.3 判定判断标准

根据化疗近期实体瘤疗效标准进行判断,患者完全消失已知病灶并保持不低于一个月的为全部缓解,肿瘤缩小至少1/3总面积并保持不低于一个月的为部分缓解,肿瘤缩小不到1/2总面积并没有任何病变扩大25%面积的为病灶稳定,肿瘤扩大超过25%总面积或产生新病灶的为病情进展[4]。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统计,其中计数资料主要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存在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介入组患者治疗后有9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5例病灶稳定,3例病情进展,有效率达71.4%(20/2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4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0例病灶稳定,3例病情进展,有效率达44.4%(12/27)。

3 讨论

原发性中晚期肺癌患者经确诊后一般都已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而采用全身化疗方式由于肿瘤局部达不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因此难以获得良好疗效。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肿瘤内及其周围都不具有肺动脉血供,主要供血动脉为支气管动脉,在肿瘤细胞对胸膜、胸壁或纵膈进行入侵时,相邻血管将参与为其供血。抗癌药物利用支气管动脉对瘤体组织进行直接灌注实施介入治疗,可使肿瘤局部提高药物浓度,外周血药浓度不增加,可对药物结合血浆蛋白产生阻碍作用,增加游离药物浓度,进而对合成肿瘤细胞DNA产生抑制作用,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将潜在病灶消灭,使杀伤实质性肿瘤细胞的效果更加明显,有效缩小肿瘤组织,提高药物效价及治疗效果,并明显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及药物不良反应[5]。此外,抗癌药物还伴将随血液循环再抵达肿瘤组织,进而实现双重抗癌作用。由此可见,中晚期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近期可获得十分明显的疗效。基于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与栓塞术联合可对肿瘤供血产生阻断,造成肿瘤细胞缺血坏死,在肿瘤组织内对于药物长时间维持较高浓度将肿瘤细胞杀死都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原发性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介入疗法可使其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且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相对于全身静脉化疗具有较为明显的近期疗效,且操作便捷,对患者机体基本不产生创伤,易被患者所接受,是临床中晚期肺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1]杜耀明,张进荣,张志娟.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2013(8):25-27.

[2]李忠福,苏东峰,张延军,等.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J].中国介入放射学,2014(11):33-34.

[3]肖湘生,董生,董伟华,等.肺癌血供系列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10):41-44.

[4]王丽萍.介入治疗60例中晚期肺癌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9):67-70.

[5]黄扬,朱宇峰,张兴仕.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52-54.

Recent Efficacy of Bronchial Artery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CAO Fu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ngken Mudanjiang Administration Center Hospital, Mishan, 1583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onchial 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Methods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 ith VAP regimen, and patients w 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CAP.Once a month chemotherapy, three chemotherapy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interventional therapy.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rimary middle and late lung canc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rtery,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R 734.2

B

1674-9308(2015)28-009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8.066

158300 黑龙江省密山市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

was 71.4%(20/28),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44.4%(12/27).ConclusionBronchial arte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has a more obvious short-term effect,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it is easy to be accepted by patients.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猜你喜欢

支气管肺癌化疗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二)(3)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