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湿三项指标在类风湿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2015-01-31韩升霞宋鹏彭云娟魏丽华刘光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8期
关键词:滴度风湿类风湿

韩升霞 宋鹏 彭云娟 魏丽华 刘光惠

风湿三项指标在类风湿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韩升霞 宋鹏 彭云娟 魏丽华 刘光惠

目的 探讨风湿三项指标在类风湿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5例类风湿患者为类风湿组,126例健康人员为健康组,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速率法定量检测血清RF、ASO的浓度,W estergren法检测ESR,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三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类风湿组RF、ASO、ESR水平高于健康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组风湿三项指标及三项联合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P<0.05)。阳性预测值中RF+ASO+ESR最高,为92.70%,阴性预测值中RF最高,为84.25%。结论 虽然单独的RF、ASO、ESR能够辅助类风湿的诊断,但三项联合检测能够提高类风湿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高敏C反应蛋白;血沉;类风湿

类风湿(RA)又称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能够引起多系统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在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对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沉(ESR)测定,探讨这些指标在类风湿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215例类风湿患者,再选择126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其中类风湿组男63例,女152例,平均年龄(45.37±11.73)岁,均符合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诊断标准。健康组男37例,女89例,平均年龄(44.28±12.37)岁,排除有肿瘤、其他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感染、近期手术和外伤、肝肾病、发热史等患者。

1.2 方法

采用Beckman公司的Array360特定蛋白分析仪,运用散射比浊速率法定量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血溶素O (ASO),当RF>20 RU/ml,ASO>200 U/m l可判定为阳性。采用Westergren法检测患者的血沉(EST),仪器为意大利Diesse Vesmatic2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女性≥15 mm/h为增快,男性≥20 mm/h为增快。在进行检测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两组风湿三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类风湿组RF、ASO、ESR分别为(86.24±49.97)、(190.12±72.53)、(34.52±24.93),健康组RF、ASO、ESR分别为(2.72±1.08)、(87.93±43.74)、(9.59±3.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风湿三项指标及三项联合在各组中的阳性率比较:类风湿组风湿RF、ASO及ESR三项指标及三项联合的阳性率分别为78.60%、45.58%、80.93%及41.39%;健康组风湿RF、ASO及ESR三项指标及三项联合的阳性率分别为0.79%、1.59%、1.59%及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风湿三项指标及三项联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效能比较:敏感性由高到低为ESR>RF>ASO>RF+ASO+ESR,特异性高到低为RF+ASO+ESR>ASO>RF>ESR,阳性预测值中RF+ASO+ESR最高,为92.70%,阴性预测值中RF最高,为84.25%。

3 讨论

ESR是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而其增速较快能够说明患者正处于一种病理状态,ESR的应用也较为普遍,例如能够反映感染、炎症以及癌症患者的疾病状况[2]。RF做为临床上的辅助诊断指标应用较为广泛,RF是抗变性IgG抗体,可分为IgG、

IgM、IgA型,以IgM类抗体为主[3]。因为在其他免疫性的疾病中也能够检测到类风湿因子,甚至在健康人体内检测到其存在,在本次研究中,RF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不是很高,所以RF做为类风湿的诊断指标存在漏诊、误诊的现象。血清ASO的滴度升高,特别是ASO滴度不断升高的患者,说明其存在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因此可根据ASO滴度来辅助诊断类风湿。风湿三项联合对类风湿的检测虽然敏感性较低,易出现漏诊,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很高,能够较为正确的对患者做出诊断。

综上所述,虽然单独的RF、ASO、ESR能够辅助类风湿的诊断,但三项联合检测能够提高类风湿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1]徐勇,傅松维,徐友红.风湿三项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对RA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1):84-85.[2]韩榜成,王鹏,马卫红,等.3项试验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6):334,336.

[3]兰由玉,王友强,何成松.五项检测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9):2130-2132,2135.

Application of Three Indicator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HAN Shengxia SONG Peng PENG Yunjuan WEI Lihua LIU Guanghui,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Ningde Hospital in Fujian, Ningde 352100,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heumatoid three indicator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Methods215 cases of rheumatoid were chosen as rheumatoid group, 126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chosen as healthy group.They used rate nephelometry and to examin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RF, ASO quantitatively, and Westergren method to exam ine ESR.ResultsRF, ASO, ESR levels in rheumatoi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althy group(P<0.05).The positive rate of rheumatoid three indicators and combination of three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althy group(P<0.05).ConclusionA lthough separate RF, ASO, ESR detection can help to diagnose rheumatoid, 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indicators detection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arly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nd reduce misdiagnosis rate.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ESR, Rheumatoid

R 593

B

1674-9308(2015)28-003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8.026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滴度风湿类风湿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举办诊疗规范研讨会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与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中药秦艽治疗风湿痹症的综述